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含解析)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含解析)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22: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元素与物质分类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目前新冠病毒(COVID-19)正在全球蔓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下列物质均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其有效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
A.二氧化氯 B.75%酒精 C.过氧化氢 D.84消毒液
2.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组 物质类别
A NaCl、KCl、HClO3、BaCl2 盐类
B NaClO、KClO3、ClO2、 NaClO3 含氯化合物
C H3PO4、HNO3、HCl、H2SO4 强酸
D 空气、Fe(OH)3、胶体、CuSO4·5H2O 混合物
A.A B.B C.C D.D
3.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CO2 B.CaO C.CO D.Na2O2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石油 C.纯碱 D.石灰石
5.影响KCl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是()
A.KCl颗粒的大小 B.搅拌的速率
C.水的体积 D.水的温度
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有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7.北宋《梦溪笔谈》记载:“ 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文中描述现象与以下过程原理最为相近的是(  )
A.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
B.豆浆加盐卤制作豆腐
C.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得到沉淀
D.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8.与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能使NaCl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
B.时,NaCl的溶解度比大
C.P点时,NaCl与溶液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饱和溶液从冷却至,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
9.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胶体是均一、透明的 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 D.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CO2 B.SO2 C.Al2O3 D.Fe2O3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由其分子的物质的量决定
③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单位是L
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⑤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⑥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mol/L的硫酸中,铝片完全溶解.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  )
①Na2CO3②Si ③Al2O3④Al(OH)3⑤Al
A.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1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全部
14.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有色玻璃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云、雾 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⑤
15.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分类正确的是(  )
A.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氧化性酸
B.新制氯水、氨水的溶质分别是次氯酸、氨分子
C.纯碱、烧碱的成分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
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质量比相等
16.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豆浆 B.食盐水 C.油水混合物 D.冰水混合物
二、综合题
17.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 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   和   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18.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   。
(2)乙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   。
(3)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   。
(4)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19.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 H2、CO2、Na2O、NaCl、FeCl3 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 A、B、C、D 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1 mol·L-1 的如图中某种物质 M 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物质 M 的化学式为   。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
20.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溶液,继续煮沸至   ,
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   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   .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   .
21.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出胶体    。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   ;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二氧化氯是氧化物,不是有机物;
B.75%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有机物;
C.过氧化氢是氧化物,不是有机物;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属于盐,不是有机物;
故答案为:B。
【分析】A.二氧化氯不含碳元素;
B.酒精为乙醇,属于有机物;
C.过氧化氢不含碳元素;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不含碳元素。
2.【答案】B
【解析】【解答】A.盐类物质是指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所给物质中HClO3不属于盐类,A不符合题意;
B.化合物中含有氯元素,则为含氯化合物,所给物质均为化合物,且都含有氯元素,B符合题意;
C.强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酸,H3PO4在水中部分电离,因此属于弱酸,C不符合题意;
D.混合物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CuSO4·5H2O只表示一种物质,为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结合相关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A
【解析】【解答】A.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和碱(NaOH)反应生成盐(Na2CO3)和水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A项符合题意;
B.CaO是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HCl)反应生成盐(CaCl2)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B项不符合题意;
C.CO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难溶于水,所以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CO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C项不符合题意;
D.Na2O2属于金属氧化物,与酸(HCl)反应生成盐、水、O2,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D项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酸性氧化物解答;
B、根据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碱性氧化物解答;
C、根据CO不与酸也不与碱反应,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解答;
D、根据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盐与水、氧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解答;
4.【答案】C
【解析】【解答】A.食盐水中包含NaCl和H2O,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纯碱为Na2CO3,属于纯净物,C符合题意;
D.石灰石是一种矿石,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结合选项进行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5.【答案】D
【解析】【解答】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是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因此影响KCl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是水的温度,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解度的大小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决定的,据此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答】A.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只有溶液中的离子和胶体中的胶粒带电,A不符合题意;
B.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会向某一极移动,但溶液只有是电解质时,其溶质粒子才会向两极移动,非电解质溶液的溶质粒子不带电,不会向某一极移动,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溶质粒子一直不停做无规律运动,C不符合题意;
D.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明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特有的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该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B.若溶液中的溶质为非电解质,则通电时不会向电极移动;
C.溶液中的溶质离子一直在做无规则运动;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7.【答案】B
【解析】【解答】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解州盐池方圆120里。浊水一旦流入卤水中,就会淤积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卤水中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盐,是电解质溶液,而浊水属于胶体,当胶体遇到电解质时便发生聚沉,是物理变化。A. 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是电解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 豆浆加盐卤制作豆腐,是胶体的聚沉,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得到沉淀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与题意不符,C不符合题意;
D. 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与题意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
故答案为:B。
【分析】B中利用胶体的性质之一聚沉,由于胶体中的胶粒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作用,当加入电解质容易后,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中和了胶粒的电性,导致胶粒没有电负性,因为吸附作用而吸附在一起,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8.【答案】B
【解析】【解答】A、加水能使NaCl溶液从饱和状态转化为不饱和状态,A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SO4的溶解度,B符合题意。
C、P点时,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相同,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不是饱和溶液,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C不符合题意。
D、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Na2SO4饱和溶液从30℃降低至10℃,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加水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B、结合溶解度图像分析。
C、P点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9.【答案】C
【解析】【解答】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直径大小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和盐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和盐酸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之间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故C正确;
D、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只能和酸之间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
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
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①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故①正确;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确定,而气体体积V=nVm,故气体的体积由分子的物质的量决定,故②正确;③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是L/mol,故③错误;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故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故④正确;⑤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干,故⑤错误;⑥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故铝片不能完全溶解,故⑥错误.
故选B.
【分析】①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确定,根据气体体积V=nVm来分析;③气体摩尔体积单位是L/mol;④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成正比;⑤蒸发时,应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分解、迸溅;⑥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
12.【答案】A
【解析】【解答】①Na2CO3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不属于两性化合物,①不符合题意;
②Si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H2,不与盐酸反应,不是两性物质,②不符合题意;
③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化合物,③符合题意;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化合物,④符合题意;
⑤Al是金属单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但不属于两性化合物,⑤不符合题意;
综上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
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
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
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具有两性的金属:Zn、Al等;
⑤某些非金属:Si、S等;
⑥其它一些物质.如:
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
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
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分析.
13.【答案】A
【解析】【解答】①氢、氦等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而是非金属元素,①不符合题意;②常温下,氮气为气态,而硅、硫、铜、铁为固态,②符合题意;③纯净物中,根据元素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③符合题意;④根据分子中电离出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不是根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如醋酸是一元酸,④不符合题意;⑤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⑤不符合题意;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和难溶盐,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金属元素比较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比较容易得到电子;
(2)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判断标准:分子中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
(3)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跟碱起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能跟酸起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是指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与酸、碱都能反应只生成盐与水的氧化物;
(4)注意:溶解度是衡量盐的可溶性与否的标准。
14.【答案】D
【解析】【解答】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有色玻璃、淀粉溶液、云、雾等都为胶体,其它都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D。
【分析】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盐酸属于非强氧化性酸,硫酸、硝酸是强氧化性酸,故A错误;
B、新制氯水的溶质是HCl和HClO,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故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故C正确;
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最简式不同,因此元素质量比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盐酸属于非强氧化性酸;
B、新制氯水的溶质是HCl和HClO,氨水的溶质是一水合氨;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
D、苯、聚苯乙烯、聚乙烯的最简式不同,因此元素质量比不同.
1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豆浆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是胶体分散系,故A正确;
B.食盐水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是溶液,故B错误;
C.油水混合物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属于乳浊液,故C错误;
D.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存在状态,其成分都是H2O,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小于100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在1nm~100nm的为胶体;
A.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
B.食盐水属于溶液;
C.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
D.冰水混合物是化合物.
17.【答案】(1)树状分类法
(2)H2SO4(或HNO3);NaOH(或KOH);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3)2NaOH+CO2=Na2CO3+H2O
(4)盐酸;碳酸钙;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解析】【解答】解:(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由图可知为树状分类法。
(2)酸可填写H2S、H2SO4、HNO3、H2CO3等,碱可填写KOH、NaOH等,盐可填写K2SO4、K2CO3、NH4NO3等。
(3)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4)Ca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分析】(1)根据化学物质的交叉分类法和树形分类法等进行判断;
(2)根据酸碱盐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即可;
(3)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
(4)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反应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检验进行回答即可.
18.【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解析】【解答】因为胶体是介稳体系,易发生聚沉,其制备方法通常较为特殊。(1)甲同学操作正确;(2)乙直接加热饱和氯化铁溶液,易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错误;(3)丙煮沸时间过长,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错误。(4)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即氯化铁发生水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根据氢氧化铁的制备原理与方法进行分析;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遵循原子守恒、质量守恒,标注反应条件。
19.【答案】(1)A;C;B;D
(2)FeCl3;丁达尔效应
【解析】【解答】(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上述物质中不是电解质的为H2和CO2,故A的分类依据是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CO2和Na2O都是氧化物,故B的分类依据是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Na2O和NaCl都是钠的化合物,故C的分类依据是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NaCl和FeCl3都是盐,故D的分类依据是两种物质都属于盐;
(2)①制得的红褐色胶体为Fe(OH)3胶体,故所用的溶液为FeCl3溶液,则M的化学式为:FeCl3;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可用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胶体的生成;
【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标准进行分析;
(2)①制得的红褐色胶体为Fe(OH)3胶体;
②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检验胶体的存在;
20.【答案】饱和FeCl3;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SO42﹣;胶体的聚沉;丁达尔效应
【解析】【解答】解:①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
故答案为:饱和FeCl3;溶液呈红褐色;FeCl3+3H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硫酸根离子中和了氢氧化铁胶粒的电荷,导致胶体发生了聚沉,
故答案为:SO42﹣;胶体的聚沉;
③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据此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过程,以及胶体的聚沉和丁达尔效应进行分析即可.
21.【答案】(1)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Fe(OH)3+3H+=Fe3++3H2O
【解析】【解答】(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加热烧杯中的水至沸腾,向沸水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停止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因此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操作为: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电解质溶液能引起胶体的聚沉,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后沉淀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Fe(OH)3+3H+=Fe3++3H2O。
【分析】(1)液体呈现红褐色,是由于Fe(OH)3的产生,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进行分析;
(3)①加入电解质溶液,胶体会发生聚沉;
②加入盐酸后,溶液中的H+能与Fe(OH)3反应,使得沉淀溶解,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