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清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清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贫》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能抓住主要内容,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有关事迹。
2. 学习方志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清贫”精神的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
3. 学习本文语言简明、朴素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方志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清贫”精神的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人格魅力。
2. 难点:学习本文语言简明、朴素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方志敏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课文主要写了他在被捕前和被捕后与国民党士兵的一段对话。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对方志敏同志的高尚品格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方志敏同志的伟大精神。
(二)讲读第2~7节。
1. 指名读第2节。思考:国民党士兵为什么要搜查方志敏?
(学生读文后答:国民党士兵想搜出钱财。)
2. 国民党士兵以为方志敏会有什么钱?他们这么认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答:国民党士兵认为像方志敏这样的共产党“大官”肯定会有钱。他们认为依据是:方志敏有“贵重的东西”,也会有“花天酒地”的享乐生活。)
3. 方志敏在被捕前的想法和做法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方志敏认为“我的确没有什么钱”。方志敏在平常的日子里也和士兵们一样领得有限的薪金。除了这些薪金外,别无积蓄,更不是什么富翁。这说明方志敏光明磊落、公私分明的高尚品质。)
4. 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
(学生齐读)
5. 默读第3~7节。思考:国民党士兵在方志敏身上搜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答:国民党士兵在方志敏身上搜到的只有几件衬衣和几双缝着线的粗布袜子和一顶土布帽。这些物品只能表明方志敏身无长物。)
6. 当时,方志敏有黄金数千两,而身上却没有什么钱,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答:黄金数千两说明方志敏为革命筹集了很多资金;而身上却没有什么钱说明他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的精神。)
7. 课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国民党士兵对方志敏的“贵重的东西”寄予很大的希望?为什么?学生答:国民党士兵认为像方志敏这样的共产党“大官”肯定会有钱,“一定”想搜出钱财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国民党士兵对方志敏的“贵重的东西”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失望了,因为他们没有从方志敏身上搜到任何钱财。这个事实说明: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贪图享受的官僚、富商们虽然有享不尽的财富,而像方志敏这样的共产党员、革命家却甘于清贫,一尘不染的高尚品质。
8. 有感情地朗读第3~7节。
(学生齐读)
9. 指导朗读第8节。这一节要读出充满无限敬意和爱戴的感情。声音要适中,语速要慢一些,以传达出对方志敏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清贫》,可是往往只注意到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而忽略了作者的人格美。本教学设计不仅教文,而且教人,力求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我安排了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在老师指导下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让学生复述课文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方志敏的革命精神和清贫生活,从中汲取力量,树立革命理想,增强自律意识。
2. 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了互助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