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2-30 12: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⑤
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 )
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
4、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5、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选择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
B.组装器材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
C.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物距要始终大于二倍焦距
6、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7、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一次放大作用 B. 二次放大作用
C. 三次放大作用 D. 四次放大作用
8、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睛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睛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 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C. 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9、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
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
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
10、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牛转乾坤”小组在物理实验室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调节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光屏上出现了一扇“窗户”,此时同学们留意了一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为了使“窗户”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光屏往下移 B.将凸透镜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下移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1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视觉中枢
13、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的亮度相当于200 km远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
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15、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一定( )
A.汇聚于一点 B.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不相交于一点
C.仍然是平行光 D.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
16、21世纪初某年的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太空授课。如图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二、填空题。
17、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五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_____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的是_____ ;能会聚阳光的是_____ 。
18、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
19、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交通上的监控摄像头拍摄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做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将光屏适当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22、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在探究某种成像特点时,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像呈现在光屏的上方边缘处,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_____移动,小明如此操作,光屏上刚好呈现出蜡烛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24、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2甲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2所示。
①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______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______ 。
②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______ 图。
③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 ______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小强用发光二极管做成一个字母“F”替换蜡烛,把它放在距透镜25 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若人眼在光屏的左侧看光屏上的像,像的形状应该是 (选填“A”或“B”);
(2)若在光屏的右侧看光屏上的像(光屏是可以透光的,两面都可以看到像),像的形状应该是 (选填“A”或“B”);
(3)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原光屏位置的左侧,透过透镜观察字母“F”,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它的像,原因是: ;
(4)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原光屏位置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字母“F”,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它的像,原因是: 。
五、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16题)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③⑤
【答案】D
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 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 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 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答案】D
3、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 )
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 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
【答案】D
4、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 cm的放大镜去看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
A.小于15 cm B.等于15 cm
C.大于30 cm D.大于15 cm,小于30 cm
【答案】A
5、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选择较暗的环境进行实验
B.组装器材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
C.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D.实验中,物距要始终大于二倍焦距
【答案】A
6、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C
7、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一次放大作用 B. 二次放大作用
C. 三次放大作用 D. 四次放大作用
【答案】B
8、如图所示,小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爷爷的远视眼睛给“透镜”戴上,发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睛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远视眼睛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移动蜡烛适当远离透镜 B. 移动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C. 移动蜡烛适当靠近透镜 D.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答案】A
9、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虚像位置
C.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凸透镜才会起到会聚作用
D.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点光源S在主光轴的位置有关
【答案】B
10、关于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和投影仪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11、“牛转乾坤”小组在物理实验室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调节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光屏上出现了一扇“窗户”,此时同学们留意了一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为了使“窗户”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光屏往下移 B.将凸透镜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下移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答案】B
1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
A.角膜 B.视网膜 C.晶状体 D.视觉中枢
【答案】B
13、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的亮度相当于200 km远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面镜 D. 凹面镜
【答案】D
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答案】B
15、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一定( )
A.汇聚于一点 B.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不相交于一点
C.仍然是平行光 D.一定发散但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
【答案】D
16、21世纪初某年的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太空授课。如图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
A. 平面镜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五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_____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的是_____ ;能会聚阳光的是_____ 。
【答案】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凸透镜、凹透镜 凹面镜、凸透镜
18、东营市开展了“红色电影进社区”活动,受到居民好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形成的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 倒
19、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交通上的监控摄像头拍摄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答案】反 凸透 实 大于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做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将光屏适当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发散 远离
21、如图甲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如乙图为某光学仪器的原理图,物体经过它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则此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答案】60°;望远镜
22、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在探究某种成像特点时,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像呈现在光屏的上方边缘处,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_____移动,小明如此操作,光屏上刚好呈现出蜡烛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
【答案】下 10.0
三、作图题。
23、如图所示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4、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2甲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2所示。
①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______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______ 。
②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______ 图。
③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 ______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答案】(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靠近
(2)①乙 乙 ②丙 ③大于 发散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小强用发光二极管做成一个字母“F”替换蜡烛,把它放在距透镜25 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若人眼在光屏的左侧看光屏上的像,像的形状应该是 (选填“A”或“B”);
(2)若在光屏的右侧看光屏上的像(光屏是可以透光的,两面都可以看到像),像的形状应该是 (选填“A”或“B”);
(3)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原光屏位置的左侧,透过透镜观察字母“F”,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它的像,原因是: ;
(4)移去光屏,眼睛位于原光屏位置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字母“F”,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它的像,原因是: 。
【答案】(1)A (2)B (3) 不能 此时光线还没有会聚成像
(4) 能 此时光线已经会聚成像
五、计算题。
26、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答案及解析】(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
AB=CD,∠AOB=∠COD;则OB=OD,
即u=v;因为=+,化简得:u=2f;
(2)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v>u,>1,可得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