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2:50: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那个星期天》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字,“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感受作者将感情融入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动作、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将感情融入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同学们,你有过等待父母带你去做某事或父母答应你一件事却迟迟不兑现的经历吗?说一说当时的心理。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铁凝的《盼》,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跟期盼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看一看在那个星期天他有怎样的期盼。
2.介绍作者。(参考“教学资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讲解重点词语。
(1)读音
绊bàn倒 耽搁ge 惆chóu怅chàng
惊惶huáng 依偎wēi
(2)词义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急遽:急速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用来表达人们的情绪。
(3)写字指导
重点提示:“吻”的右边是“勿”,不是“匆”,“偎”的右下角不要写成“衣”或丢掉“撇”。
3.交流讨论,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3)小男孩从早盼到晚,结果怎么样呢?(失望)把文章最后一句话读一读。
(4)画出关键词句,梳理心情变化。(同桌交流)
傍晚 失望、委屈
4.启发思考:你发现了课文的线索吗?(“我”的心情)
三、研读1—4自然段,体会心情变化
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圈出相同的词语。启发思考:相同的词句反复出现有何意图?
2.出示圈出的词语,引导学生齐读,体会作者藏在反反复复语句中的兴奋。
3.思考: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这叫什么?(内心独白——心理描写)
4.第3自然段是怎样描写的?找出相关语句。
如:那是个春天的早上,阳光明媚。——环境描写
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动作描写
5.师生合作朗读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隐藏的对话(语言描写)。
走吗?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您说了去!
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
买完菜马上就去吗?
嗯。
6.出示加上双引号和提示语的对话,与以上对话作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焦急。
7.第4段文字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这段时光不好挨。)读成一个字是什么?(挨)那么小男孩是怎么挨过这段时光的呢?(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
8.引导学生为文中插图标好序号。
9.引导学生总结第4自然段的写法(通过4个具体事例)。
四、作业
回去读剩下的几个自然段,写法上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