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1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1: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涉江采芙蓉
学习目标
语言构建与运用
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明白诗歌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及意思。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
运用翻译理解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及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人论世
萧统,南朝兰陵人,文学家,武帝(萧衍)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萧统
萧统收在《昭明文选》中,因共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
《古诗十九首》
知识回顾: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
《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叙事)和《楚辞》(浪漫主义抒情)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
内容上
艺术上
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主要思想情感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东汉宦官外戚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留下妻儿,然而往往一事无成,只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游子思归,或闺房怀远,其次是人生易逝的感叹,或及时行乐,或不甘贫贱。
评价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汉魏晋诗的发展源流及文学地位
诗经
四言叙事
五言叙事
楚辞
杂言抒情
四六文抒情
文人有意识向民歌学习,创作五言抒情诗,五言诗走向成熟,同时出现七言诗。
汉末 魏 晋
民间文学
文人创作
汉乐府
汉赋
汉末文人诗最成熟的作品:《古诗十九首》
魏:
曹操《短歌行》(旧题乐府)曹植《白马篇》(新题乐府)
曹丕《燕歌行》(最早的文人七言诗)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晋:
西晋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
东晋陶渊明(田园诗)东晋末谢灵运(山水诗)
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
汉魏晋诗歌文学流派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 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竟陵八友 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
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长着很多香草。
采摘荷花想要送给谁呢?
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回头看那故乡啊,
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
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议论、抒情(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古典诗歌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
2.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的情景。
3.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采莲是江南的旧俗,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就有这样的描绘“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男子一般在京都洛阳求取前程,不太可能到江南去采莲。
2.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荣”,“莲子”即“怜子”。
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游子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
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游子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浩叹无疑发自主人公内心,全诗的情感升华到了高潮。
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