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安徽省六安地区舒城县)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安徽省六安地区舒城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8-11-26 0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经历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规律的过程。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判定方法。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培养有条理的分析、推理能力,并进行简单的证
明。
教学重点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一种方法“边角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投影片一,回忆前面研究的全等三角形
生:图中相等的边是:AB=A′B′,AC=A′C′,BC=B′C′;
相等的角是:∠A=∠A′,∠B=∠B′,∠C=∠C′.
师: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
生:能,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师:这位同学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请问,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问题:只给定三角形的一个元素或两个元素,能够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通过
画图,说明你的判断。
出示投影片二: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画图、探索、归纳。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结论。
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发现只给定三角形的一个或两个元素,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
师:那么,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探究。
出示投影片三:
师生活动:给定两个条件,增加什么条件可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归纳结论: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至少需要有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
师: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的条件(三个)能否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呢?
下面,我们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来研究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出示投影片四:
学生活动:1.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直尺和圆规画出△A′B′C′,将△A′B′C剪下,与
△ABC比较
2.作好图后,与同伴交流作图心得,讨论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先分析画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完后,再让学生动手将所画的△A′B′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是否完全重合。
(2)教师可在学生作完图后,由一个学生口述作图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画图过程,再次体会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将所画△A′B′C′剪下来,放到△ABC上,看看它们能否完全重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A′B′C′与△ABC能完全重合。这就是说: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第1种方法: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角边”或“SAS”(S表示边,A表示角)。
图形与符号语言:
在△ABC和△A′B′C′中, A A’
AB=A′B′
BC=B′C′
∴ △ABC ≌△A′B′C′(SAS) B C B′ C′
说明:(1)在此基础上,再次启发学生思考,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些什么条件?这里,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空间。
书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注意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交流。
合作交流,应用新知
出示投影片五:
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给出解答。
解:在岸上取可以直接到达A、B的一点C,连接AC,延长AC到点A′,使A′C=AC;连接BC,
延长BC到点B′,使B′C=BC,量出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理由:由于 △ABC ≌△A′B′C′(SAS)
所以A′B′=AB
因而,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的距离
出示投影片六: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写作证明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个别辅导。然后在黑板上板演证明过程。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让学生解答教科书第95页练习第3题。
(五)师生互动,小结新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请与同伴交流。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教师进行点评。
布置作业,深化新知
1.课堂作业:课本95页,练习第1,2题
2.家庭作业:
(1)课本95页,练习第3题
课本105页,习题15.2第1题(1)(2)
(2)基础训练:57页---58页同步练习1
(3)预习课本95页---96页内容.
A A′
已知:△ABC
≌△A′B′C′,找
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B C B′ C′
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1.只给定一个元素:
(1)一条边长为4cm; (2)一个角为45°.
2.只给定两个元素:
(1)两条边长分别为4cm、5cm;
(2)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
(3)两个角分别为45°、60°.
通过画图,你有什么发现?
如图,已知:△ABC.
求作:△A′B′C′,使A′B′=AB,A
B C
图4
例1 如图6在湖泊的岸边有 A B′
B两点,难以直接量出A、B
两点间的距离,你能设计一种量
出A、B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案吗? C
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
B A′
例2 已知:如图7,AD||BC ,AD=BC. A D
求证:△ADC≌△CB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