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前选择卷训练2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左移动装片能观察清楚c处细胞的特点
C.若目镜为10×,物镜为50×,则观察的细胞的面积被放大了500倍
D.图④中“?”处视野内可看到4个细胞,且视野明显变暗
3、生活中的众多实例可以运用生物学原理进行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保质期的酸奶常出现涨袋现象是由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B.煮熟的鸡蛋容易被消化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肽键,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C.常用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原理是破坏细胞壁以抑制其生长繁殖
D.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由于外界渗透压过高导致细胞死亡后糖类大量进入细胞造成
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含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①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糖体
B.框②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框③内的生物均不含染色体
D.框④内的生物中一种为真核生物,两种为原核生物
5、如图1中A、B、C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完全脱水后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是O和H
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图,则A表示核酸
C.图2中a代表的元素是碳元素
D.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结构具有多样性,必含的元素为C、H、O、N
6、随着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探明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K、Na、Mg等元素,科学家也曾在火星上发现流动水的痕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参与构成复杂化合物,如Mg参与合成叶绿素,Fe参与合成血红蛋白
B.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某些化学反应
C.人体血液中缺乏钙离子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7、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研究发现,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乙)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甲),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分子进入纤维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D.开花后9-15天,纤维细胞中纤维素含量品系甲比品系乙高
8、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含量更高,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更多
B.脂肪最后转变为蔗糖,蔗糖可被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C.生物体内的糖类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油料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加
D.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光合作用出现之前),干重会先增加,其原因是早期由于大量脂肪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氮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
9、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和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性激素、维生素D、抗体都属于脂质
②Fe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并不重要
③淀粉、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由不相同种类的元素组成
④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决定的
⑤种子在晒干的时候失去的是自由水
⑥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
⑦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A.⑤⑦ B.③⑥⑦ C.③④⑤⑦ D.③④⑥⑦
10、图甲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数字表示相应位置),图乙表示该蛋白质分子的其中一条肽链,其中有2个丙氨酸(R基为—CH3)。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
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NH2
C.200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584
D.该蛋白质分子必定含有C、H、O、N、S元素
11、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由单体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是( )
A.若该图表示一段RNA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碱基
B.若该图表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表示碱基
C.若该图表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CO—NH,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一般是21种
D.若该模式图用来表示多糖的结构,则不同多糖的单体种类不同,但连接方式均相同
12、如图是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人体遗传物质的b共有4种,a有1种,m有4种
B.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b共有8种,a有2种,m有5种
C.在HIV病毒中可以检测到2种a、5种m、8种b
D.若m为尿嘧啶,则b的名称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或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13、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④是细胞骨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精子和卵细胞不能受精,与细胞膜上物质①的功能有关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是因为②③都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C.该图可以表示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其仅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D.④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多种细胞结构的协调配合,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胃蛋白酶、胰岛素、抗体均属于分泌蛋白
B.分泌蛋白首先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开始多肽链的合成
C.据图可知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D.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以确认分泌蛋白运输的途径
15、将一个从清水中取出的成熟植物细胞放入某种溶液中,其原生质层对细胞壁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刻与t 2时刻水分子的渗透方向不同
B.t3时刻与t0时刻相比细胞液浓度提高
C.t1- t2时间内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D.t0~t1时间内,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二、多选题
16、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储能物质②的不同之处在于甘油的一个羟基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
B.若甲图中④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④也存在于蓝细菌中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
D.乙图中若单体是葡萄糖,则该化合物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是糖原或淀粉的部分结构
1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两层膜的膜成分在含量上完全相同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18、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需要①②③④的参与
C.结构①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
D.结构①和④中都含有RNA
19、如图1~4表示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率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图2、图3可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细胞吸收水分子的过程
B.图1与图3可以表示脂肪在消化道中水解后,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过程
C.图3与图4 的曲线不能出现在同一种物质的运输过程中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过程可用图2与图3表示
20、下图中曲线表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图中b点左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A、B溶液浓度的不同导致的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①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①正确;②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错误;③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③正确;④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④错误;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⑤正确;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⑥正确。
2、答案:C
解析:图①中a和b为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正确;显微镜下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若要观察清楚c处细胞的特点,应向左移动装片,B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体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并非物体面积的放大倍数,若目镜为10×,物镜为50×,则观察的细胞的长和宽均放大了500倍,C错误;图④中放大倍数为100时,视野内有64个细胞,则放大倍数为400时,可看到64×1/42=4(个)细胞,此时高倍镜下视野明显变暗,D正确。
3、答案:D
解析: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气体,所以不会导致涨袋,涨袋的原因有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在不消耗气体的情况下,产生了二氧化碳导致的,A错误;
B、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但不会破坏肽键,B错误;
C、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
D、腌制果脯的过程中,由于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而死亡,然后糖分大量进入细胞才导致慢慢变甜,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A、框①内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糖体,A正确;B、框图②内的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框图③内的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染色体,C错误;D、框图④内的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噬菌体是病毒,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5、答案:B
解析:B、如果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最多,故A是蛋白质,B错误。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
B、根据题意,蔗糖的运输需要载体,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故蔗糖的运输不是自由扩散,B错误;
C、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得蔗糖迅速被大量水解参与纤维素的合成,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加快,C正确;
D、由题可知,蔗糖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蔗糖含量减少。因此,在9~15天曲线甲先下降再缓慢上升,说明此时蔗糖水解,为纤维素合成提供原料,是纤维细胞的加厚期,因此此段时间,纤维细胞中纤维素含量品系甲比品系乙高,D正确。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故脂肪耗氧多,产生能量多,即糖类物质比脂肪耗氧少,产生能量少,A错误; 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脂肪最后转变为蔗糖,而后可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而后蔗糖可被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B错误; C、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会转变成糖类,代谢变得旺盛,此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加,C正确; D、油料种子萌发初期(光合作用出现之前),干重会先增加,因为脂肪水解会消耗水,即早期大量脂肪水解后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脂肪,导致干重增加,D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①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抗体属于蛋白质,①错误;
②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对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②错误;
③淀粉、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均为糖类,元素组成都是C、H、O,③正确;
④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的原因有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以及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④错误;
⑤种子在晒干的时候失去的是自由水,⑤正确;
⑥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⑥错误;
⑦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⑦正确。
综上所诉⑤⑦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10、答案:A
解析:A、图甲中,该蛋白质分子共有200个氨基酸,2条肽链,两条肽链之间有一个—S—S—键和一个肽键,则肽键总数=200-2+1=199,共含有199个肽键,A错误;
B、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该蛋白质分子共有2条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NH2,B正确;
C、200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时,减少的分子质量包括脱去水的分子质量、-S-S-键的分子质量,减少的分子质量=18×199+2=3584,C正确;
D、观察图甲,已知氨基酸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可能含有S元素,图中甲含有S元素,该蛋白质分子必定含有C、H、O、N、S元素,D正确。
故选A。
11、答案:A
解析:A、若该图表示一段RNA结构模式图,2表示磷酸基团,A正确;B、若该图表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2表示磷酸基团,B错误;C、若该图表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6表示肽键,C错误;D、若该模式图用来表示多糖的结构,但连接方式不同。故选:A。
12、答案:A
解析:AB、人体的遗传物质为DNA,DNA中的核苷酸有4种,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A正确,B错误;
C、HIV病毒的核酸只有RNA,因此可以检测到1种a,4种m,4种b,C错误;
D、若m为尿嘧啶,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则b的名称只能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A、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信息交流有关,A正确;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③磷脂可以侧向移动,而大多数②蛋白质可以移动,B错误;
C、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其细胞膜不止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的功能,还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等功能,C错误;
D、④为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D错误。
故选A。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ABC
解析:A、若甲图中的③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则表示磷脂,磷脂与储能物质②脂肪的不同之处在于甘油的一个羟基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A正确;
B、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则④可能是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有关,则④也存在于蓝细菌中,B正确;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
D、乙图中若单体是葡萄糖,则该化合物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是糖原的部分结构,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BC。
17、答案:BC
解析:A、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DNA、RNA,而叶绿体来源于被吞噬的蓝细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故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DNA、RNA,A正确;
B、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同,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在不同的膜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如线粒体的两层膜担负的功能不同,因而其内外两层膜的成分上有差异,C错误;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细菌逐渐进化为叶绿体,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因此可推测,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有机物,D正确。
18、答案:ABC
解析:该图中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中心体,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核糖体。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酶的合成不需要中心体的参与;有些动物细胞也不含线粒体,比如人成熟的红细胞。
19、答案:ABD
20、答案:AD
解析: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因为其具有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细胞失水变快,复原变慢,b点应右移,B错误;C、两条曲线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溶液溶质的差异,A溶液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细胞一直处于失水状态,B溶液溶质可能为小分子溶质如KNO3可被细胞吸收造成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D、6min时两个细胞都处于失水状态,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