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刷子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刷子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20:12:2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刷子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刷子李》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本文在描写人物特点上运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直接具体的描写来表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还通过对曹小三的描写来从侧面烘托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所以这是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的一个点,通过阅读文本,发现这一写作方法,然后学习并迁移到自己的表达当中。
五年级学生阅读并学习过大量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此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读写经验。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文细节描写的方法,感悟“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叙事效果,并学会在习作中运用就是第一要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感情变化。
2.通过理解正面、侧面描写,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拓展阅读,迁移学法,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正面、侧面描写,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教学难点:拓展阅读,迁移学法,学以致用。
教法:引导发现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自主实践法、合作交流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一篇文章——《刷子李》。
说说你对作者的了解。
预设:我们以前学过他写的《珍珠鸟》《花的勇气》。
这篇文章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
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他是文中主人公的名号。为什么有这个名号?
预设:这名号表明他是专门干粉刷的,他姓李。
前边表示他的职业,后边是他的姓。那么,你们家门口那个卖包子的姓刘,你可以叫他“包子刘”吗?
师:为什么有人说不行?
生:不能叫“包子刘”,除非他做的包子是一绝,别人的包子都没他的好吃。
师:哦,以一个人的职业再加上他的姓氏,不是一般人能获得这样的称呼的。将来,我希望你也能成为某个行业中身怀绝技的人。
初读,说奇
1.相信大家一定预习了课文,是吗?谁来读读这一段话。
(课件: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绝没有一个白点。曹小三第一次跟在师傅刷子李屁股后面做事,发现了一个白点,以为师傅露馅了,以为他名气有诈,但事实并非如此。)
指名朗读。
提示:真不错!注意“师傅”的“傅”要读轻声,“露馅”要带上儿化的味道。跟我读。
学生跟读两遍。(再齐读整段话。)
2.大家已读了课文,刷子李留给你什么印象?
预设:他刷墙的本领高超,简直太神了!
(板书:技艺高超 奇)
3.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同感!俗世奇人,果然是“奇”!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刷子李的奇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学生默读,然后汇报。
预设: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相机呈现以上句子,指导朗读,相机理解“匀匀实实”“悠然”,并引领学生分别领会这些描写分别是“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
4.但是,在我看来,只有一句是硬碰硬、实打实地写出了刷子李功夫了得!那就是——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课件凸现句子。)
提问:是哪个词语带给我们实打实、不容置疑的感觉?
预设:必、绝。
追问:前边也有一个“绝”。意思一样吗?
(再次指名读,范读,再次齐读,突出刷子李之“奇”)。
再读,论妙
1.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一点,假如只让我们读第一段,你信吗?
预设:不信!不可能啊,用白粉刷墙怎么不会落下一个白点,太不可思议了。
师:没错,冯骥才知道咱们不信。那么,他想了些什么办法呢?
学生思考。
2.引导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预设:
师:这篇文章本来是写刷子李的,全是写他的吗?
生:还写了曹小三。
师: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啊?
生:(恍然大悟)起初曹小三也像我们一样不相信,后来,他亲眼看了,才相信!
师:曹小三,其实就是冯骥才给我们安排的——侦探!
师:是啊,曹小三就是给我们去盯梢,给我们印证的。
师:是的,作为刷子李身边最亲近的徒弟,曹小三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看个究竟。那么一天下来,曹小三都看到些什么呢?每当看到这些,他有些什么感受呢?
师:我们先看看第四自然段,曹小三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到了包袱里的黑衣黑裤黑布鞋。
(呈现句子: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师:这一句话里,有一个词,它不动声色地暗示了曹小三的感受,是哪个词?
生:果然!(板书:果然)
(结合果然,老师指导朗读,读出曹小三内心的惊讶。)
师:那么,后边几段呢?请大家快速浏览第5至10段,看曹小三各看到些什么?把它划下来。哪些词像“果然”这个词一样让我们得以猜想到曹小三的感受,把它圈出来。
(学生浏览划记。教师提示:有的段落,未必写曹小三看到的,但也有些词同样让我们知道曹小三的感受。)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板书体现曹小三感受的关键词语)
师:说说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词语。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原来,这篇文章里很多个含有“然”字的词语,都透露出曹小三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呈现: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曹小三的心情。
生自由读句子。
师:什么感觉?他的心情是不是总在变化?
曹小三刚开始的“半信半疑”是在这个位置(指示黑板较低的位置),那么,后来,曹小三看了师傅果然穿一身黑衣黑裤,那么,他对师傅的高超技艺是不是有些相信了?“果然”这个词应该写在哪里呢?
生:(上黑板指示位置,比“半信半疑”要稍高)
师:给这两个词连一条线。这就是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简图了。依此类推,你觉得后边这些词语应该分别写在什么地方?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其实这些词都暗示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例如,他看到师傅刷墙这么悠然,一点儿都不累,他就更相信师傅真有能耐了;后来,发现了一个白点,他对师傅的信任程度啊,比原来的“半信半疑”还要低……
最后,曹小三简直太佩服师傅了,所以,我给“奇了”安排在这个高度。
师:果然有根有据啊!了不起!
师:这最后,要是也写一个带“然”的词语,你会写什么?
恍然!肃然起敬!
师:真不错!那么,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写曹小三发现一个白点,然后又告诉我们这只是个小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生一时语塞)
师:玩过过山车吗?如果这过山车一直是平着往前开,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如果这过山车一直上升,然后慢慢下降,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是的,写文章也是一样,也要讲究有高——
生:有低。
师:有急——
生:有缓。
师:有起——
生:有伏。
师:你看,这一天下来,曹小三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他因为看到师傅果然穿一身黑衣黑裤,他暗自惊叹;他看到师傅悠然地刷墙,居然找不到一个白点,他更是暗自佩服;但,他竟然发现了一个“白点”,就犹如从一个高处,突然下降,刷子李的形象在他的心里轰然倒下;而这时,师傅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他又发现,那白点原来只是一个小洞!这下,曹小三发怔发傻了,心里对师傅的佩服还是刚才这个高度吗?这叫什么?
生:一波三折!
师:这叫“一波三折讲故事”,这叫文似看山——不喜平!
师:作者这样一波三折地讲故事,就是为了让人彻底相信——
(屏幕呈现: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学生齐读(读得更自然、更坚定。)
迁移,拓展
1.师小结:刷子李奇不奇?(奇!)绝不绝?(绝!)冯骥才这种写法奇不奇?(奇!)绝不绝?(绝!)是的,正是他用了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让一个身怀绝技的奇人变得真实可信。
2.拓展阅读:其实,在《俗世奇人》这本书里,像这样的一波三折的故事还有很多。
请大家读读同步阅读书上的第27课《泥人张》,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泥人张的特点的。
3.作业。一波三折,是好文章的一个秘密武器。希望大家今后在写人物特点的时候,可以把我们学过的方法综合着用一用!请大家完成优化设计第七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