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的冬天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6 16: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老舍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因作品颇多被人们称为“人民艺术家”。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30年,老舍回国在齐鲁大学任教,本文写于1931年春。
镶(xiāng) 响晴(xiǎng qíng)
温晴(wēn qíng) 安适(ān shì)
肌肤(jī fū) 秀气(xiù qi)
绿萍(lù píng) 水藻(shuǐ zǎo)
贮蓄(zhù xù) 澄清(chéng qīng)
空灵(kòng líng) 水墨画(shuǐ mò huà)
蓝汪汪(lán wāng wāng)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生字注音:
生字注释:
1.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一、初读课文,了解文意:2.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概况济南的冬天特点的词。
1.济南不仅是个“宝地”,更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请问作者笔下的“理想境界”是怎样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2.课文用了三个自然段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每段各自侧重哪个方面?第二段:阳光朗照下的山
第三段:薄雪覆盖下的山
第四段:城外远山
—暖和舒适
——秀气
——淡雅(1)从济南的地理环境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3.第五段写了水的什么特点?水——绿、温暖、清亮
  文章先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总特点;然后具体描绘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写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又绘水色,处处渗透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三、课堂小结:
1.找出课文中作者写景所用的手法,下节课交流;
2.背诵第三自然段。四、作业:
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逐段分析并回答问题:1、第一段中写到“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阳光朗照下小山的“可爱”之处?①拟人: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②比喻:
“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薄雪覆盖下的山究竟 “妙”在何处? 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 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这一段的描写有何特色?①色彩鲜明的映衬;②动静结合;③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5.体味四、五两段的修辞手法运用,欣赏文章中优美的语言。二、拓展延伸:b.抓住特征怎样才能写好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b.抓住特征
c.安排顺序(角度)
d.运用修辞
e.情景交融
c.安排顺序(角度)a.细致观察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三.课堂总结:
六.作业:
1、请同学运用适当的修辞或艺术手法描述你印象中最深刻的冬天,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