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含解析)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含解析)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9 21: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五水硫酸铜晶体 B.乙烯的聚合产物
C.石油的分馏产物 D.煤的气化产物
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胶体 碱 酸性氧化物 混合物 非电解质
A 烟雾 烧碱 盐酸 氨水
B 海水 纯碱 CO 福尔马林 氯气
C 淀粉溶液 熟石灰 水玻璃 甲烷
D 有色玻璃 氢氧化钾 铝热剂
A.A B.B C.C D.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均是非电解质
B.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l2均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液态或水溶液中均不导电,所以均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4.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A.乙酸 B.蔗糖 C.氯气 D.氯化钠
5.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演示神奇热球实验,这与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暖手袋”原理一样。“暖手袋”是充满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密封塑胶袋,袋内置有一个合金片,轻微震动合金片,溶质结晶,该过程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置的合金属于常用的材料,合金属于混合物
B.塑胶属于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C.醋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氧化钠均属于电解质
D.氢氧化钠熔化需要吸热,该过程为吸热反应
6.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 ICl,ICl有很强的氧化性,ICl 跟 Zn、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ICl+2Zn=ZnCl2+ZnI2, ICl+H2O=HCl+HIO,下列关于 ICl 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nCl2 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ZnI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 6.5gZn,转移电子 0.1mol
D.ICl 跟 H2O 的反应,ICl 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
7.将足量N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H3COO﹣、SO42﹣、Na+ B.Ca2+、K+、Cl﹣、HCO3﹣
C.NH4+、Al3+、NO3﹣、Cl﹣ D.K+、Na+、SO32﹣、AlO2﹣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
B.向碱性NaClO溶液中滴入少量 溶液: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
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OH B.O2 C.Na2CO3 D.乙醇
10.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向烧杯中加入固体,由于与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向溶液中加入固体,电流表示数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氯水 B.液氯 C.盐酸 D.漂白液
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Ag(NH3)2NO3溶液中加入盐酸:Ag(NH3)++2H+═Ag++2NH4+
B.向 Na2O2 中加入足量水:2Na2O2+2H2O═4Na++4OH﹣+O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向 Ca(HCO3)2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水解:Cu2++2H2O Cu(OH)2+2H+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C.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 H2O=Al(OH)3↓+3NH4+
D.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H++HCO3﹣=CO2↑+H2O
14.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2OH- B.NH4NO3NH+NO
C.HF+H2OH3O++F- D.BaSO4(s)=Ba2+(aq)+SO(aq)
15.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
①Cl2+H2O ②Na+H2O ③NO2+H2O ④Na2O2+H2O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
B.实验室中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云、烟、雾等胶体都是均一稳定的
二、综合题
17.今有下列8种物质:①Cu②Na2O③Fe(OH)3胶体④CaCO3固体⑤盐酸⑥蔗糖⑦熔融的KOH⑧CO2⑨液氯,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
18.如图1所示:向饱和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不断搅拌至过量.
(1)主要的实验现象:烧杯中   ,灯泡   .
(2)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图2所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   (填序号).
19.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
(1)氢硫酸   ,   ,
(2)氢氧化铝   
(3)碳酸氢钠   .
2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   Br2+    NaOH=   NaBr+   NaBrO3+   H2O
(2)   S2﹣+   SO32﹣+   H+=   S↓+   H2O
(3)   NH3+   CuO=   N2+   Cu+   H2O
(4)   MnO42﹣+   C2O42﹣+   =   CO2↑+   Mn2++   
(5)   As2S3+   H2O2+   =   AsO43﹣+   SO42﹣+   (As2S3中S为﹣2价)
21.现有以下物质:①Al ②稀硫酸 ③NaHCO3④NH3⑤盐酸 ⑥蔗糖溶液 ⑦无水乙醇 ⑧熔融NaOH ⑨NaHSO4⑩CO2,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
(1)可以导电的有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3)请写出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③中的物质的溶液与⑤的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①与⑧物质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无水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有固定的组成,为纯净物,A项符合题意;
B.乙烯加聚由于其聚合度不同得到的产物为混合物,B项不符合题意;
C.石油分馏的产物为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石蜡等,均为混合物,C项不符合题意;
D.煤的气化产物为CO和H2,该体系为混合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纯净物的定义是: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答案】D
【解析】【解答】A.非电解质首先要是纯净物,氨水是氨的水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海水是溶液,纯碱为碳酸钠,是一种盐,酸性氧化物要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氧化碳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水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
D.D选项中的物质全部符合分类,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但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海水是溶液不是胶体,纯碱是盐,CO是不成盐氧化物;
C.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3.【答案】C
【解析】【解答】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液态HCl、固态NaCl虽然不导电,但他们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液态HCl、固态NaCl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NH3、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发生了电离,而使溶液导电,NH3、Cl2本身并没有电离,所以NH3、Cl2不是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蔗糖、酒精在液态或水溶液中均不导电,所以均是非电解质,C符合题意;
D.铜、石墨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一般都是电解质;
B.NH3、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但不是本身电离导电;
C.非电解质一般包含非金属氧化物、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氢化物;
D.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4.【答案】D
【解析】【解答】A.乙酸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形成存在,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A不选;
B.蔗糖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B不选;
C.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不选;
D.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选;
故答案为:D。
【分析】A、共价化合物熔融不导电;
B、蔗糖属于非电解质;
C、氯气是非金属单质,不导电;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熔融可以导电。
5.【答案】A
【解析】【解答】A.合金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A符合题意;
B.塑胶属于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不同分子的聚合度n的数值不相同,由于其中含有多种物质分子,因此塑胶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醋酸钠溶液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熔化需要断裂离子键,因此需要吸热,但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该变化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因此不是吸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合金是由金属元素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B.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C.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针对的是化学反应。
6.【答案】B
【解析】【解答】A.第一个反应Zn化合价上升,ZnCl2 是氧化产物,非还原产物,A项不符合题意;
B.Zn化合价上升,I化合价降低,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项符合题意;
C.反应 6.5gZn物质的量0.1mol,每个Zn转移2个电子,则0.1molZn转移电子 0.2mol,C项不符合题意;
D.ICl 跟 H2O 的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Cl>I,故ICl中Cl化合价为-1,I化合价为+1,2ICl+2Zn=ZnCl2+ZnI2,Zn化合价上升,I化合价降低;ICl+H2O=HCl+HIO,化合价没有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因H+与CH3COOˉ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H+与HCO3ˉ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因H+与AlO2ˉ结合生成沉淀,H+与SO32ˉ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将足量N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生成硝酸与NO,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能共存.
8.【答案】B
【解析】【解答】A.HSO3-的水解方程式为HSO3-+H2OH2SO3+OH-,A错误;
B.碱性NaClO中加FeSO4,生成Cl-和Fe(OH)3,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O-+4OH-+H2O= 2Fe(OH)3 +Cl-,B正确;
C.Ag与稀硝酸反应生成Ag+、NO和H2O,离子方程式为3Ag+NO3-+4H+=Ag++NO+2H2O,C错误;
D.苯酚钠中通CO2生成HCO3-,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CO3-,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该选项为HSO3-的电离方程式;
B.根据氧化还原分析;
C.离子方程式没有配平;
D.根据酸性H2CO3>>HCO3-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NaOH是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O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Na2CO3是盐是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是对非电解质概念的考查。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此概念进行选项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形成回路,则可证明HCl是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加入NaCl固体后,增大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则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计指针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加入CaCO3固体,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和数目几乎不变,所以电流表示数不变,C符合题意;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盐酸,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表示数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注意盐酸是H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B.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解质强弱等。
C.反应前后离子浓度和数目几乎不变,导电性不变。
D.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项不选;
B.液氯是氯气以液态存在的物质,属于单质构成的纯净物,故B项选;
C.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项不选;
D.漂白液是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项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是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和状态无关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向Ag(NH3)2NO3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NH3)2++2H+═2NH4++AgCl↓,故A错误;
B.向Na2 O 2中加入足量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B正确;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一水合氨小于保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H2O=Al(OH)3↓+3NH4+,故C错误;
D.向 Ca(HCO3)2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OH﹣═CaCO3↓+H2O,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氯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C.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拆开;
D.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会剩余碳酸根离子.
1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 Cu(OH)2+2H+,故A正确;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故B错误;
C.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H2O=Al(OH)3↓+3NH4+,故C正确;
D.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电离出H+与HCO3﹣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小苏打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C.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
D.NaHSO4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4.【答案】C
【解析】【解答】A.CO分步水解,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CO+H2OHCO+OH-、HCO+H2O H2CO3+OH-,故A不符合题意;
B.NH4N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NO,故B不符合题意;
C.HF是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F+H2OH3O++F-,故C符合题意;
D.硫酸钡难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aq),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C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H2OHCO+OH-、HCO+H2O H2CO3+OH-;
B.NH4N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D.硫酸钡难溶,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aq)。
15.【答案】B
【解析】【解答】在反应Cl2+H2O=HCl+HClO中,水中的氢氧两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②在反应2Na+2H2O═2NaOH+H2↑中,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为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水是氧化剂,
③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水中的氢氧两元素化合价均未变化,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④Na2O2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O2,水所含的H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B。
【分析】只有在②中,水作氧化剂。
16.【答案】D
【解析】【解答】A.胶体的表面积很大,具有吸附性,则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常用于净水,故A不符合题意;
B.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特有性质,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C不符合题意;
D.胶体的稳定性介于稳定和不稳定之间,属于介稳体系,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沉降解答;
B、根据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解答;
C、根据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主要考察胶体的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00nm解答;
D、根据胶体的稳定性介于稳定于不稳定直接,属于介稳体系解答;
17.【答案】(1)③⑤
(2)②④⑦
(3)⑧
【解析】【解答】①Cu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②Na2O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③Fe(OH)3胶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④CaCO3固体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⑤盐酸是HCl水溶液,由多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
⑥蔗糖溶于水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且其水溶液不能导电;
⑦熔融的KOH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⑧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其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
⑨液氯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由上述分析可知,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⑤,故答案为:③⑤;
(2)由上述分析可知,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⑦,故答案为:②④⑦;
(3)属于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的是⑧,故答案为:⑧。
【分析】(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2)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3)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18.【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逐渐变暗直至熄灭,后逐渐变亮
(2)Ba2++2OH﹣+2H++SO42﹣═BaSO4↓+2H2O
(3)abc
【解析】【解答】解:(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的浓度为0,然后再滴加入稀硫酸,导电能力增强,所以主要的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逐渐变暗直至熄灭,后逐渐变亮,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逐渐变暗直至熄灭,后逐渐变亮;(2)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3)随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先减弱后增强;随硫酸的加入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后不变;随硫酸的加入溶液由碱性到中性,最后变酸性;随硫酸的加入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先减小,后变大;所以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abc,故答案为:abc.
【分析】(1)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3)随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先减弱后增强;随硫酸的加入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后不变;随硫酸的加入溶液由碱性到中性,最后变酸性;随硫酸的加入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先减小,后变大.
19.【答案】(1)H2S H++HS﹣;HS﹣ H++S2﹣
(2)Al(OH)3 Al3++3OH﹣
(3)NaHCO3=Na++HCO3﹣
【解析】【解答】解:(1)氢硫酸为二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电离方程式为H2S H++HS﹣、HS﹣ H++S2﹣,故答案为:H2S H++HS﹣;HS﹣ H++S2﹣;(2)氢氧化铝为多元弱碱,电离一步完成,电离方程式为Al(OH)3 Al3++3OH﹣,故答案为:Al(OH)3 Al3++3OH﹣;(3)碳酸氢钠为盐,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答案为:NaHCO3=Na++HCO3﹣.
【分析】(1)氢硫酸为二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2)氢氧化铝为多元弱碱,电离一步完成;(3)碳酸氢钠为盐,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20.【答案】(1)3;6;5;1;3
(2)2;1;6;3;3
(3)2;3;1;3;3
(4)2;3;16H+;2;10;8H2O
(5)1;14;12OH﹣;2;3;20H2O
【解析】【解答】解:(1)在Br2中Br元素的价态从0价升高到NaBrO3中+5价,又降低到﹣1价的NaBr,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5,故NaBr前系数为5,NaBrO3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故方程式为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故答案为:3;6;5;1;3;(2)在S2﹣中S元素的价态从﹣2升高到0价的单质S,化合价升高2价,SO32﹣中S元素的价态从+4价降低到0价的单质S,化合价降低4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4,故S2﹣前系数为2,SO32﹣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故方程式为2S2﹣+SO32﹣+6H+=3S↓+3H2O,
故答案为:2;1;6;3;3;(3)在NH3中N素的价态从﹣3升高到0价的N2,化合价升高6价,CuO中Cu元素的价态从+2价降低到0价的单质Cu,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6,故Cu系数为3,N2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故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
故答案为:2;3;1;3;3;(4)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为+2价,1molMnO4﹣参加反应得到5mol电子,C元素从C2O42﹣中的+3价升高到二氧化碳中的+4价,1molC2O42﹣参加反应失去2mol电子,要使得失电子守恒,则MnO4﹣系数为2,C2O42﹣系数为3,依据原子个数守恒,方程式:2MnO4﹣+3C2O42﹣+1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2;3;16H+;2;10;8H2O;(5)反应中S元素从As2S3中的﹣2价升高到SO42﹣中的+6,化合价升高24价,As的化合价由As2S3中的+3价升高到AsO43﹣中的+5价,化合价升高4,O元素从﹣1价只能降为﹣2价的H2O,降低2价,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最下公倍数为2,8,故As2S3前系数为1,H2O2前系数为14,并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故为As2S3+14H2O2+12OH﹣=2AsO43﹣+3SO42﹣+20H2O,
故答案为:1;14;12OH﹣;2;3;20H2O.
【分析】(1)在Br2中Br元素的价态从0价升高到NaBrO3中+5价,又降低到﹣1价的NaBr,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5,故NaBr前系数为5,NaBrO3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2)在S2﹣中S元素的价态从﹣2升高到0价的单质S,化合价升高2价,SO32﹣中S元素的价态从+4价降低到0价的单质S,化合价降低4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4,故S2﹣前系数为2,SO32﹣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3)在NH3中N素的价态从﹣3升高到0价的N2,化合价升高6价,CuO中Cu元素的价态从+2价降低到0价的单质Cu,化合价降低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最小公倍数为6,故Cu系数为3,N2前系数为1,并根据元素守恒进行配平;(4)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为+2价,1molMnO4﹣参加反应得到5mol电子,C元素从C2O42﹣中的+3价升高到二氧化碳中的+4价,1molC2O42﹣参加反应失去2mol电子,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原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5)反应中S元素从As2S3中的﹣2价升高到SO42﹣中的+6,As的化合价由As2S3中的+3价升高到AsO43﹣中的+5价,O元素从﹣1价只能降为﹣2价的水,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原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
21.【答案】(1)①②⑤⑧
(2)④⑦⑩
(3)NaHSO4=Na++H++SO42﹣
(4)NaHCO3+HCl═NaCl+H2O+CO2↑
(5)2Al+2OH﹣+2H2O═2AlO2﹣+3H2↑
【解析】【解答】解:(1)物质能导电必须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金属单质和石墨等存在自由电子能导电,①②⑤⑧能导电,
故答案为:①②⑤⑧;(2)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的化合物,④液氨属于非电解质; ⑥蔗糖溶液是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 ⑦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 ⑩CO2是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⑦⑩;(3)NaHSO4是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出Na+、H+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答案为:NaHSO4=Na++H++SO42﹣;(4)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答案为:NaHCO3+HCl═NaCl+H2O+CO2↑;(5)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分析】(1)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金属单质和半导体材料能导电;(2)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导电的化合物;(3)NaHSO4是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4)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5)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