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智谋博人生
第21课 曹刿论战
【学习要点】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2.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探究活动】曹刿和鲁庄公
【教师释疑】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1.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
(1)及事讫 (2)诸儿复送至郭外 (3)遂止于野亭 (4)须期乃入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3.文中的郭伋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2分)
要点二: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探究活动】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教师释疑】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文言文阅读(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要点】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2.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探究活动】曹刿和鲁庄公
【教师释疑】
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讨论明确】
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进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课堂提升】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1.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
(1)及事讫 (2)诸儿复送至郭外 (3)遂止于野亭 (4)须期乃入
【答案】(1)讫:完毕 (2)郭:外城 (3)遂:于是 (4)期:约定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日常学习中对课内文言重点实词的记忆及特殊词语的记忆,如“期”是一词多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儿曹”“对”“奉迎”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文中的郭伋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2分)
【答案】答案略。结合内容1分,回答出“守信”1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要点二: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探究活动】写作技巧借鉴:简洁精炼的对话。
【教师释疑】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写曹刿论战,而曹刿的性格主要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与庄公的对话来展现。战前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揭示了庄公的鄙陋,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政治才华;而战后对于战争原理的分析更是表现了庄公的深谋远虑,这些都是通过对话描写来体现的。我们在作文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语言,从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课堂提升】
文言文阅读(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答案】⑴参与 ⑵鄙陋 ⑶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⑷倒下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间、牺牲”是古今异义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答案】大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以实情判断。
【解析】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狱”、“以”“情”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2分)
【答案】语言描写 议论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描写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了对话形式的语言描写。基本上都是采用庄公说,曹刿进行评论的形式。故表达方式采用了,议论。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分)
(1)战前:
(2)战中:
【答案】战前: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即取信于民。战中: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和追击敌人的时机。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
【答案】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曹刿在战前的政治分析以及战后胜利原因的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