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管弦乐《瑶族舞曲》,熟记主题旋律,能够参与与主题旋律相关的编创活动,能听辨各主题音乐所使用的乐器音色,感受乐曲不同部分所表现的音乐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欣赏、哼唱、律动、模仿等方式感受、体验乐曲旋律,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能够对瑶族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认识瑶族的音乐文化及其特有的艺术特点,愿意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教学重点:
熟记主题旋律,能够参加与主题旋律相关的编创活动,能听辨各主题音乐所使用的乐器音色,感受乐曲不同部分所表现的音乐意境。教学难点:
对比欣赏各主题音乐,体验节奏、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对音乐情感表现的重要作用,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表演,并关注,在表演中使用了什么道具?引出瑶族长鼓。
2、简介瑶族的音乐文化,用《瑶族长鼓舞曲》模仿简单的瑶族长鼓节奏,学生用拍腿的方式体验瑶族长鼓的基本节奏并给老师伴奏。二、介绍管弦乐《瑶族舞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简单回顾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这优美的歌声和鼓声就飘荡在瑶族美丽的山水间,这也吸引力作曲家们,20实际 50年代,作曲家刘铁山,茅沅就运用瑶族长鼓舞的素材创作了管弦乐《瑶族舞曲》刻画了热烈的舞蹈场面,表现了瑶族人们美好的生活面貌。说到管弦乐,同学们知道有哪些乐器组成?
生、、、、、、
师:管弦乐器种类繁多,表现力非常丰富,一般分为四个组别、、、、、、
三、欣赏《瑶族舞曲》
(一)引子部分聆听引子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意境,讨论神秘的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总结,低音提琴模仿瑶族长鼓的节奏,仿佛月夜下幽静的神秘的瑶族山寨。
(二)主题一欣赏
1、聆听主题一旋律,感受音乐情绪,听辨主奏乐器。总结:自然流畅、优美抒情的,小提琴主奏旋律,仿佛姑娘们的轻歌曼舞拉开了晚会的序幕。
2、学唱主题一旋律
a、老师弹琴视唱乐谱,学生跟琴用“la”音模唱。
b、完整模唱主题旋律,注意乐曲旋律的起伏。
3、完整聆听第一主题,用长鼓节奏为第一主题音乐伴奏,并随音乐哼唱旋律,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请关注:主题一一共呈现了几次?每次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情绪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总结:主题一一共完整呈现了三次,每一次都有发展和变化,随着主奏乐器的不同,音乐情绪也发生了些变化,特别是最后一遍弦乐组主奏,力度增强,情绪显得更加热情,仿佛参加舞会的人越来越多,晚会沉浸在一片幸福欢乐的气氛之中。
总结第一主题音乐要素:(在一般情况下)较慢的速度,较弱的力度,舒展的节奏可以带给我们优美抒情的感受。
(三)主题二欣赏
让我们随着音乐,继续走进乐曲的第二主题
1、完整欣赏,请关注主题二一共演奏了几遍,每一遍的主奏乐器分是什么?
(请同学们跟随音乐随意动作跟音乐律动)
总结:主题二一共演奏了两遍,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大管和双簧管,第二遍采用了乐队全奏的方法,也就是整个管弦乐队都参与到了演奏之中。
主题二第一次出现,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明亮的还是低沉的?是什么?他是木管类乐器的成员:大管,大管吹奏了有舞蹈节奏的主题音乐,活泼、跳跃、有力,我们用这种动作来代表,接下来出现的乐器是双簧管,双簧管吹奏了一段明亮的,舒展的旋律,我们用这样
的动作来表现
2、简单模唱第二主题旋律。
3、再次完整欣赏第二主题,用手势动作来表现音乐,并关注主题二与主题一在力度、速度、情绪上有何不同?表现了什么意境?
(四)主题三欣赏
1、让我们继续随着音乐,走进乐曲的第三主题,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边听边挥拍,注意主题三与前两个主题比较起来,它的节拍和速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主奏乐器又是什么呢?总结:通过聆听及观察乐谱我们发现,与前两个主题比较起来,它的节拍从 拍变成 拍,速度慢起来,变成中速,主奏乐器是小提琴。
3、请同学们挥拍或随音乐身体律动再次感受主题三的旋律,体会主题三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意境呢
总结:主题三旋律婉转细腻,温柔平和,把人们带入亲切,安详,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五)主题四欣赏
1、请同学们边听边随音乐挥拍,并关注主奏乐器,体会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大家感受到了吗?主题四的主奏乐器,音色十分独特,它是由两只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演奏的,两只长笛穿插附和,情绪活泼跳动,把人们带入一种自信、乐观、幸福的意境之中。
2、设计动作再体会主题四的旋律。
四、完整欣赏《瑶族舞曲》
1、回顾四个主题的旋律(现在我们已经聆听了《瑶族舞曲》的四个主题,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四个主题的旋律以及我们都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的。)
2、作品曲式结构完整聆听之前,我们来看一看它的曲式结构:在引子之后,由一二两个主题,构成段 A段,B段有三四两个主题构成,之后再现 A段,最后在尾声中结束全曲,这样的曲式结构,我们称为复三部曲式。
3、接下来,我们根据提示来完整聆听由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指挥的由维也纳国家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奏的《瑶族舞曲》,并随音乐律动,感受作品的结构特点。聆听要求:请用心聆听,大胆展开丰富的想像:请捕捉四个音乐主题随音乐表现主题一 :哼唱,模仿长鼓节奏主题二三四:声势动作表现请关注主奏乐器及音乐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五、拓展延伸,巩固作品
《瑶族舞曲》作为管弦乐作品,不仅在国内外的音乐会上历演不衰,更有许多音乐工作者把它改编成了民族管弦乐作品、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合唱曲等。现在,我们就一起聆听由《瑶族舞曲》改编成的合唱曲《瑶山夜歌》的几个片段,请你判断这几个片段分别属于一、二、三、四中的哪个主题,请抢答。
六、课堂小结
通过抢答我发现同学们都掌握了《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这也说明《瑶族舞曲》的旋律真正的走进我们的心里。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管弦乐《瑶族舞曲》,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了它,体验了它。希望同学们可以继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
《瑶族舞曲》课后反思
《瑶族舞曲》这节课是一节九年级上册的欣赏课。欣赏课与唱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不同,这节课我用了欣赏为主,参与活动辅助的方法来完成。
本首乐曲共四个主题,课上我只教授了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总体用了对比欣赏音乐要素的不同来完成。每个环节采用两步来设计,第一步欣赏,分析音乐要素(速度、节奏、情绪情感)。
第二步参与表现(通过道具、肢体动作等加深欣赏后的印象从而进一步了解乐曲)。下面就这节课的优缺点具体分析一下。
优点:
1、学生参与度较高。
2、用了欣赏加实践简单的两个步骤让学生通俗易懂的高效的学会了本首乐曲,即欣赏了乐曲,又学会了主题对比欣赏的方法。今后可以用于任何一节欣赏课。
缺点:
1、钢琴伴奏以及演唱需要提高,做到弹琴边看学生反应边弹琴。
2、面对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重复学生的回答。
3、加入板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