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了解《水浒传》及其作者,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 体会武松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性格。
* 理解《水浒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 深入理解武松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性格。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理解《水浒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通过多媒体展示《水浒传》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 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水浒传》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 教师范读课文,强调生字词的发音和语调。
* 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例如,“武松为什么要喝这么多酒?”“武松打虎的经过是怎样的?”等。
*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3. 课堂总结(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 强调武松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性格。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
3. 了解施耐庵及《水浒传》,复述课文中武松打虎的部分。
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英雄气概。
难点:复述武松打虎经过。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说说武松在酒店喝酒时为什么要上冈?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景阳冈》,大家齐读课题。
3. 景阳冈上有老虎,但武松却要过冈,这是为什么?大家读课文第2节,划出有关句子。
4. 交流。武松为什么一定要过冈?“这要是被大虫吃了,那还了得?”课文用了哪个词语强调了武松过冈的决心。(岂能)
5. 强调了武松过冈的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豪爽、倔强、勇敢无畏)
6. 过渡: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八碗酒,不听店家的劝告,真的遇到了老虎。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并没有转身逃跑,而是勇敢地和老虎搏斗,最终打死了老虎。那么武松是怎样打死老虎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的3~7节。
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英雄气概
1. 自由读。说说武松打死老虎的过程中,课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并谈谈你的理解。
2.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武松抡起哨棒,像耍杂技一样在手里转了一轮,这只哨棒有碗口那么粗。”体会到武松力气大。“抡”、“转”这两个动词用得十分贴切,写出了武松把哨棒耍得既熟练又有力。结果一棒没打中,又抡起棒打,但第二次也没打中,打虎英雄的脸上挂了彩。“把哨棒……转了一轮”,真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武松为了打虎,仍然“抡起哨棒”,表现了武松倔强的性格。
(2)“武松先把老虎的两只前爪……把大虫按翻在地下。”这是写武松揪住老虎的后腿,使尽平生力气大吼一声“闪开”后用力按着老虎的后腿。几个动作连贯有力,写出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特别是“尽平生力气”,说明武松打虎用力之猛、决心之强。没有非凡的勇力和气概是做不到的。指导学生读好“尽平生力气”。如果一生中能具有这种拼命搏斗的精神,定能所向无敌,无坚不摧。
(3)“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把大虫头按下黄泥坑里去。”这几句话写了武松把大虫按翻、猛打、猛踢、猛踹。这四个动作是那样的迅猛有力,那样的干净利落!让大虫“动弹不得”。这真是风卷残云般地打虎啊!由此看出武松勇猛、力量和独立斗争的坚强意志。指导读好“提起”、“揪”、“按”、“踢”、“踹”。这五个动作是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的动作。“提起”、“揪”、“按”、“踢”、“踹”这五个动作是有顺序的:先揪住老虎的顶花皮,使老虎动弹不得;再提起铁锤般的拳头,痛打老虎的头;然后用脚猛踢老虎的肚子;最后用脚猛踹老虎的头和脖子。就这样经过几个回合就把一只恶贯满盈的老虎活活地打死了。
指导读好“提起”、“用力只一按”、“提起”、“只一拳”、“脚略一蹬”、“就平生力气打将去”。这样的语词既表现了武松打虎用力之猛、决心之强、信心之足,也反映了武松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的优秀品质。因此要反复朗读体会,读出武松的勇力和气概,体会人物的特点。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
(4)“大虫抓人,全用爪扑人……但武松全然没有受伤。”这几句话写出老虎抓人的厉害程度是何等厉害!突出了武松与虎的较量是何等的危险,突出武松打虎的英雄形象。但武松却搏斗到底,毫不畏惧,表现了武松勇猛、力量和独立斗争的坚强意志。面对强敌武松已全然不惧,表现得相当勇敢和大无畏。武松“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又一闪,闪在一边”、“再一闪,闪在怀里”,要连续读好这几个“闪”字,体会武松的机敏过人。武松在“一闪”、“再闪”之后,又“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运起半背之力,一下把拳打在他脸上”。这充分表现了武松过人的智慧和力量。
3. 讨论:你觉得武松打死老虎过程中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4. 小结:这部分课文用了大量的动作来描写武松打虎的过程,我们学写作文时也要具体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让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5. 那么武松打虎后怎么样呢?请大家读最后一段。
6. 武松打死老虎后,成了什么英雄?书上哪个词语可以概括?
7. 补充《水浒传》中“李逵杀四虎”与“武松打虎”比较。
三、复述课文
1. 朗读课文第5节,把武松打虎经过复述出来。
2. 同桌互相复述。
3. 请几名学生当堂复述。
4. 请同学们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是《 》,它的作者是( ),书中著名的故事有(《 》)(《 》)(《 》)(《 》)。
2. 本文作者是( )朝的( ),这是他的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课文选自《 》。
3. 本文按故事情节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写武松上冈后的心理活动及喝酒;后部分写( )。课文通过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 )的特点。
4. 一路上喝酒吃肉,来到冈下看了告示,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还是上冈。这一部分主要突出了武松的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这一特点?
5.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 “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这句话中“直”字能否去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