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 角的度量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3 角的度量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30 21: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计划
第 三 单元:角的度量
教学 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射线、直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认识角,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画法。 掌握角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射线、直线、线段以及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经历量角、画角和角的分类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 建议 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课 题: 线段、直线、射线
第 1 课时 主备人: 二度备课人:
教学目标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经历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难点 区分线段、直线、射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一、课前口算训练 二、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 出示情境图。提问:哪条路最短 初步认识线段。 画线段,教学线段的特征。线段的表述方法。 2.认识直线。 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一条直线。 直线有哪些特点 教学直线的表述方法。 画直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3.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教学射线的特点 教学射线的表述方法。 举例说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射线? 通过一点画几条射线? 4.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三、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1)什么叫做角?角是由什么组成的? (2)画角。先自由画,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角各部分名称。 (4)记角、读角。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 四、巩固练习 1.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 2.判断题,并说说理由。 3、数角。P39做一做 五、.拓展题。 六、课堂作业P19. 七、家作:《全》
教 学 札 记 练习易错题与学习困难点摘录:
相应教学对策:
课 题: 角的度量
第 2 课时 主备人: 二度备课人:
教学目标 认识角和角的构成,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经历角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和角的构成,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学准备 尺、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课前计算训练 一、借助问题,统一认知 1.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角。谁能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角。 2.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那些知识?角是怎样的图形呢 过渡:书本是最好的老师,请自学P39,看看书上还给我们介绍哪些知识。 (1)什么叫做角?——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追问: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两条射线。) 两条射线称为角的两条边,两边所夹的点叫做顶点。 3.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课件出示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它们谁大谁小呢? 【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时对角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4.再次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课件出示另外两个角的图片。 师:这两个角哪个大一些呢?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觉得比较起来有困难。也有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比一比,量一量。 3.课件呈现。 课件出示借助三角尺进行测量两个角的过程。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3比∠4小一点,但是具体小多少还是不知道。 4.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用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角的计量单位。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课件出示角的单位的概念。 2.认识量角器。 师: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工具——量角器。先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量角器上有什么? 小组交流发现。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配合演示) 师小结:量角器上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刻度线中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两端都指着0,我们把它叫0°刻度线。习惯上,我们把里面这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面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外圈刻度。 让学生分别指一指。 师: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1份的大小就是1°的角。仔细观察,1°角的顶点在什么位置 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的角 让学生分别从0°到180°读出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用量角器量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上页∠1的度数? 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针对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点点重合)。 第二步: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边重合)。 第三步: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读准刻度)。教师选取关键点适时板书。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课件展示教科书P41“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2题。 学生量出角的度数后,全班进行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量角的 师:这两个角的边的长短并不一样,但度数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3.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3题。 先独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4.课件展示教科书P44“练习七”第2、3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堂作业本 六、家作:全程
教 学 札 记 练习易错题与学习困难点摘录:
相应教学对策:
课 题: 角的分类
第 3 课时 主备人: 二度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知道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以及钝角与锐角的度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之间的关系。 2.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结合角的度数建构起各类角的概念表象,完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建立各类角的概念表象。
教学难点 体会周角与0°角的区别,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三角尺、活动角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课前计算训练 一、操作活动,引出问题 1.复习已学的三种角。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一些角。观察这三个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呢? 课件出示图片。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2是直角的?直角是多少度呢?用你们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1直角=90°,那么你们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怎样的吗? 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2.用活动角摆角。 师:你们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0°、30°、45°、90°的角吗? 摆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摆的? 师小结:通过用活动角摆角,我们发现,角还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师:旋转到30°,形成30°的角;旋转到45°,形成45°的角;旋转到90°,形成90°的角。那么0°的角应该旋转到什么位置呢?(没有旋转)是的,它应该是没有旋转的角。 3.揭示课题。 师:如果继续旋转,又会形成哪些不同的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进一步认识各种角。(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平角。课件动态展示从0°旋转到锐角再到直角、钝角最后到平角的过程。 师:大家请看,这个还是角吗? 师:这个角有多少度呢?你们能量一量吗? 学生用活动角自己摆一个同样的角,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度数。 师小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2.认识周角。 师:我们继续旋转,角会继续变大。当这条射线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时,它还是角吗?(课件同步演示) 师:你们能给这个角起个名字吗 它又有多少度呢? 师小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师:周角和之前所摆的0°角是一样的吗?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周角是一条边旋转一周后与另一条边重合 所形成的角,0°角是没有旋转所形成的角。 3.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平角和周角吗?说说看。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4.角的分类。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角?它们的数分别是多少? 课件展示锐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让学生明确锐角大于0°而 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师:了解了这五种角的度数,你们能用“>”或“<”表示它们的关系吗?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师: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教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课件展示教科书P44“练习七”第4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度数,再交流自己的发现。 2.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45“练习七”第7~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共同小结角的分类以及平角、周角和直角之间关系相关知识。 五、课堂作业本 六、家作:全程
教 学 札 记 练习易错题与学习困难点摘录:
相应教学对策:
课 题: 画 角
第 4 课时 主备人: 二度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度备课与修改
课前口算训练 复习导入 复习: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平角。 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揭示课题:同学们画这样的角既快又准,如果是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如60°的角,还能这么快就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画指定度数的角。(板书课题:画角) 探究新知 1.回顾量角。 师:我们用什么工具来量角呢?(量角器)复习有关量角器知识。请一名同学到台前量一量黑板上的角(60°),并说一说量角的步骤。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是60,这个角就是60°。 2.画60°的角。(课件展示60°的角) 师:怎样用量角器画60°的角呢?(学生自学教材第43页例题的内容。) 交流用三角尺画角。介绍直角三角尺,画角步骤:(1)先画一条射线。(2)用三角板60°角的一条边对齐射线,顶点对齐射线的端点。(3)3、从刚才的顶点出发,沿另一条边再画一条射线。这样一个60°的角就画成了。 交流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2)点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3)线线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4)找点连线; (5)标度数。 教师按步骤板书画角。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小组内交流画角的体会。 用三角板还可以画出那些特殊的角? 3.量角与画角的对比,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量角画角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找到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在量角器上对准所需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在角内标出测量的度数。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并在画出的角内标上度数。
师:画角和量角在方法上都有着相同的地方,都要“两重合,一对准”,所以我们以后学习新知时,要利用旧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巩固新知 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题(1)。 (1)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两个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 (2)如果没有量角器,你能利用一副三角尺画出这两个角吗? 组织学生先议一议,再说一说。 2.教材第45页“练习七”第6题。 学生画完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3.完成课堂作业本P22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课后作业布置 全程P26
教 学 札 记 练习易错题与学习困难点摘录:
相应教学对策:
59