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习作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引导学生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真实自然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作时,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能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发生变化,要把变化写清楚。
3.能与同伴分享习作,互评互改。
【学习重难点】
1.习作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有条理地写下来。
2.习作中,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如果情感有所变化,也能把变化写清楚。
3.习作后,和同学分享习作,能自评、互评习作,并修改习作。
【学习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引发情感记忆,明确习作内容。
1.谈话导入:同学们, 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向来在乎情感,有了真情,文章才算有了灵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了许多感悟,这节课我们就开启一场作文之旅。
2.(出示导语页)回顾单元主题与习作要素
3.生活的经历,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看这组词语。
(出示词语)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
生活是五味瓶,它还有——
惧怕、愤怒、难过、沮丧、忐忑不安、愧疚、追悔莫及
你从这两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组是表示积极美好的情感;第二组是消极难受的情感)
4.审题:阅读课文56页文字内容,归纳提炼习作要求
①选一种印象深刻的感受
②把典型事例写具体
③表达情感要真实自然
④情感变化写清楚
5.立意(中心主旨):以情感为中心,通过某件事来体现、表达情感。
(板书:围绕真情选事情)
任务二:情感体验唤真情,抒发真情明思路。
1.同学们,在你的内心世界里,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呢 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 请大家取出学习任务单,和同桌互相交流。
课件出示:
情感体验(词语) 哪件事情
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指导:一种情感体验,要把引发这种情感的事写具体,如: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有情感变化,要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2.理清思路,抒发真情
(1)(课件出示事例)
那年母亲节,孩子高二,我很期待他能像往常一样送我礼物。可是一个白天,连一个电话祝福都没有,学习任务重,肯定忘了,虽然我能理解,但心里还是有点小失落。晚上十点钟,他头一次没能按时回家,这孩子,忘了母亲节就算了,还让母亲担心。那几分钟,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差点打电话给司机。咚咚咚,是他,我按住胸口,如释重负。一进家门,他喘着气:妈,今天母亲节,幸亏语文老师在下晚自习的时候说了一句,不然真忘了。说着递给给我一个盒子,打开一看,是一个樱桃蛋糕。原来附近的蛋糕店下班了,他跑到远处去买,怕我担心,就一路狂奔,满头大汗,当时我特别欣喜,特别激动。
(2)自读片段,师生共同梳理随着事情的发展,情感的变化。
到了 祝福 时回家
3.在学习任务单上仿照以上导图,写一写自己的情感思路。
(课件出示)
心情:
事情:
(3)小组交流
(板书:抒发真情明思路)
任务三:例文引路,写法回顾。
1.同学们,课文就是最好的范例,我们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和史铁生先生笔下的《那个星期天》,一起来回顾一下。
(出示课文片段)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选自朱自清《匆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选自史铁生《那个星期天》
2.朗读并回顾文字传达的情感。
3.回顾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预设:直接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事(人))
(板书:真情流露巧表达)
任务四:构思布局,完成初稿。
1.构思布局(1)布局:根据刚才的结构图,你打算写哪一件事情?其他的部分怎样写?在旁边画标记。(2)交流指导。根据学生汇报交流,进行相应指导。2.动笔习作。(1)回顾要求,开始习作: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习作题目,确定中心,选材,构思,开始习作。(课件出示) 习作要求1.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2.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完成初稿。
(3)写完后,同桌互相交换习作,听听同桌的建议。
(4)根据同桌的建议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围绕真情选事情抒发真情明思路真情流露巧表达课堂小结:同学们,写作,是用心用情在输出,是灵魂深处的触动!写好这次习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多么高超,最重要的是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经历,真正地做到让真情自然流露。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动人心弦的好文章。完成后,请对照习作评价单自我评价,或请他人为你评价。
第二课时
任务一:复习导入,谈收获
1. 回顾习作指导课,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2. 明确习作交流课学习任务。
任务二:交流题目,学拟题
1.梳理不同类型的作文题。
2.介绍拟题方法。
(1)借用修辞
(2)巧妙引用
(3)“故弄玄虚”
3.学生自改题目。
任务三:对照表格,评习作
1.出示习作例文,学生朗读。
2.对照习作评价表,学生自评。
3.对照习作评价表,学生互评。
任务四:教师支招,巧修改
1.学生提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给出修改建议,师生共同修改。
任务五:总结提升,再完善
要想让真情自然流露,就得抓住一个字“细”,将细小的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表达出细腻的情感,于细微处见真情。
课后请同学们对照习作评价单,继续修改,期待你的文章越改越流畅,越改越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