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为什么赵姓排在第一位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1.能说出北宋建立与统一的概况
2.能概括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影响
3.能归纳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分析该政策的利弊
4.能简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措施以及结果
自学任务
1、通读课文,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基本史实;
2、整理出北宋政治体现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内容
主题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改国号为宋,以( )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 )。
陈桥驿
开封
宋太祖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解除将领的( )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派( )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禁军
分化事权
文臣
通判
转运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情景: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讨论: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论: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钱”“兵”指的是政治、财政和军事。
①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②财政上,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③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主题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 )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政策: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 )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3)作用: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 )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武将
文臣
宋太宗
科举制
尚武轻文
兵变政移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情景1:
讨论1: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属于宋朝,为什么宋朝的文化如此繁荣?
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文臣的地位很高。并且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增加进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所以,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讨论2:想想,一直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会产生什么弊端?
1.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2.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官员制衡,造成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情景2: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主题三:王安石变法
政治上: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
军事上:战争屡次失败,被迫每年交出“岁币”等钱财;
经济上:官僚机构军队不断膨胀,官俸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
社会环境: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背景:
2.变法概况:
( ),( )任用( )主持变法,涉及( ),目的是通过变法,( )
1069年
宋神宗
王安石
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军。
3.变法措施: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作用
富国之法 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 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本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役钱。 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
强兵之法 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保甲法: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节省了政府开支,是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加了武器装备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 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并增加法科。 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 培养人才,发挥现才干,为变法起了舆论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三:王安石变法
情景: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其推行的新法,正如王安石所言:“修吾政刑,便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而已。”随着新法逐渐出台、实施,新法遭到朝内外一批守旧势力的攻击,他们不仅从新法的内容和效益上提出非难,而且在思想和道德上指责王安石“变祖宗法度”“以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旧学”。王安石被迫两次罢相。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出任宰相,改革派官员纷纷下台,最终新法被废除。
——分别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三、七卷
讨论:王安石在变法中通过哪些措施来达成其“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的目标呢?请举例说明。请概括变法的最终结果怎么样的?
讨论:王安石在变法中通过哪些措施来达成其将吏称职,财谷富,兵强的目标呢?请举例说明。请概括变法的最终结果怎么样的?
答案:
措施:重视官员的选拔任用;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保甲法等。
结果:变法收到一定成效: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修成水利工程10000多所。
废除:最终由于新法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政策
时间:960;建立者:赵匡胤;
定都:开封。统一中原和南方。
军事:控制兵权。
中央:削弱相权。
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力。
1、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2、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北宋
建立:
措施:
措施:
影响:(积极;消极)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2020年浙江温州)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A.导致了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
C.提高了文官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北宋时期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了中央集权。题干材料主要是让地方与中央总兵力上保持平衡,在总体上保持了对局部的地方的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D项正确;导致了武将专权,与上述布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北宋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中央禁军也是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军制改革事关中央集权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了文官地位,排除C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太祖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2020年内蒙古通辽)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在秦国树立起尚武的精神。北宋却与之背道而驰,重文轻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社会落后,民众野蛮成风
B.北宋经济发达,人们贪生怕死
C.统治者的喜好不同,政见不一
D.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使命不同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处于战国时期,七国并存,兼并战争不断,所以需要奖励军功,提高国家的军队战斗力。北宋时期,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王朝攸兴忽亡的局面重演,不得不推行并坚持“重文轻武”政策。所以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跟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使命不同。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2020年陕西)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发动兵变,夺取前朝政权,建立新朝代。他统治期间的史实有( )
①结束割据局面完成大一统 ②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 ④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发动兵变,夺取前朝政权,建立新朝代”可知,这与赵匡胤有关。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没有完成国家大一统治,与辽、西夏等民族政权并立,①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②③④项内容都与赵匡胤相关,符合题意。故选择A。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捺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 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具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导致“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局面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 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外忧”是边事可预防,“内患”“深可惧”。巩固皇帝的统治地位。
(2)材料二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具体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导致“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的局面
“兵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军权的措施;
“财也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财权的措施;
“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指的是宋太祖采取的集中行政权、司法权等措施。
原因:北宋过分集权,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浩大;
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减弱;
由此导致北宋的积贫积弱。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