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4: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三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能按课文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段。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十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和18个词语。
2.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旅行经历,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2.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旅”: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题,撇,最后写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开火车朗读生字。
(2)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3)多音字学习。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一想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
2.同学交流,解决疑问。
(1) 事情的起因是什么?为什么红头要到牛肚子里旅行?<捉迷藏时,红头意外被牛吃进了肚子里。>
(2)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画出他在牛身体里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嘴里→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那么想一想青头在做什么?<帮助,鼓励它。>
(3)事情的结果如何?<青头蹭牛鼻孔红头被喷出来,脱离了危险。>
3.按照遇险前,遇险中和遇险后的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遇险前:第1~6自然段写的是青头和红头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情形。
遇险中:第7~19自然段写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
遇险后:第20~21自然红头成功脱险,两个好友重聚。
4.出示填空,归纳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俩在玩(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卷进了牛嘴里)。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从牛嘴里进到了(牛肚子),从牛的(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最后被牛(打喷嚏)喷了出来,脱离了(危险)。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旅、命、管、流”,教师范写。
旅:左半部分“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右下部分笔顺是撇、竖提、撇、捺。捺是主笔,要舒展。
命:人字头的撇、捺要写得舒展,中间短横不能漏写,左下“口”要写得上宽下窄,右下单耳旁的竖靠近竖中线。(记忆方法:人有一命。)
管:竹字头要写得扁,左右两部分要紧凑。中间的宝盖写得宽一些。(记忆方法:官员带竹帽。)
流: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撇、竖、竖弯钩三笔间距相等,和三点水的提齐平。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提升,布置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或者朗读一遍。
2.抄写课后生字3遍。
3.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一课时。
六、板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牛嘴→牛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些科学小知识。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在导入部分我利用旅游的话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要学的新课,在板书课题时提醒学生注意旅字的书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让他们能够清晰的在文中找出红头的旅游路线,厘清文章的层次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在本节课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
1.每个教学环节缺少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要衔接顺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一个童真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抑扬顿挫,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亲和力。
2.在播放完范读动画视频后,应该让学生谈谈人物形象,有什么感受,并将自己读的进行对比。
3.多音字组词教学时应该要多组词。
4.当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该给于他们及时性,鼓励性的评价。
5.板书设计要恰当,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