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飞来峰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9 22:44: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1张PPT)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于是就把这座山峰称为“飞来峰”。
第21课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品读诗歌,鉴赏诗人形象和诗歌意境。
3.背诵诗歌,评价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
存世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01
晓常识
熙宁二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熙宁三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也称“王安石变法”。
熙宁四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熙宁变法
01
晓常识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大家风范。
文学成就及特点
02
知背景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03
夯基础
(1)词语解释
千寻塔:
闻说:
浮云:
望眼:
缘:
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听说。
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视线。
因为。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2.根据注释,疏通诗意。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04
识文本
2.根据注释,疏通诗意。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描写景物
抒发情怀
2.品读前两句。前两句写景,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峰上古塔之高,“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侧面烘托了飞来峰的高。
3.后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借此抒发了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与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4.结尾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的忧虑,而诗人却强调“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时的气度和决心,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登飞来峰
写景
议论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坚定果断
无私无畏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1.选择题请使用DCF。
2.根据内容填空。
  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则指 。
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 ”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千寻(见日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比赏析以下两首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登飞来峰》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却又是登上之感。可是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的,《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