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2
经济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饮食(农)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劳作(工)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商贸(商)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居住(住)
交通与社会变迁
●交通(行)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卫生(医)
教材知识体系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交通: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
陆路
水路
海路
邮路
陆路
水路
海路
航空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交通的变迁
运输
通信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难点: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一)交通的起源:天然道路
1、原因:
2、表现: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1)道路:
(2)运输方式、工具:
驯养动物(畜力)
橇的使用(工具)
发明轮车(工具)
人工搬运(人力)
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一)交通的起源:天然道路
1、原因:
2、表现: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转向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1)道路:
(2)运输方式、工具:
驯养动物(畜力)
橇的使用(工具)
发明轮车(工具)
人工搬运(人力)
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轮车的发明创造,让人类运输方式实现了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
轮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载量和运送速度,对道路修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考:为什么轮车的发明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二)古代陆路交通:人工道路
1、原因:
2、表现: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1)古罗马: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罗马帝国时期道路网
罗马大干道“阿庇乌大道”:兴建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用68年时间建成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二)古代陆路交通:人工道路
2、表现:
(2)古代中国:
①秦朝: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秦朝直道
材料 (秦)为弛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秦五尺道
驰道宽67.5米,中间三丈是皇帝专用的道路。驰道主要用于交通,方便皇帝出行。著名的驰道有9条,驰道是首都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国道”。
直道,但一点都不直,是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即军用高速路;起点在咸阳附近的云阳,终点在包头。这个“直道”九曲十八弯,目的是对付和防范匈奴。
五尺道,五尺不足两米,道路很窄,是秦朝时连接云贵与蜀的重要商道。五尺道通往西南山区,出于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
五尺道
连接云南与内地最古老的官道
思考:秦朝交通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背景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特点:①以都城为中心;②分布广(全国);③类型多样化;④连通性(道路网);⑤水陆并举。
2、背景:①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②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③思想:法家思想。
3、影响:
(1)积极:①有利于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②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③信息传递;④军事价值;⑤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⑥促进文化交流。
(2)消极:劳民伤财,增加百姓负担,激发社会矛盾,导致秦的速亡。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共同作用和不同点?
材料: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
相同点:①加强对全国控制,巩固国家统一;②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③以首都为中心;④军事目的强;⑤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不同点: ①目的:秦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与对外侵略相联系;
②体系:秦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
③特征:秦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二)古代陆路交通:人工道路
2、表现:
(2)古代中国:
②汉代:
③唐朝:
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驿道有2.5万千米)
汉代丝绸之路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二)古代陆路交通:人工道路
2、表现:
(2)古代中国:
④元朝:
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驿道、站户、急递铺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1、运输工具:
发明木板船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周易?系辞下》
◎汉代木板船
借助树干
制成了筏
刳(kū)木(剖凿大木,使其中空)为舟,制造原始的船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1)古代中国:
①春秋时期:
已有运河。公元前506年胥河,世界开凿最早的运河。吴国在扬州附近开凿了邗沟;
胥河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筑“邗沟”。目的是为伐齐,远征需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1)古代中国:
②秦朝:
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1)古代中国:
③隋朝: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大运河开凿的积极作用:
①巩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②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区域沿岸经济发展;
③成为交通枢纽和大动脉。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1)古代中国:
④元朝:
A.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
B.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 。
C.通惠河直达当时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思考】元大运河改道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①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为将南方财赋北运,缩短航程;②大都成为政治中心
2、意义:
①反映了政治中心北移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保障粮食供应;②便于巩固统治,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元代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
体现出政治中心
北移带来的影响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2)近代欧洲:
①法国:
17世纪开通的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直布罗陀海峡
米迪运河
X
西班牙扼守的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要通道,为了阻挡法国在非洲北部的殖民,西班牙对法国船舶下达了封锁令。因此开凿运河,法国濒临大西洋比斯开湾和地中海,借助加龙河的河道,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达了修建运河的命令,运河被命名为米迪运河,也叫双海运河。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三)水路交通:运河的开凿
2、表现:
(2)近代欧洲:
②荷兰:
17世纪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知识归纳
归纳总结古代道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一)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1、概况:
2、表现: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
(1)西汉:
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
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
南线通向印度洋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一)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2、表现:
(2)宋元:
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一)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2、表现:
(3)明朝:
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
思考: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材料:“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各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
特点:①历史悠久;②发展迅速; ③长期领先;④影响深远;
①战争和贸易的要求;
原因:
②秦以后大一统局面;
③造船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进步;
④为了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
⑤强盛的国力支撑。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二)西方古代对海洋的探索:
1、波利尼西亚人:
2、腓尼基人:
3、维京人:
4、阿拉伯人:
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
首次横渡地中海。
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
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①受制于航海技术,范围窄、规模小,局部探索。②主要是掠夺和贸易
分析这些探索活动有何特点?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二)西方近代对海洋的探索:
1、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的建立
(1)时间:
(2)概况:
15世纪末—16世纪初
①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
②哥伦布到达美洲。
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
1492
哥伦布
1519-1522麦哲伦船队
1487
迪亚士
1497-1498
达·伽马
④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二)西方近代对海洋的探索:
1、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的建立
(2)概况:
④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3)影响: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运河
名称
通航时间
位置
意义
苏伊士
运河
1869年
巴拿马
运河
1914年
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的水道
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
巴拿马运河
(1914年通航)
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路
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
巴拿马人民也不断开展斗争,终于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纲要下P128)
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埃及、巴拿马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
——魏向清《世界运河名录》序一
运河意义:经济价值、军事作用、政治意义、文化交流。
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
(二)西方近代对海洋的探索:
2、国际运河的开凿:全球航路的拓展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一)火车与铁路交通:
1、西方:
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2)影响:
(1)火车的发明: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一)火车与铁路交通:
2、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1)淞沪铁路:1876年,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
(3)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
(2)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①起步时间晚、数量少、发展缓慢;②区域分布不平衡;
③多为列强修筑并被他们直接或间接控制;
④从技术引进到自主设计建设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二)轮船与航运业的发展:
1、轮船的产生与发展:
(3)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1819年,第一艘汽轮横渡大西洋成功)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2)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二)轮船与航运业的发展:
2、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3)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1)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序幕。
材料 当时沿海和长江航运已为外洋垄断,新成立的招商局简直没有“立足”之地,于是李鸿章为招商局争取了运送漕粮和一些官府物资的专权:此举是轮船招商局得以维持的关键。
轮船招商局的建立.确实达到了“分洋商利权”的目的。仅1873年(同治十二年)到1876年(光绪二年)间.外国航运公司收入总共损失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两,这期间中国商人少付给外国商人的费用当在十三万六千两以上。
——张文华《帝国护卫:晚清中兴四名臣》
你怎样理解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意义?
①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打破了列强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教材【思考点】
②它引进西方股份制,在中国走出了一条以招商引资募股的方式创办企业的道路。
③它率先采用新式交通工具和实行近代经营管理制度,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航运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
意义:
◎法国人米肖和他的脚踏自行车
◎最早的自行车——木马轮
◎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的高轮自行车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三)自行车的诞生:
1867年米肖父子制造出自行车,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主要代步工具。
◎卡尔·本茨和他的“奔驰1号”汽车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
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带着他自主发明的由汽油发动机带动的三轮机动车作品,向德国专利局申请了汽车发明的专利。后来,这张证书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卡尔·本茨也被誉为“世界汽车之父”。
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四)汽车的出现和发展:
1814年斯蒂芬森
“火箭”号
刳木为舟 剡木为楫
木帆船
交通史上的里碑
——轮车
中国古代马车
1807年美国富尔顿蒸汽轮船
1886年卡尔本茨的汽车
小结: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根据图片和材料,指出工业革命后水陆交通有何变化?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影响)
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①政治:加强政府对各地区控制,提高国家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②经济:交通建设的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
③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交流,推动民族融合。
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①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因漕运路线改变和津浦铁路开通而衰落。
②郑州因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开通而崛起。
③纽约因伊利运河而发展为国际化商贸中心。
④曼彻斯特因通海运河而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甘肃博物馆藏邮驿画像砖
民信局收据
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
清朝电话局
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中国古代的邮驿
主要是为官方服务
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
从官方服务到民间服务
列强设立“客邮”,侵犯中国主权
19世纪70年代,列强在上海私设电报线路和电报局;
1877年,清政府也在台湾修建第一条中国自行管理的电报线路。(福建巡抚丁日昌)
清朝邮政电报编码册
“大龙邮票”1878年
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
大清邮政官局
1897年创办大清邮政官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从主权丧失到争取邮政主权
四、交通与社会变迁(影响)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