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雷雨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雷雨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17: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雨》逐字稿
学习目标:
1. 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压”“垂”3个生字。(重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难点)
课堂实录:
板块一 妙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呀?
生:喜欢。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来,伸出你们的双手,请你跟我这样做。(两只手轻轻拍模仿雨声)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生:雨声。
师:加快速度,拍腿,什么声音?
生:大雨。
师:这是什么声音?(拍一下桌子)
生:雷声。
师:同学们,像这样伴着雷声的雨就叫雷雨,有一位作家把这种自然现象记录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雷雨》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学写“雷”字。)
师:“雷”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怎样才能把它写好看呢,谁有妙招?
生:“雷”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差不多。
师:你提醒得非常好。
生:我有补充,“雷”字上宽下窄,上边的“雨”变成“雨字头”时横折钩变成横钩。
师: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提示来写一写这个字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合作探究
活动一:争当“小小朗读者”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读课文之前,先看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反复读。最后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回读。
(生齐读要求。)
师:稍后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评选“小小朗读者”,有没有信心来挑战?
生:有。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要求二)请同学们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读得好,给他点赞;读错了,帮帮他。
师:谁达到了“小小朗读者”的要求?
师:哪位朗读者想来展示?
师:请你来读第1、2、3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谁听得最认真,老师奖励谁接着读。
师:一字不错,“小小朗读者”当之无愧。
师:(出示“垂下来”)这个词语,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来”读得又轻又短,跟我读。
(生跟读。)
师:“垂下来”是什么意思呢?
生:掉下来,落下来。
师:大家给它找了个近义词,很好。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说掉下来、落下来,而说垂下来呢?请看老师做动作,下面我们请小蜘蛛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蜘蛛垂下来时有丝连着。
师:你们真会观察。掉下来和垂下来都有从上往下落的意思,但是垂下来的时候是一头朝下,另一头还连着。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垂下来的吗?
生:柳枝。
生:头发,我还知道“垂头丧气”。
生:还有教室的窗帘。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用垂下来了吧。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来,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师:谁想读4、5、6自然段?
(生展示读。)
师:连标点都读得那么准确,真了不起。
师:在这一段中,有个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出示“哗”)他也读得那么准确,掌声送给他。
师:来,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
师: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第4自然段。)
师:哪位朗读者想接着读?
(生读第7、8自然段。)
师:掌声送给这位朗读者。在这两段中,有两个生词。(出示“窗户”“迎面扑来”)
(男女生赛读词语。)
生:通过预习,我还知道最早的时候“窗户”的“户”指的是半扇门。
生:我还知道,“扑”和动作有关,所以是提手旁。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不仅多样,还那么有效,真是太棒了!
活动二:我为课文配插图
师:同学们,咱们学校的美术老师正在筹备课文插图展,现向全校学生征集课文插图。今天我们就根据《雷雨》这篇课文的内容来创作插图吧。
师:来,我们先来给前三个自然段配图吧。你觉得应该画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3自然段,用圆圈把景物圈出来吧。
(找一生上台圈画,其他学生在座位上默读,圈画。)
师:你同意她的圈法吗?
生:同意。
师:都很会提取信息。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景物吧。
(生自由读景物。)
师:大家都知道应该画什么了,那现在我们开始创作插图吧。
师:(课件出示所有的景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觉得这些景物我们应该怎样去摆一摆呢?
师:小组内先说一说,一会儿我们推选代表来创作。
(看着课件,小组内谈论。)师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师:能说一说你这样创作的理由吗?
生:通过读课文和讨论,我发现作者是从上到下描写的,所以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能把这些景物随便乱摆,应该有一定的顺序。
师:这样的奥妙都被你发现了,真了不起。
师:插图创作好了,我们得把为什么这样创作介绍给评委!请同学们看着这幅插图,来介绍介绍吧。
(生自由练习。)
师:谁想来介绍?
(生上台根据课文内容来讲插图。)
师:不但会创作,还会讲解,为你点赞。师:你创作的这幅图下雨了没有呀?
生:还没有下雨呢。
师:创作好了图画,我们还要给它起个名字。因为没有下雨,所以老师给它起名叫“雨前景象图”。
师:前3个自然段写的是下雨之前,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下雨呢?
生:4~6自然段。
师: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雨停了呢?
生:7~8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给雷雨前的景象配插图,用的是先圈再创作然后讲一讲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给雷雨中和雷雨后创作插图吧。
(生先圈画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物。)
师:雷雨中你圈了哪些景物?
生:雨、树、房子、雷声、雨声。
师:雷雨后呢?
生:窗户、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师:都很善于提取信息。课文给雷雨中配了一幅图,接下来我们给雷雨后的景象来配图吧。创作完插图,再讲一讲,一会儿我们来展示。
(生小组合作创作插图、讲解插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来展示你们的创作?
(被推荐的组员上台展示并介绍插图。)
活动三:我是小小书法家
师:同学们不但要会创作会讲解,还要会写字。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就用你那双慧眼来观察下面的两个字吧。(出示:“垂”“压”)
师:请电脑老师演示“垂”字,小朋友仔细观察。“垂”由几部分组成?
生:三部分。
师:对,老师有个儿歌,可以帮助你识记它:千字加草头,二字倒着走。
(生边练说边书空。)
生:除了这首儿歌,我还要提醒,草头一横最长,横画间距要相等。
师: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师:再来看“压”字。它是什么框?
生:厂字框。
师:对。(课件演示,老师讲解)我们知道“厂字框”表示山崖,这两横就像是山崖上掉下来的泥土,土里的这一点就好像是山崖上的石头被泥土埋住了。
师: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字在语文书上写一个描一个。生练习。)
板块三 智拓展
师:夏天,雷雨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雨呢?
生:我见过毛毛细雨。
生:狂风暴雨。
师:下雨时是怎样的景象?我们可以从雨点的样子、雨中景物的变化来说一说。
生:天越来越暗,忽然一阵狂风,吹得树枝乱摆。豆大的雨点啪啪啪地落下来,紧接着雨水像瓢泼下来一样,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不一会儿,下水道就被雨水灌满了,地上的积水没过了台阶。
板块四 分享收获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觉得大自然很神奇,我们如果用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奥秘。
生:我知道什么时候用“垂”、什么时候用“掉”。
生:我知道描述一种景物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比如“雷雨后”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谈收获,让学生明白作者用词的准确,雷雨的景色变化,培养总结的意识。
板块五 融作业
师:同学们,课后请把文字转化为图画,完善给课文所配的插图,把精心设计的插图交给美术老师(附设计意图),参加评选。
设计意图:作业是课堂的延续,语文和美术学科相融合,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整体育人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