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大部分植物的叶片排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邻两个叶片相互错开,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有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有关呢?气体是如何进出叶片的?
1.能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说出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叶脉及气孔等基本概念
3.能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虽然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却基本相同,叶的形态结构与光合作用怎样相适应呢?
新知学习
观察叶片的结构
活动
目的要求: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出叶片的表皮细胞
材料用具:鲜嫩绿叶、双面刀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方法步骤: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叶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
注意:
刀片锋利,小心使用
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上表皮(保护)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叶脉
叶肉
叶片的结构
叶片中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中绿色颗粒结构有什么特点?
表皮
外壁有角质层,能防止水分蒸发;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阳光的射入;
表皮细胞间有保卫细胞,可以控制气孔的开闭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蒸发的门户)
叶肉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内含较多的叶绿体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内含较少的叶绿体
叶脉
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筛管:运输有机物的管道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播种小麦种子
分组
甲组
乙组
(光下培养)
(暗处培养)
观察甲组幼苗颜色
观察乙组幼苗颜色
得出结论
该实验探究的是什么因素?
1.你认为哪种环境因素可能对叶绿素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你是根据哪些例证性材料作出假设的?
2.如果你来设计实验,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计的对照有什么作用?
讨论
研究表明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和转化光能,而且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
产物:淀粉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表达式:
光
叶绿体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包含两个变化
1.物质转变: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2.能量转变: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
1.食物来源
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2.物质来源
人类利用的各种原料,如棉、麻、木材、橡胶、香料、药材等,都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3.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贮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4.氧气来源
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立体种植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你知道农业上还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吗?
过稀
合理密植
过密
(产量低)
(产量高)
(产量低)
随堂巩固
如图为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结构①是________,④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__。
(2)对叶片具有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上表皮
下表皮
保卫细胞
① ④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写序号)。其中______(填写序号)含叶绿体较多。
② ③
②
(4)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_______的运输来实现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所需的及所产生的气体都是从[ ]_______处进出叶内。
⑥ 气孔
(5)图中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它们属于________组织。
⑦ 叶脉
柵栏层
海绵层
营养
课堂总结
光合作用的意义
叶片的结构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