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宽厚以待人
第18课 《孟子》两章
【学习要点】
1.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探究活动】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教师释疑】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苦其心志 翻译:
(2)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3)生于忧患 翻译: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原文回答)(1分)文章第①段所列举的六位人物的共同特点是 。(2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本题共4分)
要点二: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探究活动】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教师释疑】
论证思路:一般是引论——本论——结论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
李昌禹
①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确实让当代青年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②于是,有人重弹“出身论”的老调:“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至有人抛出“长相论”:“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竟然引得无数网友跟风,大呼“中枪”,呼喊着“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③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然而,一些言论却劝诱年轻人早早缴械投降,或者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岂不是咄咄怪事!
④如果依靠拼爹,陈嘉庚自可守着父亲的米店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陈景润大可在战乱年代托父亲关系谋一份在邮局的稳定差事……
⑤如果依赖拼爹,身为保安的甘相伟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梦,棉纺厂工人张艺谋也许只能在下班后落寞地艳羡别人拍的电影……
⑥但因为这些人有梦想,不甘心,敢拼搏,所以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⑦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没有关系、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刷没有营养的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通宵打游戏上。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⑧“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受苦的时候,往往也是能力、功力提升最快的时候。“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像扎马步这样的基本功,练起来最苦,也最能锻炼人。这种苦,中老年人吃不消,只有年轻人能做到,所以,“苦”中,蕴含着对年轻人来说最独特的价值和机遇。
⑨话说回来,其实说到“拼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不光中国,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拼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⑩“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第⑧段的论证思路。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⑥一⑨段的哪一段最合适?并简述理由。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要点】
1.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探究活动】分析两篇短文的论点。
【教师释疑】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
【讨论明确】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堂提升】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答案】(1)被举用,被选拔。(2)通 “弼”辅弼、辅佐。(3)在外面,指国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苦其心志 翻译:
(2)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3)生于忧患 翻译:
【答案】(1)使他的思想受到折磨 (2)增加他所欠缺的才干(增长他的才干)(3)忧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用原文回答)(1分)文章第①段所列举的六位人物的共同特点是 。(2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 。(1分)(本题共4分)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分) 出身卑微,经受过磨练,成就了大事业 (2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要点二: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探究活动】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教师释疑】
论证思路:一般是引论——本论——结论
【讨论明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开篇提出论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课堂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拼爹”难拼出美好未来
李昌禹
①一毕业就面临的“就业难”“高房价”“裸婚”等现实难题,确实让当代青年背负了太重的负担。
②于是,有人重弹“出身论”的老调:“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有人鼓吹“读书无用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甚至有人抛出“长相论”:“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这竟然引得无数网友跟风,大呼“中枪”,呼喊着“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③青春,本该是热血拼搏、永不服输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年轻是冲锋陷阵的资本。然而,一些言论却劝诱年轻人早早缴械投降,或者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岂不是咄咄怪事!
④如果依靠拼爹,陈嘉庚自可守着父亲的米店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陈景润大可在战乱年代托父亲关系谋一份在邮局的稳定差事……
⑤如果依赖拼爹,身为保安的甘相伟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梦,棉纺厂工人张艺谋也许只能在下班后落寞地艳羡别人拍的电影……
⑥但因为这些人有梦想,不甘心,敢拼搏,所以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⑦总有年轻人抱怨自己没有资本、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没有机遇,却不愿反思自己是否把时间都浪费在看肥皂剧、刷没有营养的微博、在淘宝“血拼”或者通宵打游戏上。没有一个富爸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为借口,丢了拼搏的勇气和斗志。
⑧“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顶住风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断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受苦的时候,往往也是能力、功力提升最快的时候。“练武不练功,到老一身空”,像扎马步这样的基本功,练起来最苦,也最能锻炼人。这种苦,中老年人吃不消,只有年轻人能做到,所以,“苦”中,蕴含着对年轻人来说最独特的价值和机遇。
⑨话说回来,其实说到“拼爹”,只要不违法乱纪,也是人之常情。不光中国,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拼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话说“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了荫庇,“其亡也忽焉”。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奋斗,才能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⑩“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与其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莫等青春散场,才后悔来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案】只要有梦想,敢拼搏,就能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或:要趁年轻好好奋斗拼搏)
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举例论证;列举确切的事实,有力的论证了“只要有梦想,敢拼搏,就能活出与众不同的人生”的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请分析第⑧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提出分论点,人生要想达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高度,就必须敢于迎难而上;接着通过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论证困难与成功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论述吃苦是年轻人能力提升最快的方式;最后得出“苦”(拼搏)中,蕴含着人生的价值和机遇的结论。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⑥一⑨段的哪一段最合适?并简述理由。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说:“如果总认为别人抓住机会,是因为他有什么社会关系,是因为世道太黑暗,那么我这辈子肯定不可能坐在这里。”
【答案】放在第⑦段。因为俞敏洪的话是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并没有什么社会关系,靠自己的拼搏成功的;和第⑦段年轻人的抱怨形成对比,有力的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解析】
试题分析: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论据和论点是否相符,如:俞敏洪的话是讲自己并没有什么社会关系,靠自己的拼搏成功的;和第⑦段年轻人的抱怨形成对比,有力的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放到,第⑦段。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