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含解析)同步练习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含解析)同步练习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30 20:0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常温下,将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一定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混合后溶液体积等于酸碱体积之和,则CH3COOH溶液体积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为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判断
2.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B.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C.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小于为
D.的纯水中含数目为
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定容时俯视会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B.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D.酸碱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滴定管液面变化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吸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增大
B.在任何温度下,纯水都显中性
C.在时,纯水中的大于
D.时,纯水中,稀酸和稀碱溶液中,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白磷分子中含有P-P共价键数为6NA
B.1 mol NH4Cl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NA
C.1 mol Cu与足量的S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D.常温下,pH=10的NaHCO3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数为10-4NA
6.时,的酸()加蒸馏水稀释,随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一元弱酸
B.的中约有的发生了电离
C.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
D.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7.中学几种常用的仪器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仪器①不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长时间加热
B.仪器②可以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C.仪器③可以用于量取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D.仪器④在使用时必须从b口进水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B.常温下pH=7的溶液:、、、
C.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
9.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A.滴定前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B.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里有少量蒸馏水
C.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均正确)
10.25℃时,在20mLH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或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由点①可知HA是一元弱酸
B.点②溶液中有
C.点③溶液中有
D.点④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11.下列仪器是分液漏斗的是
A. B. C. D.
1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KHSO4固体可使A点变到C点
B.图中五个点的Kw间的关系:
C.若从A点变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D.处在B点时,将的稀硫酸与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Na+、ClO-、、Cl-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Ba2+、、、Fe2+
C.1 mol/L的FeCl3溶液中:Na+、K+、、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Na+、、
14.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铜质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
B.用温度计测量盐酸溶液温度后,直接测量溶液温度
C.为了防止倾倒时液体溅出,应该沿内筒的内壁缓慢倾倒溶液
D.计算温度差时,若实验中某次数据偏差较大,应舍去
1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 L-1AlCl3溶液中:H+、Na+、K+、SO
B.0.1mol L-1FeCl2溶液中:H+、Al3+、SO、NO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Ag+、Fe3+、Br-、SO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 L-1的溶液中:NH、SO、HCO、Cl-
二、填空题
16.某温度下,测得某溶液的pH=6,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此溶液呈___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__,该测定温度___________室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将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__。
17.现有下列物质:①铜;②CO2;③稀硝酸;④CH4;⑤硫酸溶液;⑥NaOH固体;⑦氨水;⑧NH3;⑨NaHCO3固体;⑩NaCO3·10H2O晶体; BaSO4; 冰醋酸
(1)上述物质可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
(3)写出 除水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25℃,将pH=12的⑥的水溶液a L与pH=1的⑤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混合后溶液的pH=1l,则a:b=___________。
(5)25℃时,pH=4的⑤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pH=10的⑧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已知:25℃时,CH3COOH的Ka=1.6×10-5,NH3·H2O的Kb=1.6×10-5。
(1)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趋势图如图所示。
①加水前冰醋酸的导电能力几乎为零,原因是_______。
②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n(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用a、b、c表示)。
③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种类共有_______种。
(2)常温下,在0.1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
①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_______mol·L-1;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c(H+)=_______mol·L-1。
②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向CH3CO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的值逐渐减小
b.0.1mol·L-1的NH3·H2O溶液与0.2mol·L-1的NH3·H2O溶液中,Kb的值相同
c.常温下,将10mL0.1mol·L-1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至10L后,的值减小
d.CH3COOH溶液和NH3·H2O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相同
19.计算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并将计算结果填在横线上:
(1)c(H+)=1×10-4mol·L-1的溶液_______;
(2)c(OH-)=1×10-4mol·L-1的溶液_______;
(3)将0.1molHCl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_______;
(4)将pH=2的HCl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以体积比3∶1混合_______;
(5)将0.23g金属钠溶于水并配制成100mL的溶液_______。
20.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1)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
(1)配制100mL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配置过程中选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
配置好标准液后进行滴定,滴定操作步骤:
①准备:检漏→洗涤→装液→排气泡→读数,其中洗涤先用水洗后____。
②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25.00mL待测稀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
(2)从图中读出NaOH标准液终点滴定管的读数____mL。
(3)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
(4)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____,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5)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
A.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读数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D.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CH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CH3COOH溶液的浓度远远大于NaOH溶液的浓度,若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若想让混合后溶液pH=7,则醋酸溶液的体积应小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故选A。
2.D
解析:A.苯的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A错误;
B.1个羟基中含有9个电子,则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B错误;
C.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碳酸根离子数目,C错误;
D.,则氢离子浓度c(H+)=1×10-6,由于是纯水则c(OH-)=1×10-6,则的纯水中含数目=1×10-6×10×10-3NA=10-8NA,D正确;
故选D。
3.A
解析:A.定容时俯视液面,则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A正确;
B.铂丝表面含有氧化物,用硫酸洗涤,生成的硫酸盐不挥发,会干扰实验,盐酸洗涤生成的氯化物灼烧挥发,应选用盐酸洗涤,B错误;
C.湿润的pH试纸,溶液被稀释,应选择干燥的pH试纸,C错误;
D.酸碱中和滴定时,眼睛不需要注视滴定管液面高度的变化,应该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便于及时判断滴定终点,D错误;
故答案选A。
4.D
解析:A.水的电离吸热,故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增大,A正确;
B.在任何温度下,纯水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都显中性,B正确;
C.在时,纯水电离程度大于室温,故大于,C正确;
D.25℃时,无论是纯水中还是稀酸和稀碱溶液中,都有,D错误;
故选D。
5.D
解析:A.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每分子白磷含6个P-P键,1mol白磷分子中含P-P共价键为6,故A正确;
B.氯化铵溶液中除了铵根离子水解外,还存在水的电离,所以1mol氯化铵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故B正确;
C.硫的非金属性较弱,与铜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1 mol Cu与足量的S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C正确 ;
D.未给出碳酸氢钠溶液的体积,所以不能计算出氢离子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D。
6.C
解析:A.25℃,起点时,pH=3,,小于0.1mol/L,故HA不完全电离,是一元弱酸,A正确;
B.,其中,说明只存在的HA发生电离,,有的发生了电离,B正确;
C.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正向移动,c(H+)增大,pH减小,C错误;
D.,,D正确;
故选:C。
7.D
解析:A.圆底烧瓶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不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长时间加热,A正确;
B.容量瓶常用于配制指定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正确;
C.酸式滴定管可以用于量取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正确;
D.使用直形冷凝管时进出水原则是下进上出,D错误;
故选D。
8.A
解析:A.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显酸性或者碱性,碱性溶液中、会与OH-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而酸性溶液中四种离子相互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常温下,pH=7的溶液呈中性,Fe3+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完全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酸可碱,酸性溶液中会生成CO2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溶液中钡离子、与OH-反应生成碳酸钡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9.B
解析:A.由于滴定前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滴定中用去的零刻度以上那部分的标准液的体积不在滴定后读出的V标的体积内,也就是实际用去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比V标要大,所以这样操作使待测溶液浓度偏小。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内有水的话,虽然使锥形瓶内的溶液浓度变稀了,但待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因而测定结果无影响。
C.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管内的标准溶液变稀,V标变大,导致待测溶液浓度偏大。
D.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读数时视线俯视,使V标读数变小,结果使待测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选B。
10.B
【分析】在20mLHA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H的变化曲线可知,①为起始点,②为氢氧化钠为10mL时,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③为中性点,④为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0mL时,即反应终点,此时溶质为NaA,⑤为过量氢氧化钠的点,据此结合溶液中平衡分析。
解析:A.HA溶液的pH>1,所以HA是一元弱酸,A正确;
B.点②溶液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溶液显酸性,所以HA分子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则有,B错误;
C.点③溶液显中性,则有,C正确;
D.点④溶液为完全反应生成NaA的溶液,对水的电离促进作用最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分液漏斗是一种玻璃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做化学实验用的分液漏斗,包括斗体,盖在斗体上口的斗盖,斗体的下口安装一三通结构的活塞,活塞的两通分别与两下管连接,A为容量瓶,B为分液漏斗,C为蒸馏烧杯,D为滴定管;
答案选B。
12.A
解析:A.若从A点到C点,c(H+)变大,c(OH-)变大,Kw增大,温度应升高,A错误;
B.ADE都处于25C时,Kw相等,由图像可知B点c(H+)和c(OH-) 大于C点的c(H+)和c(OH-) ,并且C点的c(H+)和c(OH-)大于A点c(H+)和c(OH-),c(H+)和c(OH-)越大,Kw越大,故B>C>A=D=E,B正确;
C.从A点到D点,温度不变,Kw不变,加酸,c(H+)变大,c(OH-)变小,C正确;
D.若处在B点时,pH=3的稀硫酸中c(H+) =10-3, pH=9的KOH中c(OH)=,溶液显中性,D正确;
故选A。
13.A
解析:A.的溶液中c(H+)<c(OH-),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OH-,选项离子之间与OH-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H+与、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3+、NO、H2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只有溶液浓度,缺少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C错误;
D.由水电离出的<10-7 mol/L,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会反应产生CO2、H2O,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OH-与会反应产生弱电解质NH3·H2O,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4.D
解析:A.铜易导热,玻璃搅拌器不能用铜质材料代替,故A错误;
B.温度计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立即插入碱溶液中测量温度,会使碱溶液的初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低,计算出的反应热数值偏小,故B错误;
C.应该沿内筒的内壁快速倾倒溶液,故C错误;
D.若实验中某次数据偏差较大,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应该舍去,故D正确;
故选D。
15.A
解析:A.0.1mol L-1AlCl3溶液中显酸性,H+、Na+、K+、SO可以与其共存,故A 正确;
B.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故B错误;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和三价铁离子不共存,故C错误;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 L-1的溶液可能会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故不可以和碳酸氢根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 中 1×10-12 高于 1:1
解析: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该溶液为中性溶液;根据pH=6可得氢离子浓度为,该温度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25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Kw变大,由此可得该温度高于室温;此温度下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台,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可列式,,由此可得a=b,故。
17.(1)①③⑤⑦
(2) ⑥⑨⑩ ②④⑧
(3)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4)101:9
(5)等于
解析:(1)①铜含有自由电子,能导电;③稀硝酸⑤硫酸溶液 ⑦氨水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所以导电的有:①③⑤⑦;
(2)在水溶液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符合条件的有:⑥NaOH固体⑨NaHCOЗ固体⑩Na2CO3·10H2O晶体 BaSO4,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符合条件的有:②CO2④CH4⑧NH3;
(3)冰醋酸和水垢二者反应生成醋酸钙和二氧化碳、水,醋酸除水垢离子方程式: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4)25℃时,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pH=1的H2S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混合溶液的pH=11,显碱性,所以碱过量,则混合溶液中c(OH-)==10-3mol/L,解得a:b=101:9;
(5)25℃时,酸或碱抑制水电离,pH=4的硫酸溶液由酸电离出的c(H+)=1×10-4mol/L,pH=10的NH3的水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出的c(OH-)=1×10-4mol/L,所以其抑制水电离程度相同,则水电离程度相等。
18.(1) 冰醋酸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a(2) 1.265×10-3 7.9×10-12 等于 CH3COOH+NH3·H2O=CH3COO—+NH+H2O
(3)b
解析:(1)①加水前冰醋酸中只有醋酸分子,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导电能力几乎为零,故答案为:冰醋酸中几乎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②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时,电离平衡右移,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故答案为:a<b<c;
③在c点溶液中含有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和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则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CH3COOH、H2O、CH3COO—、H+及OH—,共5种,故答案为:5;
(2)①由25°C时醋酸的电离常数可知,0.1mol·L-1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mol/L=1.265×10-3mol/L;由25°C时氨水的电离常数可知,0.1mol·L-1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mol/L=1.265×10-3mol/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7.9×10-12 mol/L,故答案为:1.265×10-3;7.9×10-12;
②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会抑制水的电离,由①可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0.1mol·L-1氨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则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的反应为醋酸溶液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醋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CH3COO—+NH+H2O,故答案为:等于;CH3COOH+NH3·H2O=CH3COO—+NH+H2O;
(3)a.由电离常数公式可知,溶液中=,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则溶液中和的值增大,故错误;
b.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大小无关,所以0.1 mol·L-1的NH3·H2O溶液与0.2 mol·L-1的NH3·H2O溶液中,Kb的值相同,故正确;
c.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大小无关,所以常温下,将10 mL0.1 mol·L-1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至10 L后,溶液中电离常数Kb=的值不变,故错误;
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大小有关,而与电解质的种类无关,CH3COOH和NH3·H2O电离平衡常数相同,若二者等浓度,则导电能力相同,若二者的浓度不等,则它们溶液的导电能力不相同,故错误;
故选b。
19.(1)4 (2)10 (3)0 (4)2 (5)13
解析: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4,pH=-lgc(H+),据此计算。
(1)c(H+)=1×10-4mol·L-1的溶液, pH=-lg10-4=4。答案为:4;
(2)c(OH-)=1×10-4mol·L-1的溶液,c(H+)=mol/L,pH=-lg10-10=10。答案为:10;
(3)将0.1 mol HCl溶于水制成100 mL溶液,c(H+)==1mol/L,pH=-lg1=0。答案为:0;
(4)将pH=2的HCl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以体积比3∶1混合,c(H+)==10-2mol/L,pH=-lg10-2=2。答案为:2;
(5)将0.23 g金属钠溶于水,生成0.01molNaOH,并配制成100 mL的溶液,c(OH-)==0.1mol/L,c(H+)=10-13mol/L,pH=-lg10-13=13。答案为:13。
20. 溶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解析:(1) 用c mol·L—1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三草酸合铁酸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草酸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草酸完全反应后,再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粉红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故答案为:溶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
(2)由题意可知,过量的锌粉与溶液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由原子个数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得关系式:5Fe3+→5Fe2+~MnO,由反应消耗VmL c mol·L-1高锰酸钾溶液可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
21.(1) 100mL容量瓶 用标准液洗涤
(2)22.60
(3)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丙
(5)AB
【分析】中和滴定实验的步骤是: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液体→记体积→加指示剂;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终点判断:记录数据;数据处理:通过数据进行计算;
解析:(1)配制100mL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配置过程中选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①准备:检漏→洗涤→装液→排气泡→读数,其中洗涤先用水洗后用标准液洗涤;
(2)滴定管中数值由上而下变大,滴定管的读数为22.60mL。
(3)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为将滴定管略微倾斜,尖嘴部分的胶管向上弯曲,然后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故选丙。
(5)A.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使得标准液用量偏大,导致实验结果偏大,A正确;
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读数,标准液读数偏大,导致实验结果偏大,B正确;
C.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使得待测液中溶质偏少,使得标准液用量偏小,导致实验结果偏小,C错误;
D.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不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