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2023年 9月 1日《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年级:人音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学唱《沂蒙山小调》,欣赏江苏民歌《无锡景》、河北小调《小放牛》、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课标分析
1、新课标指出: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更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成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发挥潜能,让每个学生更加热爱音乐课,更加喜欢上音乐课和学音乐课,从音乐课中体会快乐,发现学习的乐趣。在《沂蒙山小调》的设计中,我有意识的设计了一些环节,例如聊同学们知道的民歌、语文上的“顶真”修辞方法等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2、新课标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能够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本节课中我渗透了听、唱、说等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本节中充分的让学生进行聆听歌曲、演唱歌曲、分析作品、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走进音乐,获得更多的宙美体验。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风光》《沂蒙山好风光》,内容以歌颂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幸福生活为主。全曲为一段体结构,与 的变拍子,含变宫的六声徵调式,具有严谨的旋律进行逻辑和方整性的曲体结构形态:四个乐句,每句两小节。歌曲采用了汉族小调民歌中常见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的结构,各句基本上是前半句明显跳进、后半句曲折级进,旋律既有开朗、挺拔的性格,又有细致委婉的抒情咏叹。每句都以结束音为中心做回返的拖腔,增强了音乐的延伸流动。其中,前三乐句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所特有的“鱼咬尾”创作手法,即前乐句的落音与后乐句的起音相同的旋律进行方式,在音高上有衔接递进的关系,给人一种连续不断的感觉。另外,它虽然标为“小调”,结构也确实是较典型的小调体,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颇有一点山歌风格,这样,它的体裁属性也就有了两重性,人们也因此将它视为民歌风格的代表。
教学目标:
1、喜爱本单元小调歌曲,通过欣赏学唱民歌,体验感受不同地方小调的音乐特点。
2、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沂蒙山小调,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欣赏沂蒙山小调,初步了解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不同地方民歌的特色。
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类比分析法,听唱法教学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茉莉花师: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茉莉花》是一首享誉海内外、被世人经久传唱的中国优秀民歌,现在就让我们一同乘着歌声的翅膀,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中国民歌的艺术风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合作交流听赏感受民歌三大体裁音乐代表作品。
1、听赏劳动号子
播放视频《军民大生产》
问题 1:歌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学生讨论回答)
生答:(一幅火热的劳动场景)
问题 2:歌曲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
(口头提示:整齐统一(自由悠长)、旋律坚实有力(柔软绵长))
作用:协调指挥劳动、鼓舞士气
师:像这种在劳动中产生,伴随劳动进行、并且具有协调指挥劳动作用的民间歌曲叫劳动号子!
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美丽云南,聆听云南西部的一首山歌,《放马山歌》2、感受云南山歌
播放视频《放马山歌》
问题: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一起回答)
师:这首《放马山歌》歌曲旋律高亢(低沉)、嘹亮,是一首极富地域特色的山歌!欢快的音乐旋律让我们感受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和欢乐!
3、走进家乡小调
过渡语:音乐的脚步不停歇,此刻,我们来到了我们的家乡沂蒙山,一起来听一听我们家乡的歌曲《沂蒙山小调》。
播放视频《沂蒙山小调》(第 1遍)
(学生讨论)
回答:问题 3:说一说:歌曲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总结: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质朴亲切,是流传于我们山东沂蒙老区的一首小调歌曲!
师:刚刚我们听赏的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就是我国民歌体裁的三大种类!
4、总结民歌三大题裁播
民歌题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过渡语:其中小调是我国民歌的重要题材之一,现在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民歌中的小调。民歌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出播放
小调的定义:让学生齐读定义小调,是人民劳动之余,在城镇和集市等生活娱乐的地方演唱的民间小曲。小调题材广泛,旋律婉转、细腻、流畅,富于变化。
三、学唱歌曲
1、感受民间小调韵味过渡语:了解了小调,让我们驻足沂蒙山,感受沂蒙山小调的独特韵味!
播放视频《沂蒙山小调》(完整听一遍)(第 2遍)这首优美的音乐作品就诞生在我们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沂蒙山小调》
创作背景播放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图片
师:《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我们山东人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蒙山风景区是自然风光秀丽的天然氧吧,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2、赏析沂蒙山好风光
过渡语:让我们伴随着《沂蒙山小调》优美的歌声,走进沂蒙山,看看那里的好风光!
问题 4:听一听歌曲有几个乐段?每段有几个乐句?说一说歌曲中描写了些什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歌片配视频,学生随唱歌曲旋律(第 3遍)
再出示问题提问:这首歌有几个乐段?每段有几个乐句?说一说歌曲中都描写了些什么?(青山、绿水、蒙山沂水的秀美风光,瓜果飘香,五谷丰登、景色优美,山东的农作物特产......)歌曲旋律(优美!流畅!婉转!动听!细腻!悠扬、舒展)
3、歌唱美丽沂蒙山师:看到这美丽的沂蒙山好风光,我们不禁要歌唱美丽的沂蒙山,请同学们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唱一唱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随唱一遍。歌片配视频 (第 4遍)
四、艺术表现
1、韵味十足歌唱大美沂蒙山,进一步感受小调特色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唱的很有山东民歌的风味和特色。
师:你觉得刚才在演唱的过程中哪个地方的旋律不太好把握?旋律上有没有什么不明确的地方?(学生讨论回答)。
大歌片
分析衬词、一字多音
A、一字多音的拖腔,使得音乐更具抒情性,更委婉、动听、舒展。(音乐表达作用)
B、衬词和地方方言以及儿化音的运用使得音乐加强了情感的表达、更加富有地方特色,让人倍感质朴亲切!
C、一字多音、衬词、方言、儿化音的运用是民歌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民歌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浓浓的田野风味!更能提现民族文化地方特色!
D、分析演唱情绪提出
问题 1:这样一首优美动听、质朴亲切、充满山歌风味的小调
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呢?
(学生讨论回答)提示回答
(热情喜悦的、赞美的、欢快的、婉转悠扬的等)
提出问题 2:说到这儿啊,老师也想唱两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我准备了两种唱腔,你来选一选哪种唱腔好听?
(更有韵味、更亲切、更具地方风格特色)
师: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带上韵味十足的唱腔,歌唱我们的大美沂蒙山!
分析唱腔风格、演唱(第 6遍)
师总结:大家唱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特色,同学们的歌声,真的让我感受到:临沭方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土生土长的沂蒙山人唱出的《沂蒙山小调》就是韵味十足啊!
2、鱼咬尾音乐旋律发展手法
师:你发现了什么?歌之不足,诗词咏之,读诗句,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诗句于诗句之间的连接处有什么特点?
大歌片找出首尾相接的地方!
师:歌曲的旋律连接上有什么特点?大家看一看歌曲的乐谱和我们刚刚做读的这首《咏春》诗,有什么相似之处?也是首尾相接,在音乐中像这样的首尾相接,有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鱼咬尾”。
大歌片首尾相接,讲解“鱼咬尾”也是民族音乐中一种常见的旋律发展手法。使得歌曲衔接自然,旋律更加流畅舒展!
出示鱼咬尾音乐创作手法,学生齐读理解!
3、传承沂蒙精神师总结:历经七十载,这首经典的《沂蒙山小调》已成为沂蒙老区的代名片,英雄的沂蒙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沂蒙山人开拓进取,奋勇前进!传承沂蒙精神
五、艺术拓展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民歌更是浩如烟海,灿若繁星,我们的音乐文化更是绚丽多姿,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脚步,去美丽江南、
1、畅游江南小调《无锡景》
畅游江南小调《无锡景》音乐视频!旋律:婉转!优美!细腻(吴方方言(垮垮调)方言特色、衬词、旋律细腻、柔美)
2、听一听河北小调《小放牛》
接下来再去听一听河北小调《小放牛》
学生讨论回答:(小调的特点)旋律:悠扬、恬静!情绪:明朗清新!演唱形式:采用对唱的形式。
歌词:一问一答,生动、活泼、俏皮,充满趣味性。
师:总结:具有独到的民歌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田园风格!
3、一赏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最后一程我们再去一赏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师小结:这是一首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它既有山歌的风味,又有小调的特色。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清亮、高亢、婉转、悠扬又略带哀怨。(衬词)
4、总结小调特点
总结小调特点走遍大江南北,赏遍不同风格的地方小调,让我们感受到:民歌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记录着人民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人民的美好愿望,总结小调的定义!
小调的特点!
A、贴近生活 B、旋律特点 C、风格特色 D、衬词衬句
5、传承民族经典
名人名言正如舒曼所说: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你会注意到多种民族的不同性格。
小结:民歌是民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 传承经典民歌弘扬传统文化
《沂蒙山小调》课后反思
本次课时,基本上实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较好地解决了难点。教法运用合理恰当,采用听唱结合、学习知识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突出了示范性,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语文上的修辞方法,课堂气氛活而不乱,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比如: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我只是要求他们注意坐姿、吐字咬字,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力度和情感表达上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在学唱《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画旋律线的方法,体验乐句句头跳进、句尾级进的特点就更直观、有效;在总结“小调”基本特点的过程中如果鼓励学生探讨交流、大胆总结,之后,教师补充完整,那样效果会更好。
总之,本节课既有自己较满意的地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各课、精心准备、虚心听取日他教师的意见、及时反思,让自己的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