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教考融合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五)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泰山不让抔土,河海不择细流,宏伟之物总由具体质料构成,文学也是一样,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诗歌、散文,也都是由具体的人、事、物、行动的细节编织而成的。就基础层面而言,细节让宏大结构、故事与篇幅变得生动、结实、可触可感,更主要的意义在于,让平凡琐屑的事物与行动在作品中恰到好处地蜕去普通乏味的外壳,而具有了新鲜感,让人产生审美的惊奇。
②文学之所以区别于哲学、历史或者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就在于它用细节来构筑起一个尽管是文字虚构、却坚固而可信的世界。它让文本世界充满灵动活泼的生气和颗粒饱满的质感,而不至于像一篇调查报告一样枯燥单调。
③细节具有多重功能,最直观的是认知上的,尤其在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作品中,往往能够裨补其他表述形式所难以触及的内容,让历史和社会的内容更加形象鲜明,就像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作品的经典评价,从细节中可以学习到难以在其他学术分科中感知的具体而微的知识。比如赵树理和高晓声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农民算账的细节,是在统计学、经济学乃至文化史之外的知识。与社会学、民族学或者人类学的客观描述不同,文学中的细节具有特写镜头式的效果,甚至能直击人心。
④认知之外,文学细节最根本的功用在于成就美学,体现在尺幅兴波,通过细腻而克制的笔墨,准确地抵达所要表现的对象,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从而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比如汪曾祺的《薛大娘》,在散文化叙述结尾,突然出现一段关于脚的描写:“薛大娘不爱穿鞋袜,除了下雪天,她都是赤脚穿草鞋,十个脚趾舒舒展展,无拘无束。她的脚总是洗得很干净。这是一双健康的,因而是很美的脚。”这段话看似突兀,却正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画龙点睛,表明她“身心都很健康。她的性格没有被扭曲、被压抑。舒舒展展,无拘无束”“是一个彻底解放的、自由的人”。舒展干净的天足对应的是畸形束缚的裹足,成为自然人性的换喻,从而让人物形象明朗起来,而作者的观念也得到了意象化的呈现。
⑤细节并不是铺排琐碎事象,而是需要让其与整个作品达成有机统一。戏剧上有个著名的“契诃夫的枪”之说:“如果你在第一章中说有一支挂在墙上的步枪,在第二或第三章中它绝对必须开火。如果它不打算发射,就不应该挂在那里。”也就是说,细节作为一种装置,应该对作品整体做出贡献,乃至成一条埋伏的暗线。
⑥由此可见,生活细节并不必然成为文学细节,文学细节需要锻造锤炼。许多看似漫不经心或涉笔成趣的细节,可能是作者加以提炼与萃取的结果,它们来自作者的苦心经营。当技术进入化境时,细节就会自然而不刻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⑦细节的营造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观察对象既包括物质事象,也包括人情世事。刘亮程散文《正午田野》中写动物的眼睛:“驴眼睛跟人眼睛差不多一般高,不会小看人。驴首先看见的是人的上半截身子,不像狗,一眼看见的是人的两条腿和小肚子,抬起脖子第二眼才能把人看全。”这些细枝末节未必符合生物学真实,却符合文学的心理真实,没有平素的大量积累很难写出来,这是建立在对动物兴味盎然的观察基础之上的想象。
⑧锤炼细节需要对习焉不察的事物重新感受,再通过想象表述出来,进而赋予其强大的能量。钱锺书的《围城》中写方鸿渐与唐晓芙分手的时候,因为交流的误会和个性的缺陷导致事情不可挽回,方鸿渐告辞,唐晓芙盛气已经消散,却听到用人说方鸿渐在路对面的风雨中站着。她看得如饮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就不顾笑话让用人把他请回来。这一分钟显得非常漫长,然而就在她等不及,正要吩咐用人时,“鸿渐忽然回过脸来,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开步走了”。且不说钱锺书对女性心理婉转曲折的把握,“狗抖毛”的调侃式比喻,已经表明方鸿渐的浮躁、幼稚、浅薄和以自我为中心,即便他这次被喊回去,两个人也注定走不到一起。仅仅一句话里,就包含了人物的全部性格,通过一个动作可以窥见人物过往行事的态度和方式,这便是经过锻造后的细节的力量。
⑨文学中的细节提升作品质感,见出匠心独运,体现审美惊奇,达到计白当黑、意犹未尽的效果,让读者一见倾心、兴味无穷,其韵味、趣味和意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独出机杼的细节入手,然后进入复杂的情节、开阔的视野、普遍的关切、深邃的思想与高妙的启示,是文学获得自身品质与尊严的途径。
(摘编自刘大先《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是怎样的文学,都由具体的人、事、物等细节编织而成,这可以让人对平凡的事物产生审美的惊奇。
B.细节具有多重功能,其认知上的功能集中体现在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作品中,而在其他作品中则无法体现。
C.文学细节要起到见微知著的效果,就需要通过细腻而克制的笔墨准确表现对象,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
D.生活细节需要作者的苦心经营,对之不断锻造锤炼,并加以提炼与萃取,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细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之所以区别于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就在于它用细节让文本世界充满生气和质感,构筑了一个虚构却可信的世界。
B.刘亮程在《正午田野》中对动物眼睛的描写,说明细节的营造离不开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虽然这些细节未必符合生物学真实,却符合文学的心理真实。
C.钱锺书在《围城》中运用“狗抖毛”的比喻,准确表现了方鸿渐的个性特点,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女性心理婉转曲折的把握。
D.好的细节能够让作品呈现复杂的情节、开阔的视野、普遍的关切和深邃的思想,是文学作品获得自身品质与尊严的途径。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第⑧段论据的一项是( )
A.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B.两个大的眼窝里,藏着两颗乌黑闪亮的珍珠,珍珠上的水越蕴越多,越蕴越饱,终于夺眶而出。
C.那只青蛙两条后腿一蹬,一纵身,快速地将后腿一蜷,跳起老高,舌头一伸,就把飞虫吸住了。
D.老辛是外交家,脸上刮得油汪汪的发亮,嘴里说着一半英国话,一半中国话,和音乐有同样的抑扬顿挫。
4.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细节在作品中的主要功能。(4分)
5.请结合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说“契诃夫的枪”这一理论在其中的具体体现。(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怀石投江①
曹尧德
这一夜, 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 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 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权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 “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 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 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婴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 “爹,天亮了吗 ”
屈原信口答道: “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
小婴低声催促道: “爹, 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 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婴床前。其时小缨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 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 “儿呀, 快快起来, 今天是端午节, 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 爹应友人之邀, 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 快些拿来我穿。”
小婆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 然后缓缰而前,沿着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 枯槁的形体, 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 “大夫,近日身体可好 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 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 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 “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 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 岿然崛耸, 似巨峰, 若山崖, 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 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稀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 这一切, 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 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他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 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马一夜不饮不食、咴咳嘶鸣、两眼含泪的反常表现,既反映出它与屈原感情深厚,也暗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B.屈原满脸泪痕地整理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表明他对楚国当权者的失望以及对以往生活的感伤。
C.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热泪滚落,编织自己去远方主祭的谎言,这些细节都生动地体现了屈原刚强背后的对女儿的不舍与不忍。
D.文中用“接” “抖” “戴”等一系列动词描绘了屈原的装扮过程,他有尊严地赴死,意在表明对现实的束手无策。
7.关于文中屈原行至江边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堤上百姓们对屈原的怜惜、问候,无不体现出屈原深受民众关心爱戴。
B.老渔父的话表明当时楚国面临的艰难困境,也加剧了屈原内心的痛楚。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纵身一跃, 山崩地裂, 明星陨落,此举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8. 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
9. 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前, 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但是,在本文中“渔翁” “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请概括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你认为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6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摇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人不可以不就师矣。夫此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错,不离砾石。而况君子敦贞之质,察敏之才,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文之以《礼》《乐》,导之以《诗》《书》,赞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其不有济乎?《诗》云:“题彼鹡鸰,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是以君子终日乾乾进德修业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闻而以显父母也。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是故董仲舒终身不问家事,景君明经年不出户庭,得锐精其学而显昭其业者,家富也;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倪宽卖力于都巷,匡衡自鬻于保徒者,身贫也;贫厄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夫此四子者,耳目聪明,忠信廉勇,未必无俦也,而及其成名立绩,德音令闻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徒以其能自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赞学》)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
是以君子A终日乾乾进德B修业者C非直为博己D而已也E盖乃思述祖考之F令闻G而以H显父母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问,指学习和考察,与出自《礼记·中庸》的成语“学问思辨”的“学问”意思相同。
B.利,指锋利,与《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的“利”意思、用法相同。
C.《春秋》,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乐》并称为“六经”。
D.徒,表示“只不过”,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肯定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天地间被重视的存在,继而一步步指出“学问”的重要性。
B.文章认为人需要学习就像宝玉需要打磨,君子只要学习《礼》《乐》《诗》《书》等经典,就会成功。
C.为了阐明“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的观点,作者列举了董仲舒、倪宽等事例。
D.文章最后引用《诗经》中的话,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建功立业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当世学士恒以万计,而究涂者无数十焉,其故何也?
14.文中说“人不可以不就师矣”,韩愈《师说》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两文强调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时都提到的理由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薄,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诗人每日去江边与山峰对坐,触景生情,感发诗兴。
B.颔联写眼前所见,渔舟漂泊,燕子翻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身处异乡,心念京华,满目皆愁。
C.颈联运用典故,想象匡、刘,对比自己,只可惜自己“立功”无望,“立言”也成妄想。
D.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整体基调与《客至》相似,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16.本诗与《沁园春·长沙》均写道“同学少年”,表达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这富有美感的意象传达诗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阙”是古时帝王居住的宫殿,因为地位特殊而备受文人关注,成为古代作品中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在学古代意象的知识点时,发现古人为了表现超脱思想,常用“飞仙”“明月”等意象,很自然想到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食物摄入量和身体活动量是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关键因素。长期能量摄入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造成超重或肥胖;___A__,甚至体重过轻。体重过重和过轻都是不健康的表现,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目前,①我国大多数居民身体活动量明显不足,②成年人超重与肥胖率高达50.7%左右。③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也不断增长。④不仅充足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⑤还能增强体质,⑥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⑦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⑧缓解抑郁和焦虑,⑨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__B__。建议大家积极进行日常活动和运动锻炼,成年人可以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主动身体活动至少6000步。鼓励大家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多动多获益。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应主动起身动一动。根据自身特点,保证基本能量摄入的同时,重视身体活动,保持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做一个多动“慧”吃的健康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造用。
20.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3分)
21.“洒狗血”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文中评价李白的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洒狗血”,你如何理解?(3分)
22.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比如,我们说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庖丁解牛》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
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
【解析】“而在其他作品中则无法体现”说法错误,文中“往往能够裨补其他表述形式所难以触及的内容”并不代表“而在其他作品中则无法体现”。
2.C
【解析】“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女性心理婉转曲折的把握”说法错误,文中强调对习焉不察的事物重新感受,没有重新感受,艺术想象就是无源之水。
3.C
【解析】该句只是在对动作进行描写,不适合作为第⑧段的论据。
4.①能使作品具有新鲜感,让读者产生审美的惊奇;②能让作品中的历史和社会的内容更加形象鲜明;③能准确地抵达所要表现的对象,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观念,成就美学价值。
5.示例: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雪的细节描写,与整体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体现了“契诃夫的枪”理论中细节需要对作品整体做出贡献的观点;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有老军将“火盆”借给林冲,后有林冲随手“将火炭盖了”,最后草料场被“火”烧了,体现了“契诃夫的枪”理论中故事里出现的细节成一条埋伏的暗线的观点。
6.D
7.D
8. 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国,战火不断,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为无力挽救国家的命运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礼,对国都与故土,既有对国都与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报国的决绝之情。
9.①本文侧重通过“渔翁”“老渔父”的问询关心屈原的健康状况和百姓的前途命运,更好地将屈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百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侧面凸显屈原的爱国情怀。②《屈原列传》把屈原和渔父“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的人生态度形成对比,凸显屈原正道直行的形象,高洁的品质和高贵的理想,表现其宁葬身鱼腹也不与众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③我认为本文更好本文注重细节,屈原将满腔的悲愤表现在动作神情上,面对国破家亡的现状,他已将个人的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其忧国忧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显高大。(或)我认为《屈原列传》更好,文中渔父引出屈原被放逐的原因,举世皆浊、众人皆醉,表明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人性的悲剧,更深化主题。
10.CEG
11.B
【解析】A.正确。句意:况且要等到问学求教之后。/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B.“意思、用法相同”错误。“利”,使……锋利。/锋利。句意:必须先把器具打磨锋利。/蚯蚓没有锋利爪子和牙齿。C.正确。D.正确。“徒”,只不过。/同一类或同一派系的人。句意: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依托于先圣的经典。/郯子这类人。故选B。
12.B
【解析】“君子只要学习《礼》《乐》《诗》《书》等经典,就会成功”错误,君子除了学习《礼》《乐》《诗》《书》等经典外,还需要“摄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师”。
13.(1)《周易》中说:“君子凭借多识记前代圣贤的言论和事迹来培育自己的德行。”
【解析】第一个“以”,凭借;“志”,识记;“畜”,培育。
(2)现在求学的人数以万计,而坚持学习到底的人还没有几十个,这是什么原因呢?
【解析】“学士”,求学的人;“究涂者”,坚持学习到底的人;“故”,原因。
14.①人并非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②圣人尚且从师,何况凡人。
【解析】本文说“虽有至圣,不生而知;虽有至材,不生而能”,《师说》中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可见二者都认为人并非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本文说“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人不可以不就师矣。夫此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师说》中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可见二者都认为圣人尚且从师,何况凡人。
参考译文:
天地之间人为贵,圣人所崇尚的是义,德义所成就的是智慧,明智所追求的是学问。虽然世上有极其聪明的圣哲,他们也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虽然有非常能干的人,他们亦非生而有才能的。文王、武王以姜尚为师,周公旦以庶秀为师,孔子以老聃为师。人不可以不跟从老师学习。上述这些人都是上等的圣哲,况且要等到问学求教之后,方能知识渊博,德行广大,更何况是普通的人呢 因而,工匠若要做好他的事情,就应当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士人要宣扬他的道义,就应当先读他的书。《周易》上说:“君子应当通过多记住前人的言论和行事来培育自己的美德。”因此,人需要学习,就如同事物需要修治一样。夏朝帝王的玉磺,楚国和氏的玉璧,虽然有了宝玉的资质以及卞和的呈献,但如果不雕琢不磨光,就和小石头没有什么差别。更何况君子有敦厚坚贞的资质,有明察聪敏的才能,(如果再)由品德优良的朋友辅佐他,由贤明的老师教导他,用《礼》《乐》来修养他,用《诗经》《尚书》来引导他,用《周易》来帮助他,用《春秋》来启发他,哪有不成功的呢 《诗经》中说:“看那鹡鸰鸟,边飞边欢鸣。你我天天在奔波,月月都远行。早起晚睡不停息,不要辱没父母名。”所以,君子整天勤勤恳恳、积累德行、研修学业,并不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学识能够渊博而已,而是想继承祖先的美好声望,并以此来显扬自己的父母。道义隐藏在书本中,要靠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学问因发奋努力而有所长进,因懈怠松弛而荒废。所以董仲舒终生不过问家事,景君明常年不出家门,使自己的学问日渐精深、学业愈加显著,是因为他们家境富裕;像他们那样富裕闲逸而又能如此勤奋努力,是品德才能过人之士。倪宽卖力作厨工,匡衡把自己卖给富人家做佣工,是因为他们家境贫困;像他们那样家境贫困而又能如此钻研学业,是品德才华优秀之人。现在求学的人数以万计,而坚持学习到底的人还没有几十个,这是什么原因呢 以上四人耳聪目明、忠义诚实、廉正勇敢,未必没有能与之比肩的人,然而他们树立名望,建立功业,美好的声誉没有穷尽,终于达到这样的境地,这是什么原因呢 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依托于先圣的经典,专心谨记孔夫子的遗训罢了。《诗经》中说:“面对高山内心仰慕,面对大路迈步前行。”“时时刻刻遵行学习之事,学问积累就会走向光明。”因此凡是想要显耀功勋业绩、传扬光辉事业的人,再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了。
15.D
【解析】《客至》流露出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与本诗的感情基调不同。
16.①杜诗:往日的同辈之人,如今大多已经富贵发达,地位不再低贱,诗人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对比)自己落魄的处境,表现了诗人不得志的痛心。②毛诗: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词人通过回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来表达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高度赞美。
17.(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18.A.反之则会导致体重降低(或“反之则会导致体重减轻”)B.我们应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量
【解析】A处,根据分号及前面的语句“长期能量摄入量大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增加”,可判断所填大意是长期能量摄入量小于能量消耗量可导致体重减轻,可填“反之则会导致体重降低”或“反之则会导致体重减轻”。B处,原文第②段介绍身体活动量不足的现状和充足的身体活动量的作用,第③段主要是对我们保持身体活动量的具体建议,“因此”一词引出的结论关键词就应该是“保持身体活动量”“适当”“充足”,可填“我们应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量”。注意字数限制。
19.语句②,去掉“左右”;语句④,“不仅”的位置由句首调整到“充足的身体活动”之后;语句⑥,“发生”后面补上“风险”。
【解析】第②处,不合逻辑,“达”后应接确数,与“左右”矛盾,应删去“左右”。第④处,语序不当,“不仅充足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保持健康休重”应改为“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第⑥处,成分残缺,“降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发生”后补上“风险”。
20.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
【解析】感叹号通常表示强烈的感情,其具体作用需结合具体语句展开分析。从后文中“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一句来看,这里的感叹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是,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无从说起。
21.①文中认为李白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②“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
【解析】根据题干巾对“洒狗血”的解释,结合文段内容与李白诗句的释义,即可得出答案。
22.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解析】考生需要找出文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即“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姚鼐《登泰山记》中既有宏观,也有细致的微观,考生寻到一处即可得分。如果考生答有的地方符合,有的地方不符合,只要举例得当,也是可以的。《登泰山记》要求全文背诵,这也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充分体现教考衔接。
23.立意:尊重规律,合乎天理;保存人的本性,不可强行扭曲。
【优秀范文】
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节选)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浪漫主义诗人曾如此感叹。人与自然的故事可谓曲折环生:从人类刀耕火种时期“敬畏自然”之念,到大机器工业革命时期“征服自然”之念,延至今日,人类吃了大自然反馈的苦头,从而总结出的“顺应自然”之念。无一不展现人与自然不断进升的相处之道。在未来的人类建设中,我认为人人都应尊重自然,喜爱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之爱宜乎众矣。
钟灵毓秀好风光,万古江山齐共赏——保护篇。
江南雨帘下梧桐轻飏,乌篷船纱灯初点,只留一曲渔舟唱晚;塞北朔漠中驼铃声声,千里马重整鞍鞯,只留一曲行军悲歌。无论是旖旎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亦或是雄浑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亦或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些如画如诗的自然美景是古人惜山爱水,尊重自然的结果。而当今在摩天大楼一步步挺立扩张时,我们更应守住这一寸寸风光,尊重并保护自然,给自己与后代留下一隅诗意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