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倚、宵”等8个生字,会写“豫、瀑”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瀑布、隐蔽”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描绘夜晚景色的部分。
3. 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美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并体会作者由现实美景转入回忆,在回忆中陶醉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品读,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由实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写作背景。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及图片。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教师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描写的是雪后的景色)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出自《 ?》这首诗讲述了什么道理?这首诗是不是唐代大诗人所作?(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告诉我们人必须要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明天进步。这首诗不是唐代大诗人所作,它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好的故事》。这篇文章也是一位名人写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它将了解到什么?
3. 板书课题:好的故事 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
4. 学生简介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相机展示收集的图片资料)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随笔、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写作之外,鲁迅还在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独到的见解。 《好的故事》这篇课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正经受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重重,革命斗争不断,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而鲁迅的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5. 释题:“好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故事?“好的故事”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并交流各自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 (①出示生字新词:弄错 倒影 照耀 树梢 低头 昏暗 精选 泼墨 模糊 晕皱 膝头 缕缕 美艳 骤然 等)②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泼墨、模糊、晕皱等。④结合课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弥漫、沉醉、幽雅等。⑤让学生说说对“好的故事”的理解。⑥分好段落。(一)1-2段,(二)3-4段,(三)5-8段,(四)9-10段。)
2.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后分小组发表看法)提示:文章一开始就写了一个昏沉的夜;之后通过这个夜引出了一个美丽和平的梦境;然后又写了梦境中的江南水乡;最后又写了从梦中惊醒后的失望和惆怅。全文紧紧围绕一个“梦”字展开。既写了梦中看到的景象,又写了梦醒后的现实。) (板书:昏沉的夜→梦中→美丽的梦境→惊醒后) 这是一首写梦境的散文诗,它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寄寓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执著的追求。(板书:深邃、执著) (由于字数要求太多时间关系第二课时再完成这一步) 二、再读课文,解决其他问题。(指名读课文)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①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②(蒙胧)中听见一声长鸣,都已经知道是乌篷船在摇橹了。③我也顿然(忽然)清醒过来似的,猛地回过头去,(猛然)看见一个什么影像浮动着、随又不见了。④夜是这么(幽暗),我看见那一些从船窗中透出来的灯光(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
三、作业:
1. 朗读课文。
2. 搜集一些鲁迅的资料,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背诵课文中描绘夜晚景色的部分。
二、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指名读后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昏沉的夜”暗指什么?鲁迅先生用它来形容“昏沉的夜”,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
2. 学习第二段。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在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革命与反革命之间阶级斗争非常尖锐,只有敢于斗争和坚持斗争才有出路。从这一段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革命的乐观主义者,他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 学习第三段。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梦中看到的美丽的景象)这景象在现实中存在吗?(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美丽的梦境?(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作者虚构的梦境?(“蒙胧”、“摇橹”、“渐近”等)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蒙胧”和“昏沉”中体会到了作者是在睡意蒙胧中看到的这美丽的景象,从“摇橹”和“渐近”中体会到了这美丽的景象是作者在睡梦中虚构出来的。)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等)有什么作用?(更加生动地写出了梦境的美好和作者的喜悦心情,反衬了现实的残酷,突出了文章的中心。)齐读第三段,体会它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4. 学习第四段。齐读后思考:作者描绘的这美丽的梦境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于一缕红晕时将要贴近地平线的时候)出现后是什么情况?(但随后是凡鸟乱飞,变成“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高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这是作者的幻想,是作者在睡梦中看到的景象。)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学习第五段。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从梦中惊醒后的失望和惆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失望和惆怅?(“双桨拍打”、“声音显得格外响亮”、“似乎都为我而云”、“倒影之晃动”、“红嘴两队”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失望和惆怅。)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照应开头)这一段与第三段有什么联系?(这一段与第三段相呼应,写出了好景不长,梦总是要醒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6. 学习第六段。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对梦境的议论和感慨)点明了作者创作此文的主旨,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升华了主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7. 讨论:《好的故事》是在梦幻中展开的,虽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样的美丽的景象,但却在梦幻中表现得非常美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呢?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呢?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改变丑恶现象。要充满信心地生活,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三、小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昏沉的夜晚朦胧中所做的一个梦。这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文章通过梦幻中的美景与现实中的丑恶的对比,表明了只有通过强有力的革命,推翻旧中国黑暗的统治,才能把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