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最新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含答案)
(测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姓名 得分 .
一、找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在下面画上横线,将正确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咳嗽(sou) 祭祀(shì) 束缚(fù) ( )
2.竹匾(biǎn) 追悼(diào) 出殡(bìn) ( )
3.镊子(niè) 秕谷(bǐ) 骤然(zòu) ( )
4.装弶(jiàng) 讲究(jiù) 胭脂(yān)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ènɡ zhònɡ xiànɡ quān chénɡ bì cuò zōnɡ dànɡ yànɡ
( ) ( ) ( ) ( ) ( )
zhān mào línɡ lì nínɡ shì shòu xuē shùn jiān
( )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4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究 深奥 矛屋 经厉
B.闺土 火焰 错综 稀奇
C.澄碧 搁笔 拜年 摔挎
D.项圈 凌乱 害羞 蒙眬
2.“闰土知道许多新鲜事”句中的“新鲜”,与下列句子中“新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些水果还很新鲜。
B.月季花的叶子油亮亮的,绿得那么新鲜
C.秋天的空气特别新鲜
D.你好象不大会摆弄那个新鲜玩艺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只是无端地觉得这猹是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的动物。(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B.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大约、几乎)
C.供祖像的供品多,祭器很讲究。(精美,要求高)
D.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下列诗句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C.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D.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5.鲁迅故居三味书屋曾有一副对联,“人淡似菊, 。”请你根据上联选择相应的下联,恰当的一项是( )。
A.有味读书 B.屋小如舟 C.读书有味 D.博览群书
6.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7.下列有关《少年闰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B.课文写“我”与闰土的相处,重点写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
C.课文中的“我”对于闰土讲的新鲜事“并不知道”“素不知道”,借“我”的孤陋寡闻侧面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
D.从课文中“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可以感受到“我”虽然生活空间有限,却因为有闰土的陪伴而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感到很满足。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21分)
1.把下列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意思不变。(5分)
(1)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
(2)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 ( )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 )
(4)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 ( )
(5)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
2.照样子,写句子。(2分)
我敬仰鲁迅,因为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我敬仰鲁迅,因为 ;我敬仰鲁迅,因为 。
3.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本单元中,《少年闰土》一文折射出一个 的鲁迅,《好的故事》一文让我们感受到一个 的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鲁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鲁迅。正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所说的,鲁迅真是一个“ ”的人。(5分)
(2)“好的故事”是一个 、 、 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个 。(2分)
(3)《有的人》一文中表现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句子是“ ”,这句诗让我想到鲁迅先生《自嘲》中的诗句:“ , 。”(3分)
五、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好的故事(节选)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这段文字写的是( )。(1分)
A.河岸边的景象 B.河水中的景象
C.夏季的景色 D。春天的景色
2.“诸影诸物”指的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4分)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4分)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理解加点词语“荡漾”的表达效果,在恰当的选项后面打“√”。
①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等一切事物都在水中荡漾。 ( )
②河水承载着一切美的人和事,荡漾在作者心头,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和江南水乡的爱。 ( )
(2)“一同荡漾”的除了景物,还会有什么呢
.
(二)课外阅读。(16分)
风筝(节选)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长进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快乐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长进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一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资料 《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昏暗,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鲁迅从不向读者隐蔽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
1.下列与“苦心孤诣”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1分)
A.囫囵吞枣B.费劲心机C.苦口婆心
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
.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我”的 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对待兄弟 。结合资料可以了解到,作者借写“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来批判 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3分)
4.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我”的心为什么“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为自己当年毁掉弟弟的风筝而自责。
B.看到弟弟惊慌失措的样子,“我”认为自己做错了。
C.弟弟爱玩风筝没出息,“我”为弟弟的前途担心。
D.“我”喜欢以大欺小。
5.“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赞同这种说法吗?写出理由。(3分)
.
.
.
6.“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结合资料说说“严冬”指什么。(2分)
.
.
7.说说短文中的鲁迅和《好的故事》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3分)
.
.
.
六、习作展示。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最新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含答案)
(测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姓名 得分
一、找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在下面画上横线,将正确读音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咳嗽(sou) 祭祀(shì) 束缚(fù) (sì)
2.竹匾(biǎn) 追悼(diào) 出殡(bìn) (dào)
3.镊子(niè) 秕谷(bǐ) 骤然(zòu) (zhòu)
4.装弶(jiàng) 讲究(jiù) 胭脂(yān) (jiu)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ènɡ zhònɡ xiànɡ quān chénɡ bì cuò zōnɡ dànɡ yànɡ
( ) ( ) ( ) ( ) ( )
郑重 项圈 澄碧 错综 荡漾
zhān mào línɡ lì nínɡ shì shòu xuē shùn jiān
( ) ( ) ( ) ( ) ( )
毡帽 伶俐 凝视 瘦削 瞬间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4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讲究 深奥 矛屋 经厉
B.闺土 火焰 错综 稀奇
C.澄碧 搁笔 拜年 摔挎
D.项圈 凌乱 害羞 蒙眬
2.“闰土知道许多新鲜事”句中的“新鲜”,与下列句子中“新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这些水果还很新鲜。
B.月季花的叶子油亮亮的,绿得那么新鲜
C.秋天的空气特别新鲜
D.你好象不大会摆弄那个新鲜玩艺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我只是无端地觉得这猹是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的动物。(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B.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大约、几乎)
C.供祖像的供品多,祭器很讲究。(精美,要求高)
D.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下列诗句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C)。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B.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C.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D.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5.鲁迅故居三味书屋曾有一副对联,“人淡似菊, 。”请你根据上联选择相应的下联,恰当的一项是(B)。
A.有味读书 B.屋小如舟 C.读书有味 D.博览群书
6.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7.下列有关《少年闰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A.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B.课文写“我”与闰土的相处,重点写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
C.课文中的“我”对于闰土讲的新鲜事“并不知道”“素不知道”,借“我”的孤陋寡闻侧面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
D.从课文中“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可以感受到“我”虽然生活空间有限,却因为有闰土的陪伴而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感到很满足。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21分)
1.把下列加点的词语换成另外一个词,意思不变。(5分)
(1)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每个,各个)
(2)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 (家庭境况 )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向来,从来)
(4)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 (报告)
(5)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乱响)
2.照样子,写句子。(2分)
我敬仰鲁迅,因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她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我敬仰鲁迅,因为鲁迅的作品是最好的,她没有丝毫的娇柔与造作;我敬仰鲁迅,因为鲁迅的思想是伟大的,她没有丝毫的私欲和腐朽。
3.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本单元中,《少年闰土》一文折射出一个渴望自由的鲁迅,《好的故事》一文让我们感受到一个 憧憬未来的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关心大众的鲁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无私奉献的鲁迅。正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所说的,鲁迅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5分)
(2)“好的故事”是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个美好的梦。(2分)
(3)《有的人》一文中表现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句子是“俯下身射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让我想到鲁迅先生《自嘲》中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分)
五、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9分)
好的故事(节选)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这段文字写的是(B)。(1分)
A.河岸边的景象 B.河水中的景象
C.夏季的景色 D。春天的景色
2.“诸影诸物”指的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4分)
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4分)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理解加点词语“荡漾”的表达效果,在恰当的选项后面打“√”。
①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等一切事物都在水中荡漾。 ( )
②河水承载着一切美的人和事,荡漾在作者心头,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和江南水乡的爱。 (√)
(2)“一同荡漾”的除了景物,还会有什么呢
“一同荡漾”的除了景物,还会有作者的心,作者的心随着这美景一起在这河水里荡漾、享受。
(二)课外阅读。(16分)
风筝(节选)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长进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快乐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长进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一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资料 《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昏暗,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鲁迅从不向读者隐蔽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
1.下列与“苦心孤诣”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B)。(1分)
A.囫囵吞枣 B.费劲心机 C.苦口婆心
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我不喜欢放风筝,我的小兄弟很喜欢放风筝,但是我并不允许他放风筝,直到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我”的 动作 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对待兄弟 非常粗暴 。结合资料可以了解到,作者借写“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来批判 封建 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3分)
4.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我”的心为什么“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我”为自己当年毁掉弟弟的风筝而自责。
B.看到弟弟惊慌失措的样子,“我”认为自己做错了。
C.弟弟爱玩风筝没出息,“我”为弟弟的前途担心。
D.“我”喜欢以大欺小。
5.“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赞同这种说法吗?写出理由。(3分)
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在儿童时期都是对玩具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只用喜爱游戏,喜爱玩具才能保持一种热爱和一种动手的能力。如果扼杀了儿童对玩具和游戏的兴趣,更是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6.“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结合资料说说“严冬”指什么。(2分)
“严冬”指比当时冬天还要冷的封建社会现实,反映了现实的冷酷和黑暗。
7.说说短文中的鲁迅和《好的故事》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3分)
《好的故事》中的鲁迅批判现实的黑暗,渴望美好的生活。而短文的鲁迅则勇敢地批判自己的错误,直面自己的错误,没有隐瞒内心的矛盾,更能显出鲁迅先生正直、勇敢的特点。
六、习作展示。
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