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6张PPT+内嵌视频) 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30 17: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你们知道视频中与会者参加的是什么会议吗?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本课难点: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1.能识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2.能说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表现和中日建交的时间
3.能简述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表现及外交成果
4.能了解我国新时期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自学任务
1、阅读课本P85-P86,圈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意义。
2、阅读课本P86-P87,找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同时勾画出中日建交的时间和意义。
3、阅读课本P87-P88,找到中国进行全方位外交的表现及成果。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背景: 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 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 等国家的操纵下,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1
常任理事国
美国
导学内容
主题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知识链接
联合国
联合国是二战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一: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看一看
想一想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说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呢?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想一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说是“恢复”而不是“加入”呢?
原因: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美国等国长期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了恢复,这是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中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它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1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想一想:小组合作探究,中国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原因:
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3.亚非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弱
2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想一想:假设你是乔冠华,你认为当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什么意义?
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标志着美国长期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
5.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中美建交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主题二:中美、中日建交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过程:
( )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 )秘密访问中国。
(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971
基辛格
1972
联合公报
1979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田中角荣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探究主题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乒乓球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尼克松访华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看图说话:谁能更快说出中美建交的政治前提呢?
政治前提: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看图说话:你能准确概括出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正常化的过程吗?
过程:
(1)1971年2月,“小球转到了打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发展。
(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3)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看图说话:假设你是一名时政评论员,请你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谈谈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美国方面:
(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3)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可增加对付苏联的实力。
(4)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3
中国方面:
(1)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举措
(1)双边外交: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主题三:全方位外交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2)多边外交: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强与联合国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布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3)表现
① 积极融入世界: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② 开展主场外交: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4)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重要作用。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归纳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国家实力: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D
1.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②百万雄狮过大江 ③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北伐战争
A.③⑤②①④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⑤③②①④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D
2.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知识导学
互动探究
本课小结
课堂检测
【答案】C
3. 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选取了尼克松访华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这一历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A.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C.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