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目的、条件、过程、影响民族英雄交 往冲 突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 旬,回国不久病逝。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郑和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进行远洋航行呢?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阅读材料思考: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中外交流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到西洋“取宝”郑和下西洋路线图①②③郑和下西洋盛况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考考你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呢?1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为对外交流
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 当时统治者鼓励对外交往3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
掌握;指南针的使用;
4 经验丰富的航海家郑和及船长
水手通力合作等。 1、倭寇指什么?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自主探究: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
(1528—1588)
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2、经过1、背景 1 戚继光有远大志向、爱民的情怀、
高尚的品德;
2 戚家军严格训练、纪律严明、作战
英勇
3 军民配合、共同抗敌
4 反侵略正义战争,符合人们利益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突交往●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比一比 赛一赛巩固新知1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是( )
? A 占城
B 古里和锡兰
? C 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 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岳飞DA回答正确3、阅读下列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割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说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
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回答正确4. 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
权是( )
A 荷兰殖民者 B 葡萄牙殖民者
C 英国殖民者 D 西班牙殖民者
5. 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 )
A 岳 飞 B 郑 和
C 文天祥 D 戚继光
B回答正确D6. 释图明史回答正确(1)说出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生活在哪个朝代。
(2)请结合史实来评价图中人物戚继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抗倭业绩将永载史册。明朝7. 历史诊断
(1)明太祖时,派遣郑和下西洋。
错误: 改正:
(2)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最早在明朝中期。
错误: 改正:
(3)153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错误: 改正:回答正确明太祖明成祖明朝中期元末明初1533年1553年8. 以史为鉴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目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加强我国同 海外各国的联系。回答正确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次数多,前后共7次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先进、航海时间早,比欧洲航海家的首次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