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0:4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通过课文朗读,会认会读会写“惧、袭”等 15个生字,会认会写“凄凉、流落”等 20个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侵袭、焉知非福”等词语。
2.阅读与鉴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能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并做出评价;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3.表达与交流:能根据小标题讲述梗概;联想自己最近遇到的烦恼,学习鲁滨逊列出好坏之处,说说对自己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梗概”的含义及特点,借助作品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任务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和写作背景及价值。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有困难的地方并尝试解决。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4.尝试提出问题:鲁滨逊流落到了哪里?因何原因流落?。
任务二:朗读展示,分类学词
1.读句子:
(1)有一次,鲁滨逊乘船前往非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严重受损,同伴们在乘小艇逃生时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2)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3)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2.读词语:畏惧 天涯海角 流落 木筏 简陋 寂寞 蓄养 惊恐万分
野蛮 圈养 叛乱 日晷 书籍 仆役 铁锨 萦系 心平气和
荒芜 奄奄待毙 焉知非福 梗概 宽慰 困境 重见天日
3.读准多音字:圈养
4.理解词语: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梗概(简要地把故事说出来,也就是讲述大意。但在讲述时,不能斩头去尾,不能遗漏重要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都要交代清楚。语言要简洁,尽量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应用文体。)
5.重点书写易错字:“毙”是上下结构,注意上下是“比”和“死”要注意结构合理;“贷”的上面是“代”,下面的“贝”要瘦长些。
任务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内容与平时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从而了解本课的结构(梗概+节选),梗概是原著的大略内容,节选是原著中选出来的精彩片段。
2.默读梗概,学生思考:梗概中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历险的时间)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3.根据小标题,完整地说说梗概的主要内容,说说鲁滨逊初步留给自己的印象。(主要内容: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不幸流落荒岛,在岛上他克服困难,建房定居下来,还仰养牧种植,并且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终他被一位船长发现,回到了英国。)
任务四:研读节选,把握内容。
1.默读节选部分,想一想,这个部分写了什么?结合书后第二小题,完成表格。
遇到的困难 克服困难的方法




2.想一想:节选相对应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尝试概括节选的主要内容。
任务五:把握人物,尝试评价
1.再次默读节选部分,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圈画关键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1)“苦闷失望”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
“我被抛弃在一层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2)“理智应对”
“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我很快就习惯了。”;“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 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3)“聪明能干”
在这根方木杆的侧面,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 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4)“积极乐观”
“我开始尽可能的安慰自己。”;“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
总结:鲁滨逊是一个理智、聪明、具有辩证思维的人。小组内尝试画一画鲁滨逊心态变化图。
2.联系生活,尝试表达。
鲁滨逊将自己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列成表格对照,是典型的表达方法。小组内交流自己最近遇到的烦恼,仿照文中表格的方式把好处和坏处分别写出来,再说说对自己的帮助。
3.评价标准
任务六:关联原著,激发兴趣(总结:可以全面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再读梗概,小组交流:梗概中还有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兴趣?提出自己的疑问,“除了养山羊,还养了什么?”“如何将麦子做成食物?”“他如何与野人星期五交流的?”“他在岛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原著目录让学生猜测故事。挑选最感兴趣部分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片段,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尝试做一张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