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乡村傍晚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写好端正、规范的汉字。
3.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借助注解,结合工具书,通过扩词、换词等方式理解诗句意思。
2. 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 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及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 直接揭题:村晚。
2. 理解诗题,学生交流有关诗人雷震的资料。
3. 教师小结:雷震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牧歌似的田园风光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的宋代,与诗人雷震一起感受村野的美丽风光吧!
二、读通读顺,感知节奏。
1. 初读古诗,要求:放声读,读正确、通顺,特别是有生字和有多个翘舌音的字。
2. 指名一对一对地读,正音。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3. 分组一对一对地读,要求读通顺。
4. 男女生对读,要求读出节奏感。
5. 感知全诗节奏。课件出示全诗,去词体会停顿,男女生再次对读。
三、入境悟情,品读诗句。
(一)品读“草满池塘水满陂”的田园风光。
1. 读着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预设:生答——绿草、池塘、水波)
绿草怎样?(生答——长满了)
师指导:你能用与“满”意思相近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生答——一片碧绿茂盛)可让学生用类似的词语来丰富诗句的意境。
池塘怎样?(生答——很清澈)怎样的水波?(生答——荡漾的;波光粼粼的)怎样的颜色?(生答——碧绿的;闪着金光)你能美美地读这句诗吗?[显示诗句和与上句相配的画面]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
(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味,师可指导:同学们,你们见过吹满气的气球吗?那是什么样的?(生答——鼓鼓的)与“满”有什么相似之处?(生答——都是鼓的)那你能尝试着读出“满”的感觉吗?)学生练读这句诗。
2. 学生美读:“草满池塘水满陂”边读边配动作自由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通过表演读来感悟这清新美丽的田园春景当然是一种快乐的事。
3. 在朗读和表演中相机指导生字的书写。(草、塘)强调“草”与“早”、“塘”与“糖”的区别。并让学生比较“草”字作为部首的写法与独体字的不同之处。(预设——学生观察字形后说——作为部首笔画变横为点)师补充:“草”字作头或底时都变横为点,这是汉字书写的一种规律。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设计呢?这可不是简单的标点符号哦!想想看这有什么好处呢?(预设——生答——这样写使整个字更加协调、美观)师再补充:是啊!一个字中上下笔画之间要协调有序的话,某笔画就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使整个字给人一种协调、匀称、平衡的美感。)学生美写本课生字一遍。(动脑筋想办法写好字!)师巡视指导。
4. 在语境中理解“陂”的意思:这里的“陂”指的是——池塘(包括池边)。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预设——屋檐、乡村小路)师补充:在古代,“陂”还可以指丘陵、山坡等意思。现在明白这句诗的意思了吗?谁来补充订正?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绿草茂盛地长满了池塘畔,池水悠闲地溢上了塘岸边。)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并小结: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绿草如茵、池塘满溢的美丽画面。
(二)品读“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生活情趣。
过渡语:同学们,在那个年代,诗人写完这短短的两句诗,心满意足地走了。可是,有一群孩子却不甘心,他们想出了种种方法,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留住。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预设——生答——写生、拍照、写诗朗诵、画下来)
1. 理解“横牛背”:有的小朋友想骑在牛背上把他拍下来。大家看这个画面(课件显示牧童骑在牛背上慢慢走远的画面)。哪位小朋友用诗句描述一下这画面。(牧童归去横牛背)这里的“横”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出“横”的意思后师点出:看来,这里不用“骑”而用“横”,就写出了牧童天真活泼的情趣。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情趣吧!
2. 发挥想象,感悟诗意:想象一下这位牧童会吹奏什么?(笛子、口琴等)他为什么这样吹呢?(生答——高兴、自在、无忧无虑)师补充:也许他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的管束,所以他无拘无束,骑在牛背上横吹短笛,自娱自乐,乐此不疲。
3. 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配乐)问:短笛的“信口”是什么意思?(随心所欲,漫不经心地)整句诗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诗意后师小结:牧童骑着牛儿回家去,手拿短笛随心所欲地吹奏起来。这句诗里诗人用了“信口”,说明牧童非常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4. 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5. 分组表演古诗情节:能根据诗句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自由演一演吗?(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6. 评选最佳演员:每个小朋友都来表演一下,评选出最佳小牧童。为什么?说说评选的理由。(因为小牧童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快乐自在……)
7. 小结:同学们,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干什么呢?(唱歌跳舞玩游戏)能和一群天真活泼的牧童一样骑在牛背上横吹短笛吗?(配乐播放一些快乐开心玩耍的镜头)快乐是可以感染的,你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吗?(自由读整首诗)
8. 齐读古诗:让我们带着那份快乐、那份自在、那份喜悦来读读这首诗吧!(配乐)同学们,我们一边读一边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熟读成诵)
9. 质疑探究:“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古诗中哪句是写牧童的?他为什么要闭口立呢?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分小组进行交流。(联系实际体会诗境)
10. 小结: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牧童吗?为什么?希望你们都能像这个小牧童一样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生活、学习!
四、作业设计。
1. 将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看谁编得最生动!
2. 把刚才的表演过程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