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2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2张PPT)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30 17:0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个体小农特点:分散、落后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照这样下去,贫苦农民依然会回到旧社会的老路上去。怎么办呢?
学习目标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和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1
3
2
通过读课文,能概括三大改造的背景、目的、形式、原则等
通过对三大改造内容的理解,知道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能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导学任务
1、读课本P23—24页,找出进行农业改造的原因、改造形式、目的、步骤、原则、影响;
2、读课本P25页,划出对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政策分别是什么?
3、读课本P26页,划出三大改造意义和缺点;
知识链接
个体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亦称"个体农民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经营,有的以租入土地经营,亦有两者兼之。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在小块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 生产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经济地位不稳定,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易于走向贫富两极分化。
导学内容
主题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原因
时间
方式
目的
过程
原则
结果
1953年-1956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农业互助组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农业方面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情景1:
讨论1:请计算出人均耕地和人均耕畜。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情景2:
讨论2:结合课本说说当时为什么要首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1头耕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讨论2:结合课本说说当时为什么要首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方面
背景
方式
结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主题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1954年-1956年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目的
结果
政策
方式
时间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情景:
探究主题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讨论:你觉得国家最可能推行哪种公私合营的方式?说说理由。
知识链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选择第1种;理由:“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可见资本家剥削的剩余价值量已受到很大的限制。
选择第2种;理由:这一方式可以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加快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讨论:你觉得国家最可能推行哪种公私合营的方式?说说理由。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情景:
探究主题三:三大改造的意义
《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讨论: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
从意义来看,三大改造实质上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讨论:1952-1956年中国经济结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是什么?从意义来看,三大改造实质上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行业 改造前 所有制性质 改造方式 改造后
所有制性质
农业 个体农民所有制 农业合作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 所有制 手工业合作化
资本主义 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 公私合营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C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 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 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 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A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 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年—1956年 B.1949年—1956年
C.1949年—1953年 D.1953年—1957年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C
3.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