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课件(共56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课件(共56张PPT)+素材+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1 09:48: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第1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了解乐府、歌行这两种体裁。
2.有感情地朗读《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3.理解《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搜集古代描写战争和雪的诗句,摘录下来。
《十五从军征》
一、自主学习
了解乐府。
诗体名。由汉代专管音乐的官署名“乐府”而来。汉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歌诗”,魏晋南北朝人始将其称为“乐府”或“乐府诗”。故乐府诗者,主要指两汉至南北朝时为当时乐府机关采集编乐的歌诗。后亦用以指魏晋至唐代按乐府旧谱重填新辞以入乐的诗歌,以及后人仿效乐府古题而作的诗歌。后者仿效乐府诗之作非但不入乐,有时连旧题亦弃置不用,而仅从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上继承汉乐府的特点,是所谓“新乐府”。此外,唐绝句小诗,因多配乐而行,亦被称作“乐府”。宋元以后的词、曲,因均配合音乐,有时亦称“乐府”。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听老师范读《十五从军征》,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
(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娓娓道来、哀而不伤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小组合作,先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抓取诗歌的意象,并发挥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
(2)说说下面这几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先了解残酷的兵役制度,然后思考这几句诗的表达效果。)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别画出老兵的返乡经历和情感变化的示意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岑参(约717—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曾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后曾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长于七言歌行,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武判官归京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3.知识链接。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起初,歌行体模拟两汉乐府,并自创格调,多为七言,也有五言、杂言,可兼用长短句,形式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可用于歌唱。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听老师范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注意语气语调,感受韵律美。
(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豪迈气概。
2.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3)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4)把“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这句是实写还是虚写?想象诗句描绘的场景来分析。)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7)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背诵《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默写。
2.《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学习目标
课前学习任务
课堂学习任务
本课小结
课后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6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潼关怀古
新课导入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五首诗词曲,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学会珍惜和平生活。
学习目标
1.诵读、体裁:了解诗词曲不同体裁的特点,背诵、默写课文。(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鉴赏: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品味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培养感悟诗词曲意蕴的能力。(难点)
3.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
诗 歌



古体诗
(唐以前诗)
近体诗
(形成于唐)
绝句
律诗
篇幅短小,共四句,多数为五言、七言,押韵严格、讲究平仄。
共八句,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多数为五言、七言,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
词,又称长短句,由诗衍化而来起于唐代,兴于宋代。词有词牌,相同的词牌有固定的格式韵律。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包含小令和散套,曲也有曲牌。
相同点: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是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
不同点:①词不可以随意增减字数,曲则可在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②在用韵上,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得严格。
③词的用词较为典雅,曲则可雅可俗。
包括《诗经》(最早的诗歌,如《关雎》《蒹葭》)、楚辞(屈原创作的一种诗体,如《离骚》)、汉赋(汉代流行的体裁)、汉乐府(叙事性强,如《庭中有奇树》《十五从军征》)、魏晋南北朝民歌(多抒情,如《木兰诗》)、建安诗歌(以曹操父子为代表,如《观沧海》)、陶诗(陶渊明的诗,如《饮酒》)等,包括题目中有“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梁甫行》、吟《白头吟》”等的古诗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一般不讲究对仗,押韵较自由,内容丰富。
知识链接
诗词曲发展脉络
01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郭茂倩,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乐府诗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写作背景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这首诗便是揭露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
知识链接
乐府:原是古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成为一种诗体,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zhǒnɡ
lěi
dòu
zhì
chōnɡ
ɡēnɡ

[诵读指导]前两句宜读得缓慢沉郁,“始”字重读,读出亦悲亦喜之感。三、四句语速要稍快些,读出急切与担忧之感。五至十四句应多用降调,读出凄凉之感。结尾两句是全诗高潮,语速缓慢,语调低沉,应读得悲切。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读音准确
富有节奏
读出情感
停连恰当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
疏通诗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累 累。”兔 从 狗 窦 入, 雉 从 梁 上 飞。
路上
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
坟墓

(我)十五岁就从军去征战了,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个家乡的人,问:“(我)家中还有什么人 ”
(家乡的人回答道:)“远处就是你家,(已是)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
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给狗出入的墙洞
野鸡
疏通诗意
中 庭 生 旅 谷,井 上 生 旅 葵。 舂 谷 持 作 饭,采 葵 持 作 羹。
羹 饭 一 时 熟,不 知 饴 阿 谁。出 门 东 向 看,泪 落 沾 我 衣。
野生的谷子
这里指井台
野生的葵菜
屋前的院子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井台上长着野生的葵菜。拿捣掉皮壳的谷物来做饭,摘下葵菜来煮菜羹。
菜羹和饭一会儿就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沾湿了我的衣裳。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一会儿
同“贻”,送给
析读诗文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久战始归。“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赏 析
“十五”指的是年龄。“从军征”意思是被招募去从军征战。
“始”字既写出了主人公在外征战之久,又准确地传达出他几十年来昼夜思家,愁肠几断,盼归不得,如今年朽力衰方得归家的亦悲亦喜的复杂心情。
在汉朝,男子从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才能回乡。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资料拓展
残酷的兵役制度
析读诗文
析读诗文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对坟场的白描
归途询问。乡里人的回答委婉中满含凄凉,暗示主人公家中已经没有幸存者了。
赏 析
析读诗文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对家园的白描
默写常考句
抓住“兔”“雉”“中庭”“旅谷”“井”“旅葵”这六种景物,描写出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写出了家中空无一人的悲惨情形。
析读诗文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回到家中。描述了回到家中所看到的一派破败凄凉的景象及煮好饭无人共享的孤独场景,这几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以哀景将痛苦之情推向极致。
赏 析
“舂谷作饭,采葵作羹”,做好了却不知道送给谁,表现了老兵的孤苦伶仃,进一步突出了老兵凄凉的处境。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析读诗文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出门东望。通过老兵眼泪沾湿衣裳的细节,将其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形象刻画得真实生动,将其悲痛欲绝、茫然无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 析
这“泪”中,有对亲人离去的痛苦和思念,有对自己孤苦无依的忧虑和悲伤,有对未来的茫然和绝望,有对战争频繁的诅咒和痛恨。
肖像描写
合作探究
1.《十五从军征》从内容来讲是一首什么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叙事诗
退伍老兵回家所见的凄惨景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意象——松柏、丛冢、跳免、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合作探究
3.“‘遥看是君家,……井上生旅葵。”这几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意象:松柏、冢、兔、雉、中庭、旅谷、井、旅葵。
作用:描写出荒凉的景象,烘托人物悲凉的心境。
满眼荒凉、破败的景象,以哀景写哀情,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战祸和人民被统治者奴役的痛苦。
合作探究
4.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返乡经历
情感变化
始得归
归途中
返回家中
出门东向看
充满希望
彻底失望
希望落空
悲哀茫然
合作探究
①对亲人离去的痛苦和思念
②对家园破败的悲凉和凄苦
③对自己孤独无依的忧虑和悲伤
④对未来人生的茫然和绝望
⑤对频繁战争的诅咒和痛恨。
5.全诗只有一个“泪”字,你认为主人公是因何而落泪呢?
写作手法
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着力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以问话的形式点明老兵已是家在亲人亡。
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
诗中写老兵回家后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段环境描写将老兵家中的悲凉凄惨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乐府诗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塑造了一个饱受战争摧残、晚景凄凉的老兵形象,控诉了封建兵役制度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歌主旨
课堂检测
1.根据要求默写诗句。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描写老兵家院荒凉凄清破败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
(3)《十五从军征》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让人怆然泪下。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课堂检测
2.下面对《十五从军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经历战事之残酷。
B.心中“家”与眼前“冢”相对照,突出主人公心理落差之巨大,内心情感之悲苦。
C.“兔、雉、旅谷、旅葵”都是野生,“狗窦、梁上、中庭、井上”皆为家景,两相对照,突显人去屋空、家园荒芜的景象。
D.“家中有阿谁”与“不知饴阿谁”前后照应,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
【解析】“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说法有误。这两句写出老兵由盼望家中还有亲人幸存到亲睹家破人亡的痛苦心情,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D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从军之久:
十五从军,八十始归
回家所见
远望:
松柏冢累累
近看
狗窦兔入、梁上雉飞
中庭生谷、井上生葵
处境心情
羹饭熟 饴阿谁
东向看 泪沾衣
哀景
哀情
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02
第二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人,唐代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著有《岑嘉州诗集》。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题的一类诗,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等等。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任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众人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岑参写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暗寓别情;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
知识链接
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起初,歌行体模拟两汉乐府,并自创格调,多为七言,也有五言、杂言,可兼用长短句,形式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可用于歌唱。
合作探究
点我放课文朗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qiú
qīn
zhuó
hàn
yìn
chè
疏通诗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里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用珍珠缀成的帘子
丝绸制作的帐幕
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
北风席卷大地,枯草被吹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份就下起了大雪。忽然像是一夜间春风吹过,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里,沾湿了罗幕,穿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丝锦被都显得单薄了。将军的硬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冰冷得难以穿上。
狐皮袍子
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
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
拉开(弓弦)
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
穿
疏通诗意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纵横交错的样子
暗淡
指主将
沙漠
沙漠上纵横交错地结着百丈厚的冰层,万里长空凝聚着暗淡阴森的云。主帅在营帐里摆设酒宴送别归客,弹起了胡琴琵琶,吹起了羌笛。
傍晚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冻硬,风也无法吹动。
宴请
泛指西域的琴
羌族管乐器
领兵将帅的营门
拉,扯
飘动
疏通诗意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离开
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地上只留下马行走的蹄印。
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马行走的蹄印
诗歌赏析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点明了歌咏的对象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是歌行体
表明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
点明送别的对象
点明了送别的原因
从题目中可知这首诗有咏雪和送别两部分。
从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图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八月飞雪图
军营酷寒图
军营饯别图
雪地惜别图
以雪为线索
诗歌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卷”字生动地写出了北风的猛烈和强劲,将北地坚韧的白草都吹折了;“飞”字不仅写出白雪漫天飞舞的景象,更写出了雪下得猛、下得急。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狂雪骤的特点。
“忽”字不仅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的惊讶和赞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铺天盖地的雪花比作千树万树的梨花,新奇生动地表现了雪景明丽的特点。
赏 析
写边塞风狂雪早。
写雪后美景。
默写常考句
八月飞雪图
诗歌赏析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四个反常细节“狐裘不暖”“锦衾嫌薄”“角弓难控”“铁衣难着”,刻画出塞外风雪的威严风骨,突出北方雪天之奇冷。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雪天寒冷的生活环境,突出戍边战士生活的艰苦。
军营酷寒图
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边关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苦,更从侧面烘托了边塞天气的酷寒。
 这四句诗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进一步描写沙漠雪景,表现环境之奇冷。
“愁”“惨”二字不仅为饯别场面渲染气氛,而且暗写了武判官归京路途艰辛。
默写常考句
这两句诗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第一句描绘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冰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做了总结;第二句写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渲染出送别的悲凉气氛,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军营饯别图
列举三种具有西域特色的乐器,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苍凉悲壮的豪气。
写主将帐中设宴送别的场面。
一个“掣”字生动地写出了辕门外雪大风寒的特点。
写归客起程的情景。
诗歌赏析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雪地惜别图
写送别的情景,景中含情。
“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环境的恶劣。
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遐想。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合作探究
1.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正面
侧面
合作探究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写雪后美景,以春景比冬景,以春花喻冬雪,新奇贴切,既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合作探究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描绘的画面,并谈谈细节描写的作用。
  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拓展延伸
边塞诗名句
1.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燕歌行》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4.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
5.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王维《陇西行》
文章主旨
这首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西北边塞特有的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之人的热烈场面,表达了诗人因朋友归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与无限惆怅之情。
课堂检测
1.根据提示默写。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运用比喻,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用特写镜头表现出惜别友人的怅然心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课堂检测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臼,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B
【解析】B项中“将梨花比作雪花”说法有误,应是将雪花比作梨花。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景图
帐外:风狂雪早
帐内:珠帘、罗幕、将军、都护
帐外:瀚海冰封、愁云万里
送别图
践行:中军置酒
临别:暮雪纷纷、红旗不翻
轮台送别、雪满天山
别后:空留马行处
奇丽壮美
豪迈惆怅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