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争气》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定要争气》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7 20: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一定要争气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童第周,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生于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1日去世。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4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我国的“克隆先驱”争气 童第周 欧洲 跟着 生物学
教授 旧中国 一项 技术 尝试
决心 青蛙卵 外膜 剥掉 耐心
失败 震动 细心 贫穷落后
不声不响 刻苦钻研读一读,认一认他28岁的时候,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ōu)洲(zhōu)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shòu)学习。当时,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luǎn)的外膜(mó)剥(bāo)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教授激动地对童第周说:“童第周,你真行,中国人真行!”1、童第周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
2、童第周做了一件什么事为中国人争气?
3、他是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由于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当时,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luǎn)的外膜(mó)剥(bāo)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那位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cháng)试。 当时我们的国家还非常贫困,没有电灯,他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来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一次,他去理发,一个人指着报纸对他说:“你们中国人不中用。
当时,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他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公开说:“中国人太笨。” 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课外拓展联系实际,想象一下童第周是怎样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的? 从此,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一遍又一遍,失(bài)败了再重做,终于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不声不响,刻苦钻研 童第周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暗暗下决心 布朗歇尔教授知道后,特地安排了一次观察实验,把学生们都找来看。实验开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熟练地操作着。人们看到,他象钟表工人那样细心,象绣花姑娘那样灵巧,象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驰下来,变成扁圆形的,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 课外拓展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教授激动地对童第周说:“童第周,你真行,中国人真行!”你能试着抓住重点词语提个问题吗?决心、耐心、细心、恒心、刻苦和熟练的技术假如童第周在你的身边,你会说什么?
这时原来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留学生会怎么说?教授会怎么说????? 达克简直都看呆了。他竖起大拇指,称赞说: “童先生了不起!中国人真正了不起!你战胜了上帝,为我们的实验开辟了一条道路!” ????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也闻声凑了过来,祝贺童第周的成功,并请他再做一遍。童第周一边夹过一个卵细胞,一边解释说: “其实道理很简单,卵内有压力,剥离就很难,只要先在卵膜上刺一个洞,等压力降低了,手术就容易做了。” 爱国情怀
  1930年,28岁的童第周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在校长布拉舍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第二年春天,因布拉舍教授病了,由达克教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在这个实验室里,童第周用一双灵巧的手完成了极为困难的青蛙卵的膜的剥离工作,赢得了异国同事的尊重以及两位著名生物学家布拉舍和达克教授的赏识。   然而,当时中国忧患交加,国弱民穷,中国人在国外常遭到一些外国人的奚落歧视。为了这类事情,童第周常挺身而出与对方争论,赢回尊严。一次,他去理发,一个人指着报纸对他说:“你们中国人不中用。”童第周当场与这人理论。他说:“这份报纸像条狗,谁喂它,就为谁说话。日本人给了他们钱,他们就替日本人讲话。你没有亲眼看见,就不要乱说!”   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正在病床上的童第周得到消息后躺不住了,他立即出院,联络了几个中国同学,在一间咖啡馆的地下室集会,商量对策。他们决定号召5个大城市的中国学生一同到布鲁塞尔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门前示威。为此,童第周起草了一封告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并连夜把信分发到中国人住房的信箱里。童第周又到其他城市去发动中国学生,很快组成了中国学生总会,童第周被推举为负责人。终于,示威活动成功地组织起来了,中国学生围在日本驻比利时大使馆门前高喊口号,向行人散发传单。然而,警察局以扰乱社会治安为由抓走了几名学生,并向法院起诉。比利时一名前司法部长出于正义,主动为中国学生进行辩护。但是,包括童第周在内的5名学生还是被判了两个星期的徒刑,迫于社会舆论,才改为缓期执行想一想,为什么外国教授做了几年都没能成功的实验,而童第周却做成功了呢?读读课文因为童第周有为中国人争气的决心、做实验时有恒心、耐心和熟练的技术,还很细心,不怕困难,肯刻苦钻研,所以他成功了!比一比争( ) 膜( ) 跟( )周( )
挣( ) 摸( ) 根( )同( )
洲( ) 技( ) 术( )决( )
州( ) 枝( ) 数( ) 诀( )词语超市著名的生物学家 有名的教授
熟练的技术 激动地说
一项实验
贫穷落后 不声不响 刻苦钻研
瞧不起 暗暗下决心积累多多(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由于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请你换一个词,句子的意思不变。因为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所以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找一找课文中出现的反义词!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成功——失败熟练——生疏填标点
1、当时 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 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
2、童第周暗暗下决心 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 我们中国人要努力办到
3、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 教授激动地对童第周说 童第周 你真行 中国人真行 ,—。:,,。。:“,,!”句子万花筒1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童第周是生物学家。
2他28岁的时候,到欧洲留学。
他留学。
3他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他学习。
4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
教授在做实验。剥bō (剥削)(剥落)(剥夺)
bāo(剥掉)(剥花生)(剥皮)
要yào(重要)(还要)(主要)
yāo(要求)(要挟)
为wéi(认为)(作为)(为人)
wèi(为什么)(为了)(因为)多音字钻zuān(钻研)(钻山洞)(钻空子)
zuàn(钻石)(钻床)(钻头)
重zhòng(重量)(重力)(轻重)
chóng(重新)(重做)(重合)多音字欧洲 教授 贫穷 一项 青蛙卵
外膜 剥掉 尝试 失败 震动
欧元 亚洲 传授 贫血 项目
耳膜 剥花生 品尝 败坏 鹅卵石
地震 耐心 细心 决心 不声不响争气 争光 争先恐后 周到 四周 周围
生物 动物 事物 跟着 跟前 跟班 新旧
念旧 旧衣服 技术 美术 手术 算术
杂技 技能 决心 决定 决议 刻苦 吃苦
败仗 失败 败落 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