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温故而知新知识巩固1.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2.下列人物不是唐玄宗时名相的是( )
A.张九龄 B.狄仁杰 C.姚崇 D.宋璟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C.唐都长安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D.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翻车选择题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5.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D6、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C“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请回答:
(l)这句话是唐朝人对哪座城市绿化的描述?
(2)说说这座城市重要性的表现?(1)长安
(2)长安拥有百万人口,云集着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代长安是各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猜一猜这是南京那里的景色? 明朝时,江南各地的考生云集夫子庙,他们是来游玩的吗?他们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名词解释: 科举制方法导航:以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五个皇帝为主要线索,掌握科举制的设立、完善一、背景:
科举制创立前,做官必须同时具备:
1.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没资格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职
2.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朝廷无实权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高第良将怯如鸡 ----民谚隋炀帝: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文帝:二、科举制的诞生分科考试 选拔官员设置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科举制的诞生有何好处? 意义 隋朝皇帝开创了科举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是______,正式设置进士科,考察参选者的时政认识的是______。( )A、随文帝 随炀帝
B、隋炀帝 隋文帝
C、隋文帝 隋炀帝C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他们参加的武举、殿试考试出现在何时?他把什么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 科举制的完善扩充国学规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开殿试
设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武举考试内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陈子昂王维张九龄王昌龄 岑参 韩 愈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隋文帝隋炀帝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 ——通过 选拔官员科举制诞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① 扩充
②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
①开殿试;②设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国学规模状元武举诗赋科 目礼部试的六大科目中,哪两科目最重要?状元榜眼探花(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皇帝有时也会过来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宴会过后,众进士又到大慈恩寺雁塔题名,以示荣耀。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
看一看:P18页《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及太宗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想一想: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四、科举制的影响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给世界各国的选拔制度所借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
“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一旦科考成功、金榜提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附庸。科举制有进步作用但也隐含弊端。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袁世凯张之洞科举制的创立诞生:完善:影响: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2:3:4:背景:科举制正式诞生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拨;开始殿试和武举;把诗赋变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第4课考点解析记忆小测试1、隋文帝开始用 的方法选官。 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废除于 朝,延续了 多年。
2、武则天时,科举考试增加了以骑射为主的 ;唐玄宗时,把 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3、唐朝的皇帝中,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
、 、__________
4、科举制考试科目很多,以 、 两科最为重要。分科考试隋炀帝清武举诗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士明经一千三百随堂反馈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
2、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武则天
C、隋炀帝 D、唐太宗
DB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
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B请找出与科举制有关的句子:
①“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⑤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部小说讽刺的是什么制度?《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这些与古代那一种制度相关?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1、材料一中的“选举制度”是指什么?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
2、该制度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有五位隋唐帝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3、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4、说说“选举制”对唐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科举制度隋朝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看图:请你描述一个读书人的经历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的文学繁荣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好不好?为什么?活动与探究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于拔取真才之最古
最好的制度 ” ——孙中山
“科举制是统治者愚民的产物”
“科举是一试定终身”
“科举造成中国教育的衰败”
作业:在你看来,科举制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制度呢?
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