人民版选修2专题二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选修2专题二第二节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6 19: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2课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英国议会大厦议会制
内阁制
政党制
共和制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英国白金汉宫
英国君主在伦敦正式的住所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的形成和完善(一)让王权不再神圣——英国议会制形成(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三)政党政治的鼻祖——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二、法兰西的共和政体的确立知识结构:代 议 制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代议制机构的国家,是议会制的发源地。(一)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一、让王权不再神圣 ——英国议会制形成最早、发源地、议会之母1.英国议会制的地位:13世纪,英国已经有议会了 上院
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下院
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2)、建立过程:B.通过内战,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C. 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使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1832年开始的议会改革使议会权力重心由上院向下院转移。
选举权的扩大
①从财产资格限制——普选;
②从男子到女子E.自安妮女王以来,英王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国家权力实际落入议会手中。君主上院下院内 阁(首相)选 民任命选举组 成 议 会多数
组阁形式任命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贵族世袭)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A、历史悠久,具有连续性
B、具有渐进性
C、具有创新性
D、是一种间接民主
E、具有包容性和较大的自由度
(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体现了英国的妥协的传统,国王、议会、政党、民众之间有较强的互相包容性,很少出现像法国那样过激的行为)特点: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各种政治体制的创新,为欧洲和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
(4)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5)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英国海外殖民地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6)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1、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A.是间接民主
B.保留着中世纪的传统特征
C.基本框架较中世纪发生了根本变化
D.内阁是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2、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
①有利于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④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代议制立宪政体 ②王权受法律和议会的限制③议会权力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④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 ⑤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1、责任内阁制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
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二)只对议会负责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的经过。(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
(2)、“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3)、乔治一世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无人主持 。
(4)、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并逐渐形成一些惯例。
(5)、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1.沃波尔时期
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问题:在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惯例?2.小皮特时期◆开创了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3.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4、内阁的职权:(1)、对提交议会的政策做出最后决定。
(2)、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3)、协调和规定政府各部的职权等。
5、议会与内阁的关系唐宁街10号
英国首相官邸
内阁会议一般在此召开首相议会下院内阁(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系英王任命首相(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提名(内阁和政府成员名单)
英王批准
内阁、政府组成(接受议会监督)6、内阁组成的法定程序内阁特点:
1)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组成,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2)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3)内阁如果失去了下院的支持,首相必须辞职
4)内阁是英国政府的核心机构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
(3)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知识应用 既完善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内阁制形成的意义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回答:
   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想一想说一说: 解析:
  明朝是封建王朝,其“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封建性的;
  而英国内阁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两者在阶级本质上是不同的。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思考: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的职权主要区别是什么?殿



士(三)政党政治的鼻祖
   ——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1、英国两党的由来:2、形成:保守党(托)
自由党(辉)
轮流执政(19世纪30年代)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保守党与工党:
( 20世纪20年代——现在)保守党和自由党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中不同阶层利益的代表3、演变:英国保守党
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
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2010年05月11日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就任英国首相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工党首相布莱尔(1997—2006在任)英国工党
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工党首相戈登·布朗(2007年—2010年在任)4、如何理解政党制度的积极意义? 首先,它使政府权力和平有序地交接成为可能,避免了暴力和社会动荡;其次,它维持了英国政局的长期稳定;最后,它所遵循的方式和原则,为后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效法。(三)政党政治的鼻祖
   ——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知识归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以君主为世袭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2、君主立宪制的原则限制王权 议会至上成为虚君
安妮女王(1702--1714)Queen Elizabeth Ⅱ 1)君主权力要受到________限制;
2)_______是国家元首,但处于_________的地位,而作为_________地位比较突出;
3)国家权力中心在_______;
4)______要对议会负责;两者存在______的关系;法律国王统而不治国家象征议会内阁相互制衡3、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政治上: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2)经济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
3)世界上:它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有着巨大影响。 4、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意义封建君主专制: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君权至上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君权受到限制、议会权力至上 思考: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区别
君主立宪制与君主制度有何区别?(了解)
(l)性质不同: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议制立宪政体;
君主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
(2)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君主立宪制):
对国王而言:现在他失去了原来的至上权威,王权本身要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他只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对议会而言:它的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议会真正掌握了国家实权。
(3)目的不同:
君主专制使皇权至高无上,维护封建君主
统治。 君主立宪制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力,使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思考:
1、法国人民追求共和政体的根源是什么?
2、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
3、法国共和制何时确立的?
4、试分析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二、法兰西的共和政体的确立近代法国政治的基本特点1.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安,频繁发生革命。
2.共和制与君主制长期斗争,最终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根本原因: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封建专制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巴黎人民
“七月革命”推翻
封建的波旁王朝,
建立君主立宪政权1848年“二月
革命”取得成
功,成立法兰
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
巴宣布为帝国,史
称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1875年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思考:法国共和制何时确立的?试分析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确立:1875年宪法2.艰难曲折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阅读下列材料:
直到1877年,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请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答:材料直接体现了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激烈,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结果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共和制得以巩固。讨论: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记忆:
现代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有哪些?议会制、内阁制、政党制、民主共和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