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5年春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2015年春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6 16:3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春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审题,把握时间,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7分)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 )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 )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大声叫喊),甚至篱笆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它引háng( )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 )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的;见了主人,狗会 ,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引háng( ) 不亚(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分) 大声叫喊( )
(3)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相应的括号中(2分)
鸭的“轧轧”,其音调( )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 A琐碎 B琐屑
鹅的“轧轧”,其音调( )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A严谨 B严肃
(4)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是( )(2分)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的;见了主人,狗会 ,呜呜地乞怜。
A 欢欢喜喜 B老老实实 C 摇头摆尾 D蹦蹦跳跳
2.古诗文默写。(10分)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亭亭净植, 。(《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采菊东篱下, 。(《饮酒》)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
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3.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些人物形象给人印象深刻。下面描述有误的一项( )(3分)
A.鲁迅被派往日本留学,决意要学医,原因之一是青年鲁迅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鲁迅自传》)
B.毛泽东十三岁时离开了小学堂,白天做劳力活,晚上替父亲记账还偷读一些经书。当他读过《封神榜》后,又激起了他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少年毛泽东》)
C.骆驼忍受其它动物的冷嘲热讽,克服自身的条件限制,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这个“宝”原来是“变沙漠为绿洲”的宝。(《骆驼寻宝记》)
D.《石榴》本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地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信念和热烈追求。
4.综合性学习:(7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为一种时尚。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再次动员全校师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的活动。据新华网消息: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一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活动一:从以上这则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
(4分)
活动二:学校“光盘行动”响应者走出校园,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所剩饭菜打包带走呢?(3分)
5.名著阅读。(10分)
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发现野人 抗争病魔 重返故乡 海上冒险
B. C. D.
(2)在下列横线上补充另外两个条件。(2分)
书中写鲁滨逊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分别是: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 ; 。
(3)请简述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的情节。(5分)
二、阅读(53分)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以下问题。(17分)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林嗣环《口技》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注释】罔:无,没有。因势象形: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
贻:赠送。④大苏:苏轼(苏东坡)
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B.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斯是陋室,惟吾德
C.妇拍而呜之 濯清涟而不妖 D.于厅事之东北角。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会宾客大宴( ) 但 闻 屏障中抚尺一下( )( )
能以径寸之木(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尝贻余核舟一。
9.填空。甲文段以“ ”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 ”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分)
10.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2分)
(二)阅读《地毯下的尘土》选段,完成以下问题。(18分)
地毯下的尘土(节选)
①第二天一早,她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了,起床后她做了一顿可口的早餐。小矮人们离开后,她打扫了房子,并补好了小矮人的衣服。晚上小矮人回家来了,他们发现炉子里的火烧得红红的,桌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正等着他们。从此每天都这样,米妮一直这么认真地干着,直到仙女的假期到了最后一天。
②那天早上,米妮望着窗外,想看看去工作的小矮人,她在一扇玻璃上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美丽的景象。
③图画里有美丽的宫殿,银色的塔,塔尖上装了花花绿绿的玻璃,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和漂亮。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④她急急忙忙地跑过去整理床,洗盘子。时间过得太快了,她再也无法干得更快了,当她拿着扫把准备去扫地的时候,已快到了小矮人们回家的时间了。
⑤“我想,” 米妮大声说,“今天我就不打扫地毯下面的地了。再者,地毯下面没人看得见,有点灰尘也没关系的。” 于是她匆匆跑过去做晚饭,没有去动地毯。
⑥不久,小矮人们回家来了。房子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两样,他们什么也没说。米妮也没有再想毯子下面的灰尘这回事。直到她上了床,看到星星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她这才想起了地毯下的尘土,因为她好像听到星星们在说:
⑦“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
⑧米妮把脸转向墙,她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就在她的心里,说:
⑨“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
⑩“那位小姑娘,”星星们叫道,“把房子整理得像星光一样敞亮。”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我们看到她了!我们看到她了!”所有星星都快乐地叫着。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毯下的尘土。可是,哦,地毯下躺着十二块闪闪发光的金币,就像月亮一样圆润、闪亮!
“哦!哦!哦!”米妮惊奇地大声叫道。所有小矮人都跑过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米妮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们。当她讲完整个故事的时候,小矮人们高兴地聚在她的周围,齐声说道:
亲爱的孩子,金子就给你,
因为你证明了真挚和诚实;
但如果你不翻动地毯,
你能得到的就只是遗憾。
我们的爱随着金币一起给你,
哦!今生你要牢记,
每个小小的工作里,
都藏着快乐的宝藏。
米妮感谢了小矮人的好心。第二天早上,她带着金币急匆匆地赶回了家,给亲爱的妈妈和妹妹买回了许多东西。
后来,她再也没见过小矮人,但她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教诲,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总是要擦地毯下的地板。
11.从选文的前三段可看出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12.作者描写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它表现了米妮的哪一种品质?(2+2分)
13.品析语言,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14.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你怎样理解“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这句话?联系你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爱 的 偏 方
周 莹
(1)小时候,我一直患哮喘病。因为家在农村,姊妹众多,经济条件很差,住不起医院,父亲为给我治病费尽了心思。
(2)8岁那年冬天,我的病发作得很厉害。看着我喘得满脸通红接不上气来,父亲急得搔头抓耳,生怕我活不过那个冬天。
(3)他逢人就打听有什么法子可以治好我的这个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个过路的老先生告诉了父亲一个秘方:把一枚鸡蛋放到蟾蜍的嘴里,埋在燃烧的草木灰里烧,等鸡蛋烧熟了再吃。两天吃一个,一般吃上两三个疗程,自然就好了。
(4)“那鸡蛋熟得了吗?”憨厚的父亲睁大了惊恐的眼睛发问。“怎么熟不了?就是要利用热气使蟾蜍嘴里的唾沫冒出来,然后鸡蛋就熟了!”老先生补充,“法子挺灵验的,治好了很多这样的病。但是有一条,就是12岁以后效果明显差些。”
(5) 父亲一听,高兴坏了。转念一想,又愁眉苦脸的。蟾蜍俗称癞蛤蟆,是有毒的动物。吃了不会坏事吗?父亲整整思索了一天一夜,最终决定尝试一下。可母亲持反对意见。倔强的父亲硬是不顾母亲的坚决反对,要出去逮蟾蜍烧鸡蛋给我吃。
(6)母亲说:“就算是有用,这大冬天的,也找不到癞蛤蟆了啊。只有等到明年春天插秧的季节,它们自己蹦出来了,你就可以逮了。”父亲火了:“娃子的病能够等到明年春天吗?我要撬开洞,直接逮睡着了的!”
(7)母亲拗不过父亲,只好由着他去撬蟾蜍的洞穴,寻找冬眠中的小生命,来拯救病弱的我。
(8)父亲清晨就出门了,中午回来,蛇皮袋里多了4只睡意绵绵的蟾蜍。
(9)然后,鸡蛋烧好了,父亲三下五除二地就剥去了蛋壳,一个滚圆的、热气腾腾的鸡蛋,“咕咚”一下,瞬间就溜达喉咙里了。熟透的鸡蛋飘散的清香里还透出一股说不出的腥臊味。父亲咽得很艰难,望着父亲难受的样子,泪水顿时溢满了我的眼眶。父亲的举动使母亲惶惶然不知所措。那天傍晚,父亲和母亲面对面地坐在堂屋里,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半天过去了,父亲安然无恙。晚上临睡前,父亲嘱咐母亲:“如果明天早上我能够起来,就算是度过了危险期,就可以给娃子吃了。”
(10)第二天,父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弄蟾蜍烧鸡蛋吃。那年,我吃了一个冬天的蟾蜍烧鸡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那以后,我的哮喘病再也没有患过。
(11)上学以后,我翻看了很多的医学书籍,但都没有找到关于蟾蜍烧鸡蛋能够治疗哮喘病的定点记载。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找到科学的解释,当时到底是父亲的爱心治好了我的病,还是蟾蜍烧鸡蛋治好了我的病,也就不得而知了。
(12)幼年时的幸福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一直感激父亲,感激他给了我一段幸福飞童年生活,还有那愿意拿生命为我做实验的特别深厚的爱。
16..仔细阅读选文第(2)至第(10)自然段,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4分)
“我”哮喘病发作,父亲打听治病的“秘方”→
→ → 父亲给“我”弄蟾蜍烧鸡蛋吃,治好“我”的病。
17.下面是对第(9)自然段结构层次的划分,选出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 / / B. / /
C. / / D. / /
请你说说这样划分层次的理由:(2分)
18.试分析第(5)自然段划线句子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和感情?(4分)
19.有人说,结尾段是累赘之笔,应当删去,你同意这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60分)
20.题目:我不再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彷徨、骄傲、气馁、任性、天真、自卑、孤独、沉默、痛苦、寂寞、贪玩等等
以记叙为主,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要做到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5)600字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