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30 09: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示范课“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5.3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班级 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熟记有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和过程。(生命观念) 2、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学会验证CO2和酒精的方法。(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 1、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思路 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使学生通过分析实验进行推理,总结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实验中物质、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馒头和面包里面都有一个个的小孔,都很松软,是为发面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酒精。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了解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步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问题1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用酵母菌研究细胞呼吸? 问题2 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测这些产物? 查找资料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实验基本原理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提出问题】 1、如何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 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有那些? 3、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因此,播放实验操作过程视频及实验结果,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1、自主学习,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 2、展示实验的变量分析 ,观看视频,分析实验的结果 掌握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产物的检测。锻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有氧呼吸 【教师讲解】 1、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归纳什么是有氧呼吸,ppt出示反应式、场所及过程 3、有氧呼吸过程中各元素的去向 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教师给定的2个资料和教材上P92-P93页的知识,然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参照课本P92书写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式。 理解有氧呼吸的基本原理
归纳细胞呼吸概念及意义 1、归纳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2、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去路 知道能量最终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理解细胞呼吸的作用及能量的散失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1.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加入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2.将某动物细胞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通入氧气,进行两次实验: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在适宜的温度下,就能否生成CO2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两次都不能产生 B.丙试管两次都不能产生 C.乙试管两次都能产生 D.甲、乙、丙至少各有一次能产生 【作业布置】 1.完成无氧呼吸的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