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20:0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稚子弄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蓬、稚、棱、尔、银、匙”的读音,正确书写“稚、盆、拿、银、玻、璃、碎”等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稚子弄冰》。
3. 体会儿童的天真活泼,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的情感,感受童真童趣。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 导入新课。
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生活情境时常浮现眼前。有谁能动情地讲述自己童年时的趣事?请用简短的话概括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学生自由表达)
2. 激发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南宋著名理学家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这首古诗。自读课文,并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3. 板书课题,解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自主学习: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1)重点指导:“稚、凝”的读音及“拿、脱、银”的写法。
(2)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3. 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声母的轻读,韵母的长读;平声缓慢,仄声短促;强调停顿的规律”等读书方法。要求:多人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文意。
4. 质疑探究:读了这首诗,你都发现了哪些问题?预设:“稚子”一词的意思;“脱”、“拿”、“银”、“锤”、“任”等词语的意思及读音等;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等。
5. 课堂检测:认读生字词;同桌互查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首古诗,学生初读诗句会遇到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识字、整体感知诗句意思。同时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 品读诗句“稚童舞彩银”。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并相机指导理解“稚”、“彩”的意思,“舞”的读音及这句话的意思。重点指导:“疑”是通假字,“凝”的读音及意思。通过范读、“圈画法”等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诗,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和诗句的音韵美。质疑探究:“脱冰作戏”的情景。
2. 品读诗句“忽作玻璃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体会童年的快乐和诗人一瞬间的惊喜。指导朗读这句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质疑探究:“玻璃”是一种玩具还是一种易碎品?可结合生活实际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忽作玻璃碎”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脱冰后孩童的心情及会说些什么等细节,进一步品味童真童趣。
3. 品读诗句“笑拍手叫好”。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结合自己童年时的趣事说一说“你都知道有哪些拍手相庆的情景?”。重点指导诗句中“笑”、“叫”、“好”等词的意思及重音处理,“拍手叫好”这个词语的积累和拓展训练:用“拍手叫好”、“拍案叫绝”、“欢呼雀跃”、“喜不自胜”等词语说句子或段落。通过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诗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质疑探究:“稚童为何而叫好?”,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纯真。启发学生思考:“稚童的这种快乐和纯真究竟来源于何处?”引导学生体会是源于儿童本身的天真活泼和诗人所描写的儿童在“严冬斗妍之资”(《长恨歌》)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天机”(《二十四诗品》)的诱发。板书:儿童的天性——快乐的源泉(活泼、纯真)。教师相机引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稚子弄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和表演。
【设计意图】品读课文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入探究和内化语言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2.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 品读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并相机指导理解“磬”的意思及这句诗的意思。重点指导“穿”的读音及意思,通过范读、“圈画法”等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诗,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和诗句的音韵美。质疑探究:“稚童敲冰”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可结合生活实际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敲冰不得”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敲冰后孩童的心情及会说些什么等细节,进一步品味童真童趣。
2. 品读诗句“忽作玻璃碎地声”。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体会诗人在听到“玻璃碎地声”时的感受和心情。指导朗读这句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质疑探究:“稚童为何而笑?”使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纯真。启发学生思考:“稚童的这种快乐和纯真究竟来源于何处?”引导学生体会是源于儿童本身的天真活泼和诗人所描写的儿童在“严冬斗妍之资”(《长恨歌》)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天机”(《二十四诗品》)的诱发。板书:快乐的源泉——天性的自然流露。教师相机引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稚子弄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诗句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和表演。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 指名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这首诗的内容。
2. 回顾全文,总结全文。这首诗通过描写儿童稚气十足的弄冰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快乐和好奇。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使人读后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美好。诗人杨万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稚气活泼、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的天性,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同时,这首诗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保护儿童的纯真和好奇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3. 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童年趣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感受,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小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我们要珍惜童年的时光,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童年生活,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诗句、整体感知、拓展延伸等环节进一步品味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同时作为教育者也应关注学生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