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姆、幽”等8个生字,会写“庭、框”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度假、消暑”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不同地方月亮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引言:中国有句俗话叫“月是故乡明”,从这句简短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这种对故乡的感情是凝重、永恒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一位作家对故乡的回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祖父的园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找到相关的句子。
4. 学生交流:写了自己家乡以及北京的月亮。
5. 教师小结:作者将家乡的月亮和北京的月亮做了对比,抒发了自己由月亮引发的对家乡、对童年的感怀,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童年的留恋。
6.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作者分别是怎么描写他家乡和北京的月亮的?用笔划出相关的句子。
7. 学生交流:
(1)家乡的月亮:“对比手法”,抓住“景语”,从“可见”“不可见”“素月”“明珠”等描写中体会情感。抓住“夜是……的”“地方是……的”“空气是……的”“天空是……的”体会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
(2)北京的月亮:“似乎一下子变得格外明亮”。此处应重读“格外”,强调主观感受,与家乡的感觉做对比,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8.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拓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3. 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也了解了作者家乡和北京不同地方的不同月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对家乡的月亮念念不忘?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以上问题。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因为作者怀念家乡时,想到以前在家乡时看到的美丽、明亮的月亮;而到了北京之后,看到了似乎更大更明的月亮,但总觉得没有家乡的月亮明亮,所以作者会深深地怀念家乡的月亮,并认为“月是故乡明”。这其中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和深情地留恋之意。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家乡月亮和北京月亮的特点,通过对比、交流感受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时注重通过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同时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相关的语句)重点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话:“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要求学生读出作者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三、作业与评价
1. 抄写本课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