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运用自己的语言、体验和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的描写,引导学生体会在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贝多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4. 激发学生积极练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言行、神态的描写,体会在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贝多芬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
1. 教师:寻找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 学生:搜集关于贝多芬及其《月光曲》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1. 播放《月光曲》,师生闭目欣赏,脑海中呈现相关画面。
2. 交流感受,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出示:这样的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情感也在这意境中得以熏陶、净化。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月光曲》就与这段音乐紧密相连。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0页。
3. 齐读课题《月光曲》。(板书课题)
4.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关于《月光曲》的资料,教师出示关于《月光曲》的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5.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这首美妙的音乐的,还要了解贝多芬这位音乐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6.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用小标题概括各个部分内容,你们会怎样概括?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思考并在书上做上批注。(学生自读自悟)
2.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弹奏《月光曲》;兄妹俩的对话;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记录《月光曲》。(师生共同完成)
四、 品读课文,深化理解。
1. 边读边画,画出表现人物言行、神态的词句。把自己的理解写在课本上。(提示学生:重点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当时的环境来抓住人物的特点。)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 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并让学生明白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体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塑造人物特点的作用。运用环境描写侧面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拓展“于无疑处生疑”,体会本文“一波三折”的写作特色。在精读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五、 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1.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情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语速和语调的变化)先自己练习再指名朗读并加以评价。(怎样进行评价?在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难点句式进行巧妙引导点拨。)以避免以文讲文和架空分析的倾向。从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出发而进行灵活提问,引导并帮助学生清理思路认识不足或偏颇之处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训练、感悟交流、感情朗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思想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2.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并试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提示学生注意抓住重点进行复述以便于检验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加深印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个人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带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进入课文情境细细品味!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真正作到文中有声有色有味!
六、课堂小结,留下思考。
1.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等方式学习了《月光曲》这篇课文,了解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也体会了人物言行、神态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2.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相关内容。
七、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把握故事中的主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