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30 20: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认识本课生字词,能够流畅、正确的朗读课文。
*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尝试表演,理解语言,并能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 通过朗读、表演、品评等方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和幽默。
* 能通过查阅工具书、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言词汇,初步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语感。
* 体会杨氏之子对长辈的尊敬,初步培养机智应对他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和幽默。
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演、品评等方式,理解杨氏之子如何机智应对他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播放《世说新语》中其他机智儿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听到过的机智儿童的故事,调动学生情感。
* 揭示课题,让学生了解“杨氏之子”的含义。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 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生字,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尝试讲述故事。
3. 深入理解,体会情感(1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文言词汇。
*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故事中杨氏之子如何机智应对他人的提问,教师进行点拨。
* 学生品评杨氏之子的回答,进一步体会他的机智和幽默。
4. 拓展延伸,表演故事(10分钟)
*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杨氏之子与客人的对话场景。
* 通过表演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和应对能力。
5.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杨氏之子对长辈的尊敬和他机智应对他人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收集其他机智儿童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表演法等。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正音、断句;通过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教学手段:使用课件、文言词汇卡片等辅助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借助音频播放软件让学生聆听优美的乐曲和配乐朗读示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展示的生字词卡片配对练习和选择题等,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词汇,收集其他机智儿童的故事。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或复述表演故事,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有趣的故事,拓宽阅读视野。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激励为主和个别指导为辅的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在作业评价方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阅读心得和故事梗概等,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