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学中考复习专题: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化学中考复习专题: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30 11: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中考复习专题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跟踪训练
2
1
专题精讲
专题精讲
一、物质的检验
1. 常见气体的检验(详见微专题1)
【补充】可燃物中氢、碳元素的检验——转化为检验水和二氧化碳
①氢元素:将可燃物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元素:将可燃物点燃,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烧杯内
壁有水珠(或水雾)出现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2. 常见离子的检验
观察法:常见在溶液中显色的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
变色法: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
气体法:H+、 、 等,通过反应使其产生 H2、CO2、NH3,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沉淀法:OH-、 、 、Cl-、Ba2+等,使其产生沉淀,并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酸。



方法指导
(1)检验H+——利用酸的性质
①加酸碱指示剂:滴加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pH试纸法:测得溶液 pH___7。
②加活泼金属:加入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
③加金属氧化物:加入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难溶性碱:加入氢氧化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加碳酸盐:如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锌粒
有气泡产生
氧化铜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碳酸钠
(2)检验OH-——利用碱的性质
①加酸碱指示剂: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
______________;pH试纸法:测得溶液 pH___7。
②加可溶性铜盐或铁盐:加入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
(3)检验 ——利用碳酸盐的性质
①加酸: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可溶性碱:加入_________,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加可溶性钙盐或钡盐:加入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
蓝(或溶液变红)

CuCl2
产生蓝色沉淀
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氢氧化钡
氯化钙(或氯化钡)
产生白色沉淀
(4)铵盐(检验 )
①若待检物是液体:加入氢氧化钠,加热,产生________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
②若待检物是固体:加入_______、研磨,产生_____________的气体。
(5)Cl-: 加入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产生。
(6) :加入盐酸酸化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产生。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变红
熟石灰
有刺激性气味
硝酸银(或 AgNO3)
氯化钡(或硝酸钡)
2022课标·实验探究思路与方法
通过常见离子的检验实验,构建出物质检验的方法如下:
(7)[迁移应用]根据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现象)。
取少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变质
二、物质的鉴别
考向1 用物理方法区分
依据特殊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现象、磁性等)区分物质。
例1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和食盐水——闻气味
B. 氯化钙和碳酸钙——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C. 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观察有无划痕
D. 铁粉和氧化铜——用磁铁吸引
A
考向2 用化学方法区分
通过化学反应,观察并分析反应现象(如燃烧、产生气泡或沉淀、放热、变色等),得出结论。
例2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甲烷——点燃,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B.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 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D. 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A
【补充】其他常见物质的鉴别
物质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硬水和软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棉纤维和合成纤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量肥皂水,振荡
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
灼烧,闻气味
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
物质 试剂或方法 现象
磷肥、铵态氮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铜和黄金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盐和纯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看颜色(或加水)
灰白色(或不溶于水部分溶于水的为磷肥)
加熟石灰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铵态氮肥
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加热
有黑色物质生成的是黄铜
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跟踪训练
1. (2023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下列选用的物质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镁条
C. 氧化铜
D. 硫酸钠溶液
D
2. (2023重庆B)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分别鉴别两组物质:①C、CuO ②稀 H2SO4、Na2CO3溶液,都能选用的试剂是(  )
A. O2
B. NaOH溶液
C. 铁片
D. 稀H2SO4
D
3. (2023安徽)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
选项 实际问题 实验方案
A 区分硬水和软水 取样后加入等量肥皂水
B 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 取样后滴加酚酞溶液
C 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 取样后测导电性
D 检验 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 MgCl2 取样后加入 NaOH溶液
B
4. 实验室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同学们各取少量溶液编号并将溶液 A依次加入其他溶液中,实验现象如下:
(1)B中溶质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鉴别 C、E两种溶液,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
A+B A+C A+D A+E
无色气体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Na2CO3
HCl+AgNO3===HNO3+AgCl↓
取少量 C、E溶
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同类考法拓展
第4题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硝酸钡、硫酸钠五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A、B、C、D、E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A+C→白色沉淀;C+D→白色沉淀;A+B→产生气体;A+E→无现象。(1)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NO3)2+K2CO3===BaCO3↓+2KNO3
(2)若将溶液均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两混合发现C+E→白色沉淀,B+E→产生气体。发生此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为氢氧化钠溶液,久置后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有沉淀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