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完成既定任务的天舟五号会提前撤离空间站,带着废物、垃圾实施离轨操作,再入大气层。按照国际惯例,飞船绝大部分器件预计在距地数百千米高空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图为天舟五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舟五号”将最先被销毁于( )
A.高层大气 B.平流层 C.臭氧层 D.对流层
2、下列现象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数据传回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太阳辐射 D.太阳引力
2023年8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最新研究表示微生物有可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恶劣条件下存活,探寻其生命是未来前往月球南极的探测器的重要工作之一。月球南极有着长时间的阴影区,并可能蕴含着大量的水冰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3、相较于地球,月球上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较远 B.体积质量太小
C.公转速度过快 D.陨石撞击较多
4、月球南极可能存在微生物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低,大气厚度大 B.岩浆活动多,地热条件好
C.温度较低,存在水环境 D.温度较适宜,存在液态水
2023年2月10日,我国研究人员在贵州省贵阳市及其周边发现了贵阳生物群,埋藏时期距今2.508亿年,是目前全球中生代最古老的一个特异埋藏化石库,其中包括目前最早的龙虾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古近纪 新近纪
古生代 中生代
5、贵阳生物群所属的地质时期为( )
A.石炭纪 B.二叠纪 C.三叠纪 D.侏罗纪
6、贵阳生物群中龙虾生存的地质年代( )
A.形成铁矿重要时代 B.裸子植物已经出现
C.海洋面积空前扩大 D.无脊椎动物全灭绝
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顺利发射,飞船次日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对接(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图示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大气层( )
A.密度较小 B.气压较强 C.天气多变 D.有臭氧层
8、下列关于图中各层大气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一平流运动显著 B.②一对流运动显著
C.③一温度急剧升高 D.④一高度电离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重要作用。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很快(如下图所示),全球变暖备受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是( )
A.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B.地球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10、近30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大气成分的化学反应
③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长
④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天和核心舱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12、推测“飞天”舱外航天服应( )
①耐高压
②防强风
③耐高温
④防辐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下面左图示意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后,其与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图示阴影表示黑夜),右图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易产生干扰的因素是( )
A.月地距离 B.地球自转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14、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文昌发射升空过程中,在( )
A.①层受天气影响最大 B.②层易遭受雷电影响
C.③层受紫外线影响小 D.④层易出现结冰现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2023年10月8日,我国迎来寒露节气,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寒露节气之后,晴朗的夜晚常出现霜冻是因为
A.甲辐射较弱10000 B.乙辐射较弱
C.丙辐射较弱 D.丁辐射较弱
16、为防止田间小麦遭霜冻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柴草熏烟
②喷施农药
③灌水
④翻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有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地球上一些地区的风速会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读台湾海峡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7、厦门港位于福建省东部,下列能够正确表示图示时刻厦门港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18、受海陆风的影响,台湾省西岸白天的风向最可能是( )
A.偏西风 B.正南风 C.偏东风 D.正北风
读我国部分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9、14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北风 D.偏南风
20、下列四地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________偏,纸片B向________偏。(填左或右)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地面热量差异→______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3)若该实验模拟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城市上空形成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天舟五号”绝大部分器件预计在距地数百千米高空被烧蚀销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百千米高度正位于大气层中的高层大气,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不如耀斑强烈,A错误;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会干扰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数据传回地球,B正确;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源,不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错误;太阳引力对飞船数据传输几乎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月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差异不大,A错误;月球相较于地球,其体积质量小,引力小,难以形成有效的磁场和足够的大气,造成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缺乏液态水,难以存在生命,B正确;月球公转速度过快和陨石撞击较多虽会对生命存在产生影响,但都不是难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月球没有大气层,A错误;月球岩浆活动早已停止,其南极附近不存在地热,B错误;月球南极存在着长时间的阴影区,气温低,但温差相对较小,存在大量固态水,有一定的水环境,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C正确;月球南极气温低,不存在液态水,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贵阳生物群距今2.508亿年,是中生代最古老的一个化石库,因此通过地质年代表,可知位于三叠纪,故选C。
6、答案:B
解析: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A错误;中生代三叠纪裸子植物已经出现,B正确;中生代陆地面积空前扩大,C错误;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并不是全部灭绝,D错误。故选B。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飞船次日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对接(空间站距地面约400Km),故中国空间站所处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密度较小,A正确;气压较弱,B错误:天气多变是对流层的特征,C错误:平流层有臭氧层,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②位于平流层,平流运动显著,B错误:③温度急剧下降,C错误:④层有电离层的存在,处于高度电离状态,D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是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正确;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氧气,A错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氮元素,B错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是臭氧,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近300年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大面积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因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最终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增加,①④正确;大气成分之间在自然界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长的作用不大,②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A
解析:天和核心舱围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A正确。地球是行星,天和核心舱是地球的卫星,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行星,B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恒星,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恒星,C错误:星云是由宇宙中的尘埃及气体所形成的,是比地球更高级的天体,因此天和核心舱不是星云,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太空舱外,是真空,没有空气,因此没有高压、强风,①②错误;舱外没有大气,太阳辐射强,航天服应耐高温,③正确;舱外有很多宇宙射线,航天服应防辐射,④正确,D正确。
13、答案:D
解析: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导致地球无线电短波中断,影响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D正。确。月地距离、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均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基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A
解析:①层是对流层,天气变化均发生在这一层,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文昌发射升空过程中,在①层受天气影响最大,A正确。②层是平流层,雷电发生在对流层,B错误。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③层受紫外线影响大,C错误。④层上部温度在0℃以上,也缺少水汽,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丙为地面辐射,丁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寒露节气之后,晴朗的夜晚常出现霜冻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散失的热量多,气温低,出现霜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柴草熏烟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在霜冻来临之前进行灌水,提高近地面和叶面附近的气温,形成小气候,能防御或减轻危害。①③正确,A正确。喷施农药、翻耕都不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②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台湾海峡位于厦门港东侧,AB错误;由图可知,图示时间为夜间,图中台湾海峡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凸出,说明此时海峡处气压较低,风从厦门港吹向台湾海峡,C正确,D错误。故选C。
18、答案:A
解析: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台湾岛西侧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风从台湾海峡吹向台湾岛,则台湾省西岸白天的风向是偏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答案:D
解析:读14时等压线示意图,观察黄海地区等压线,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根据近地面,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一定角度,与等压线斜交,14时,黄海地区的风向为偏南风,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答案:C
解析:对比14时与20时等压线示意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1)右 左
(2)大气垂直运动 气压差 水平运动
(3)电炉城市。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释放的废热多;城市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导致空气在城市上空上升,在郊区下沉。
解析:(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电炉处比冰块处气温高,气压低,对应的玻璃柜顶部气压比冰块对应的顶部高。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纸片A向右偏,纸片B向左偏。
(2)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电炉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冰块一侧空气遇冷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
(3)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所以实验中的电炉表示城市。城市上空形成气流垂直运动的原因,应从城市气温较高的角度分析。城市不仅建筑密集,地面多硬化,吸收太阳辐射多,而且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释放的废热多,因而气温较高,从而导致空气在城市上空上升,在郊区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