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规划我的读书生活,开展“教室读书节”》
年级/册次 五年级上册 单元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一、教材内容编排本单元围绕“读书明智”这个主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三篇文章,体裁包括了文言文、记叙文和散文,涉及内容跨越古今。从这三篇文章中能够学到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读书带给我们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古人谈读书》一文呈现了三则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将孔子、朱熹、曾国藩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化为精炼的文字,使其蕴含深刻的哲理,旨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忆读书》一文没有理论化的说教,而是另辟蹊径,如话家常。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话,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结论。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学生的心中,使其终身难忘。《我的“长生果”》这篇散文在内容上,恰当地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将其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完整紧凑。作者在文中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表达了对书的深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感情真挚,层次分明。课程标准要求(1)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33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18个字,会写15个词语。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阅读与鉴赏1.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能借助注释和课文插图理解文言文,讲文言故事。4.借助语言文字,欣赏阅读的态度和方法、悟读书的道理,感受阅读之美。(3)表达与交流1.梳理归纳自己的阅读方法。 2.思维导图列出习作提纲,推荐一本好书,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3.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梳理与探究1.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2.根据单元和读书有关的话题,从多篇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并进行笔记整理。3.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梳理探究和书法有关的书法家的书法特点、代表作品和书法家的故事。三、语文要素进阶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可以把三篇课文作为一组进行教学,或者再补充--些与读书相关的文章,组织指向“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目标的学习活动。如,可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可以提取、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第二,建议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可以在本单元学习之初,提前布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择要介绍的人物形象和推荐的书籍,认真研读推荐的书籍或人物。第三,本单元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所涉及的作家读书经历、读书感悟、阅读方法等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根据要求梳理出来的信息,对他们的学习和读书实践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这一单元或这一学期的读书经验,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如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教材分析主题语文要素课题内容要素进阶规划我的读书生活《古人谈读书》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所启发。1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3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4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5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6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忆读书》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培养读书的兴趣。《我的“长生果”》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自己对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习作推荐一本书1. 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2. 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3.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人文主题 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语文要素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1.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5个词语。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3.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4.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二、阅读目标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根据这样的阅读要素,第一步先要追问:“根据要求”的“要求”指什么?如何理解“要点”?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是部编版一直贯彻落实的阅读训练要素,并结合不同的教学单元提出了相应的方式方法,如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带着问题默读、抓关键句、借助相关资料等。就本单元而言,捕捉信息的主要方法有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梳理时可以用分条列出信息、借助图表等。同时学生能够根据课后题和引导语中的具体要求,梳理文章相关信息来实现对内容要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面几册教材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到本单元学习中。基于此,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可以细化为:1.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按要求抓住关键词句,捕捉和梳理相关信息,把握相关内容的要点。2.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理解课文中谈到的读书、选书方法和作者悟出的道理等,思考并学习怎样选书、读书。三、习作目标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三个目标要求。一是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而表达,二是不同的意思要分段写,三是把重点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其他的简单写。单元习作的内容是“推荐一本书”,所以我们表达的需要和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推荐文字了解一本书的内容、看点,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推荐一本书既包括对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和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介绍,也包括推荐的理由。其中推荐理由是这本习作的重点。而推荐理由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理由要分段表述,条理会更加清晰。多个理由当中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或最重要的理由,要写具体,要突出。 本次习作要素可以细化如下:1.结合单元的阅读内容,思考“什么书是值得推荐的好书”,鼓励多元理解。2.结合自己的表达需要,能借助表格、思维导图等梳理推荐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点列出推荐理由;习作时注意分段表述,重要的理由写清楚、写具体。3.积极主动与同学互相欣赏习作,通过推荐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重难点 1认识32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19个字,会写15个词语。2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4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5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6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7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8能借助比喻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学情分析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默读能力却不尽人意。目前有的课堂上虽然经常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学生静悄悄地读书、思考,以至于有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不会默读文章。学生升入五年级后,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默读训练,重视学生默读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规划我的读书生活 计划( 12 )课时
大任务:规划我的读书生活,开展“教室读书节”
任务一 走进图书世界,发布单元任务 ( 2 )课时
活动1 通过单元导语页,整体感知单元内容,明确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读书明智”这一主题来编排。明确单元任务,分享“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确定各小组人员分配。
活动2 单元整体识生字教学
任务二 阅读单元课文,学习读书方法 ( 9 )课时
活动1 走进课文精读《古人谈读书》,将古人读书的态度、方法与自己建立起联系,来激励自己用更积极的态度、更实在的方法读书。明确读书方法。
活动2 跟着古人阅读书籍,精读课文《忆读书》提高阅读速度,再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和体验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活动3 与作者一起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走进《我的“长生果”》,梳理作者的读书类型以及从阅读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学习的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迁移运用。
活动4 习作:推荐一本书,写清推荐理由,结合书本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分享读的好书
任务三 展示阅读之法 ( 2 )课时
活动1 习作《推荐一本书》讲评
活动2 开展“教室读书节”,让学生阅读书籍,感知知识的可贵,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由此产生无限的美好遐想。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