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30 17:0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课本第45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和认识了长度单位、掌握了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教材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测量的活动经验,经历了长度单位的构建过程,具备小组合作、分享交流的能力。在生活中他们对周长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像,了解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理解了“边线”、“轮廓”等词语的含义。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周长意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活动的基础上来充分理解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能与他人合作,测量并计算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发展合作技能,培养模型意识。
3.在测量物体表面或图形周长的活动中,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量感。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绳子、软尺、直尺、彩笔、图形卡片、树叶卡片、数学书封面图、学生课堂学习单、小组合作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上节课安排大家结合任务单和微课预习《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内容,你们预习了吗?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同学谈一谈自己的预习收获。
预设:
生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生2: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在预习中你还有哪些困惑呢?
预设:
生1:我想知道如何测量出一个图形的周长?
生2: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是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预习收获和困惑这样简单交流、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为本节教学中重难点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依据。】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吗?(学生答喜欢或不喜欢)体育锻炼在大家的成长中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就强调: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这不,瓢虫黄黄、红红和蚂蚁乐乐也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开启了他们的体育锻炼计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瓢虫黄黄、瓢虫红红和蚂蚁乐乐制订的锻炼计划)。
师:他们给自己定了怎样的锻炼计划呢?
生:每天绕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三个今天锻炼的情况。(课件播放跑步动画)
提问:今天他们谁绕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呢?
学生发表见解,明确只有小蚂蚁是绕着树叶的边线跑了一圈。
引导学生明白:绕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出发,沿着边线跑一圈后又要再回到起点。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三只小昆虫们制订锻炼计划进行跑步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从中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一周”及“边线”的含义,激发学生认识周长的欲望,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良好效果。同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渗透学科融合,落实习语金句进课堂。】
二、自主合作 展示交流
(一)反复体验,深入认识周长。
1.描一描、说一说,理解“一周”的含义。
(1)描出树叶的边线。
师:(出示课件)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颜色描出学习单上小昆虫每天计划跑的路线,也就是树叶的边线!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让板演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描的。
(2)描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师:你还能尝试描出其他物体表面的边线吗?请大家试着描一描学习单上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并说一说自己描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描出一个物体的边线时,可以从不同点开始,再到这一点结束,首尾相连接 。
师:我们所描的边线又可以称为什么呢?通过一段微课认识一下。
(3)播放微课,学生了解“一周”的含义,感知周长。
让学生明确从一个起点出发,绕边线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一周”。并结合甲骨文、金文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一周”的意思。
师:大家刚才我们所描的树叶的边线又可以称树叶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描树叶及数学书封面图形的边线充分感知“一周”的含义;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从甲骨文、金文解字说明中对周的解释拓宽学生对“一周”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为理解周长的含义做好了铺垫。】
2.找一找、摸一摸,感知中进一步认识周长。 
(1)认识物体表面的周长。(以树叶为例)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师边摸边说)
师:谁能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生: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找一找、摸一摸这个物体表面的一周,并说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如:文具盒表面周长、黑板表面周长、鞋底周长……
(2)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
(出示课件)隐去树叶和数学书封面,只留下边线,从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师:它们的边线围成的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围成的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你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吗?
生: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你在平面图形学具里任选一个,边摸一周边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体会: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引导学生小结周长的含义: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
3.辨一辨,描一描——完善周长的意义,体会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1)课件出示一组图形,让生判断:哪个图形有周长?哪个没有?为什么?
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2)完善周长的意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创造性地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的树叶、数学书等实物之中,再抽象到平面图形,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辩一辩等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周长的含义,建构周长的模型,建立对“量”的感知。】
(二)小组合作,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
1.巩固周长的意义,引出周长的测量。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你知道怎样才能得到这个长度吗?
生:测量。
2.动手操作。
师:以树叶和数学书封面为例,请大家小组合作量出它们各自的周长。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量出树叶或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活动要求:
(1)先独立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方法。
(2)达成共识后,小组长具体负责,做好分工,组织组员进行实际测量。
(3)测量后,完成小组活动记录单,填写测量结果。(温馨提示: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
(4)整理思路,准备展示汇报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小组活动记录单
测量对象
测量工具 (画√) 直尺( )软尺( ) 线绳( )其他( ) 直尺( )软尺( ) 线绳( )其他( )
测量方法 口头叙述 口头叙述
测量结果(单位:厘米)
学生组内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汇报,总结测量方法。
选使用不同方法的小组代表汇报测量过程及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本组选择的是什么测量工具?是怎么量的,怎么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引导学生展示不同方法,师及时总结,形成测量方法:“绳测法”“尺测法”。4.出示微课,补充测量物体表面或图形周长的方法。
微课演示采用滚动法测量像圆这样规则图形的周长。
师小结:测量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绳测法”“尺测法”和“滚动法”等,实际测量中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
师:绳测法与滚动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启发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引导学生体会“绳测法”与“滚动法”都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测量树叶,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通过具体测量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拓展他们的思维,发展量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通过观看微课,使学生体会到同一图形的周长可以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进一步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
(三)数一数,借助长度单位度“量”出图形的周长,巩固周长概念的理解。
课件出示45页绿泡泡4内容: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提示学生可以先描一描每个图形的周长,再数一数,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提示: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汇报,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强调可以边描边数,也可以采用移动拼接法巧妙地数出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方格图中三种不同图形的周长,体会可以借助长度单位度“量”出图形的周长,巩固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从中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和“平移拼接”的数学方法。】
三、巩固拓展 理解应用
(一)基础达标,巩固训练。
我为亚运奖牌镶金边。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第19界亚运会前几天在我国杭州举办,在本界亚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光,取得了亚运会奖牌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让世界敬仰。同学们,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他们的奖牌镶上金边,让他更加光彩夺目。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汇报。
(通过练习再次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强调描边线的注意事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向运动健儿们学习,在学习上也能展现出不屈不挠的亚运精神,在生活中练就坚强刚毅、敦厚善良的品格,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国添彩。
(二)综合应用,拓展思维。
两只小蚂蚁赛跑,它们分别绕着下面的图形走一周,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说谁跑的路程远呢?这场比赛公平吗?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边描边数出周长。
2.集体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用平移拼接法,巧妙算出各图形的周长,初步渗透“周长相同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一定相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当前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设计分层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知识的深度,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感性,发展应用意识,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在练习中注重思政学科融合,渗透思想道德情感教育。】
(三)知识拓展,课外延伸。
生活中的周长。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预设:周长)其实周长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短片:生活中的周长。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从中教育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反思评价 衔接迁移
1.请大家谈一谈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在谈收获时,可以让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与人合作方面、学习方法等方面)来谈。同时,也可以评价自己或其他同学课堂的表现。
2.布置实践性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围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3.安排预习任务:结合任务单和微课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梳理重点,架构知识框架。通过多样化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布置实践性作业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从课堂走向课外,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给学生搭建自主学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的能力。】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起点——边线——起点
测量方法:尺测法
绳测法
滚动法 (化曲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