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师 说
重点: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
文言积累
难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
思辨能力的提升和迁移
重点内容
1、辨析古今义
指出下列加线词的古今义。
(1)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的成就的人
(2)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对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文言积累
重点内容
2、熟读课文 一词多义(师、之、其)
实词 词性 词义 举例
师 名词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的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动词 学习、效法 吾师道也
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 吾从而师之
实词 词性 词义 举例
之 代词 人称代词 吾将哀而生之乎
指示代词 郯子之徒
助词 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
定语前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
动词 到------去 吾欲之南海
实词 词性 词义 举例
其 代词 有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爱其子(他的)
语气助词 表猜测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其可怪也欤(多么)
重点内容 3、意动用法
探讨:什么是意动用法
①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怎样性质”的用法特点。
②意动用法中的动词更多的是形容词或者名词,如果本身是动词,那它肯定不是及物动词,而是不及物动词。因此我们把意动用法分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动词的意动用法三种。
③典型的例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它的宾语是“我”,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为“认为我美”,而不能理解为“美丽我”。现代汉语成语中也保留着不少的意动用法,如“草菅人命”中的“草菅”,“安居乐业”中的“安”和“乐”,“不远千里”中的“远”,“幸灾乐祸”中的“幸”和“乐”,“羞与为伍”中的“羞”,“是古非今”中的“是”和“非”。
④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
翻译下面句子,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意动用法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译:父亲认为这样有益处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译:把鱼虾当作自己的伴侣,把麋鹿当作自己的朋友
③吾从而师之(《师说》)
译:我跟从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译: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辱
重点内容4: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示判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示判断)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也”表示否定判断)
(2)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示被动)
(3)状语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于师”作“学”的状语,后置,即“而耻于师学”)
教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
↓
学生的特点:有惑,不从师惑不解
↓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课文的第一段是怎么逐步推出论点的。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二课时:梳理结构 提升思辨能力
第二段从什么角度论述?
不从师(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性)
三组对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圣益圣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而教 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
于其身:耻师 惑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 群聚而笑之
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 从批评反面现象中进一步证明中心论点
第三段从什么角度论述?
圣人从师的态度:1、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弟子 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要称赞李蟠
①赞扬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行古道”,与前面的“师道之不传”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称赞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称赞李蟠倡导从师的风尚。
② 点明作者写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
师说 提出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 抨击“耻师”时弊
宣扬“从师”道理
分析论点 对比论证 纵向 正:古之圣人 反:今之众人 横向 正:巫医乐师百工 反:士大夫之族 正面说理、举例 交代缘起 激励后进 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思路图:
本文作于公元802年,当时韩愈35岁,在文坛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师说》就是回答这种责难的。
关于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人们却以从师为耻(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同时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关注时代、有针对性
《师说》针对的是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
难点1: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你是否同意他的这种说法?
示例:我不太同意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观点。老师不能只给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只起一个引路人的作用。老师能教给我们一个原理,却无法代替我们思维。我们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去领会,自己去消化,这样知识才能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收获。只有不依赖老师又不脱离老师,不迷信老师又不抵触老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
难点2:《师说》在批判当时“耻学于师”
的陋习时,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有人认为这些思想是进步的,有人认为有阶级局限性。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①突破了一般人对老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对老师职能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拓宽了为师者的内涵。
③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2)局限性:作者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所论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士大夫之族”本就应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高明,这体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他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习其句读”,也是片面的。
作业:
从教师这个职业来看,什么人才能成为老师,请以“我心中的老师”为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运用对比论证,400字左右。
写作特色:
1、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串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两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为反诘语气;
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为否定、责备语气;
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为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例如(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语言效果:
(1)运用排偶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而且有一种音节美,在语气上也很自然流畅。
(2)语气语调婉转多变,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嗟乎”“呜呼”(语气词加强感叹);“其皆出于此乎”(疑问语气);“吾未见其明也”(判断语气);“其可怪也欤”(感叹语气)。
(3)总结:雄健明快、汪洋恣意。
探究争鸣
师说》《劝学》《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请简要分析。
①内容侧重点:《劝学》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强调要“善假于物”,要积累,要坚持,要专一,核心就是“学不可以已”--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师说》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要重视传统的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虽然两篇文章论述的重点不同,但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学会学习”等观点都有相通之处。
②论证方法:《劝学》主要运用比喻论证,逐项阐述作者的观点;《师说》除直接阐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