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2015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学案(提升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2015届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学案(提升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6 11: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智谋博人生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要点】
1.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2.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探究活动】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教师释疑】
分析的人物的方法:
一、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二、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特点。
三、通过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四、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阅读《宗泽(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钦宗年号。③知磁州:做磁州知州。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十三战皆捷( ) ②度将孤兵寡( )
③泽挥众直前与战( ) ④今日进退等死( )
⑵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A.佣者笑而应曰 B.夺而杀尉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收而攻蕲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泽 前 后 请 上 还 京 二 十 余 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课堂探讨☆
要点二: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探究活动】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教师释疑】
邹忌采用以“家庭小事”类比“国家大事”的写法。
【讨论明确】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标题中的“讽”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孰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C.战胜于朝廷(在)
D.期年之后(几年)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 ________________
③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
④ 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邹忌成功劝说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习要点】
1.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2.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课堂探讨☆
要点一: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探究活动】分析邹忌和齐威王的形象。
【教师释疑】
分析的人物的方法:
一、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二、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特点。
三、通过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四、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讨论明确】
邹忌: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忠君爱国的谋士。
齐威王: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贤明理的开明君主。
【课堂提升】
阅读《宗泽(节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知磁州:做磁州知州。④率:都。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⑧生兵:指生力军。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⑩薨(hōng):死亡。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十三战皆捷( ) ②度将孤兵寡( )
③泽挥众直前与战( ) ④今日进退等死( )
⑵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A.佣者笑而应曰 B.夺而杀尉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收而攻蕲
【答案】⑴①全、都,全部 ②估计、推测、考虑 ③向前、上前 ④同样、等同(每格1分) ⑵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泽 前 后 请 上 还 京 二 十 余 奏。
【答案】泽 ╱前 后 请 上 还 京╱ 二 十 余 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⑵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答案】⑴宗泽从小性格豪爽,有远大的志向。(2分)⑵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音
【解析】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句中“幼”、“豪爽”、“阡陌”“交通”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对宗泽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答案】豪爽有大志、英勇善战、忠君爱国。(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全文大意,找出人物的言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比如“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据此概括其形象。也可直接找到文中相关的“评述语”,比如“豪爽有大志”。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课堂探讨☆
要点二: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探究活动】邹忌为什么能够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教师释疑】
邹忌采用以“家庭小事”类比“国家大事”的写法。
【讨论明确】
邹忌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而又委婉,使人容易接受。他劝说的最大特点是:委婉,充分尊重被劝说着,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_,标题中的“讽”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战国策》 讽谏,即委婉地规劝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孰视之(仔细)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C.战胜于朝廷(在)
D.期年之后(几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期年之后(一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 今齐地方千里 ________________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 ________________
③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
④ 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土地方圆 ②不如 ③即使 ④认为
【解析】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地方”的古今异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案】①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②能在公众场合议论(君王的过失),使我听到的(或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到下等奖赏。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1句中的“私”的含义,2句中的“谤讥、闻”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邹忌成功劝说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案】围绕委婉劝说,使忠言顺耳等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