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二第17课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选修二第17课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6 20: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课标要求: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一、中共抗战期间的主张、实践及意义?二、抗战胜利后中共的主张、实践及意义?1、主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一、中共抗战期间的主张、实践及意义?2、实践:政治:经济:“三三制”、“普选制”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思考1:抗战期间,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是怎么回事?中共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作用)? 内容:
性质:抗日民主政权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②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意义:
团结了各阶层的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一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材料三 1941年, 陕甘宁边区进行 “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 “按三三制”比例 , 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 , 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3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分)材料二 右上图:农民们正慎重地投豆选举自己信得过的干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3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分)
答:特点:
适合普通群众;
层层普选;
贯彻“三三制”原则。(3分)
影响: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小组会在开会 思考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思考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回顾 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原因: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变化:由打倒地主分土地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实质:
承认地主土地所有权及租佃关系,但限制其封建剥削。
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意义:
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了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抗战胜利后中共的主张、实践及意义?1、主张:和平建国,成立民主联合政府。2、实践:政治:经济:①参与重庆谈判,签订《双》
②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
③领导以学生运动为中心的第二战线
④1947年发表《宣言》
⑤1948年发出《纪念口号》
⑥1949年新政协通过《共同纲领》
⑦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土地改革。请回答:
①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毛泽东受蒋介石邀请参与重庆谈判。
②请扼要指出事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内战方针,但准备尚不充分;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强烈;共产党努力寻求和平民主道路。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请回答:
①该图窃贼和他的老板分别指的是什么?
蒋介石和美国。
②他们是如何窃取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的?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蒋介石在林园合影民主斗士闻一多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政协会议有何区别?解放区土地改革开始:实施:1946年《五四指示》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请回答:
①抗战胜利后中共的土地政策有何变化?
变化:由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到耕者有其田政策。
②请扼要指出这一变化的实质及背景。实质: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需要。 请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中共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情况。 十年内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1953年:
1956年至今:农民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总统府时总统府办公室的日历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开国大典上受阅步兵部队通过天安门主席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节录)
序 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我国同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这种友谊将继续发展和巩固。第一章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 第六条 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第七条 合作社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第九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 第十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第十二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第十三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对城乡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行征购、征用或者收归国有。 第十四条 国家禁止任何人利用私有财产破坏公共利益。 第十五条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卫人民民主制度,镇压一切叛国的和反革命的活动,惩办一切卖国贼和反革命分子。   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家的政治权利,同时给以生活出路,使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 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请结合宪法内容思考:新中国建立后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有何成就?练一练:1、“三三制原则推行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是
A、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
B、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A2、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D4、抗战时期,中共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实质是
A、限制官僚资本
B、变革农村生产关系
C、建立抗战的物质基础
D、限制农村的封建剥削D5、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B6、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在人民心目中留下深刻影响,主要是因为
A政协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B政协协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愿望
C政协协议较多的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
D政协会议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B7、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决议的本质意义是
A再次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
D否定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D1949年9月,毛泽东约请程潜、陈明仁和张元济等人同游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