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爱莲说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爱莲说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9 22:40: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第17课 爱莲说
周敦颐
  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对莲的喜爱,已然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的特点。
2.鉴赏本文托物言志等手法。
3.理解作者保持清白操守和正直品德的思想。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01
晓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02
知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03
夯基础
读准字音
颐( ) 濯( ) 噫( )
甚蕃( ) 淤泥( ) 清涟( )
不蔓不枝( ) 亵玩( ) 隐逸( )
fán

zhuó
lián
màn
xiè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04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结构助词,的
指前面说的各种花

唐代
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 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表转折
沾染(污秽)
洗涤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
生藤蔓
长枝节
远播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亲近而不庄重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芬;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 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认为
语气助词连用,表示肯定
隐居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
叹词,相当于“唉”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少,难得
应当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04
识文本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一词多义
水路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清澈


结构助词,的
清香
04
识文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
语气词
兼词,于此

鲜艳


04
识文本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亭亭净植

种植
04
识文本
(1)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词类活用
(2)香远益清
枝:名词作动词,生枝杈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04
识文本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被动句,染,被沾染污秽。
省略句,谓语“濯”前面省略了主语“莲”。
3.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特殊句式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1.作者赋予了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
角度 特点 品质
环境
形态
香味
观赏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媚于世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远益清
美德布于四方,香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坚守节操,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2.文章咏莲,却写了菊和牡丹,在作者的眼里,这两种花还指代什么人?
菊:隐逸者。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称为隐士。
牡丹:富贵者。追逐名利富贵的人。
3.这三种花都有人喜欢,哪一种花喜欢的人最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当时的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
4.三种花作者都喜欢吗?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予独爱”三字表明作者只喜欢莲,也可以说成是只有作者才喜欢莲,可见当时的社会追逐名利已蔚然成风,道义已荡然无存。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作者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
5.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



托物言志。作者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景是美的,而且将人的思想引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
拟人的修辞手法。《爱莲说》并不仅仅是在赞美莲的纯洁,而是将莲赋予人的性格,人的气质,人的品格。
反衬。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描写莲花,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君子

生态环境
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隐逸

牡丹
富贵

正衬
反衬
托物言志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以花喻人
爱莲说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选择题请使用DCF。
2.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
/
生枝蔓

使……劳累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2)请解释下列标红字词的含义。
①谈笑有鸿儒(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可爱者甚蕃( ) ④不蔓不枝(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陋室铭》: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豁达乐观的高洁品格。
《爱莲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坚贞的君子之风。
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 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咏荷花的诗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